案例:小刘性格及早暴怒,容易冲动,遇事总是喜欢用拳头(武力)解决。因此,从一年级开始便成了班中的 隐形 老大,学生都怕他。班主任让其做体育委员,试图通过班干部的光环,让他有事做以求其进步,刚开始效果较好,但是3个学期后,这个孩子又慢慢地变回了原来的样子。现在,在班主任老师面前表现较好,但是只要班主任不在,又是另一幅样子。
我的看法:
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也叫行为修正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
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幼教(smTxjS.)
,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案例中的班主任让小刘做体育委员,试图通过班干部的光环,让他有事做以求其进步。这就是一种正强化,刚开始效果较好,但是为什么3个学期后,这个孩子又慢慢地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我认为责任在班主任,正强化也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并且强化措施要根据小刘的转变情况去不断调整。比如,在小刘担任了体育委员,并收敛了自己以后,老师可以给小刘一次组织班级活动的机会,举办得成功,再发一张奖状进行表扬。体育工作做得好了,还可以分配一些学习上的管理工作给他,以他的威望,不仅可以管教班里那些调皮捣蛋、不写作业的孩子,还可以为班级树立一个后进生逆袭的榜样,让小刘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去发现自己,重塑自己。
当然,要是小刘在工作中又露出以前的坏习惯,就可以采取负强化
,比如说取消他今天出操带队的资格,再找他谈话,找出自己受到处罚的原因,那他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改正自己。如果只是一条措施用到底,那被强化的对象迟早会厌烦、麻木,甚至退化成原来的样子,那强化的效果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