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写作范文

因为过度的满足无法让孩子学会“欲望管理”

10月21日 编辑 39baobao.com

[延迟满足让你的孩子更优秀]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为了达成目的多大程度上可以克制自己的天性,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自律能力。而这种节制的能力是需要从小就要培养的,而且必须从小培养。3岁...+阅读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规 矩 Regulation

Q:我女儿10岁了,却越来越不懂事,想要什么东西都必须买给她,否则就会大哭大闹。

上周,她想让我给她买一双2000多元的鞋,我觉得孩子的脚长得也快,买这么贵的鞋没必要,就没同意。可她看上了就一定要买,这么大的孩子了,在商场里又哭又叫的,我也觉得很尴尬。

我收入还不错,其实也是能够负担得起的,我那么努力地工作赚钱,钱不给女儿花,还能给谁呢?而且我也不想让女儿在物质上有匮乏感。只是我隐隐有些担心女儿是不是被惯坏了。

平时我下班或是出差回家,都会给她带礼物的,她想要什么也尽可能地满足。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感觉女儿越满足反而越匮乏了呢?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简简周 前段时间口碑两极分化的电影《银河补习班》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幼教(smTxjS.)

,因为儿子想要一台价格不菲的电脑,邓超饰演的爸爸马皓文就到工地上去搬砖,甚至不惜卖血来满足孩子的心愿。

或许影片是想通过塑造一个“尽自己所能去满足孩子要求”的父亲,来烘托父爱如山的主题,但这样的教育理念真的值得提倡吗?我持保留意见。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能给予孩子“最好的”,不想让孩子受委屈,所以,也总会竭尽全力地去满足孩子的要求。

这也算为人父母的“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古话说的好,过犹不及。过度的满足对孩子来说,是害,不是爱。

现实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没有底线一味地满足,不仅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极端自私的人,还会让孩子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甚至酿成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不得不吞咽的苦果。

因为过度的满足无法让孩子学会“欲望管理”。

再有钱的父母,也不可能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孩子总是会遇到一些“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这个时候,他还需要学会处理这种百爪挠心般失望、沮丧和挫败的情绪。

但对绝大部分的父母来说,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有些父母之所以无法拒绝孩子的要求,是因为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孩子的认同,想要和孩子“关系好”,害怕如果不满足孩子,孩子就会跟自己不亲,也担心孩子会怪自己“小气”。

还有些父母想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是因为图省事,尤其是当孩子哭闹起来时,直接满足他能很快“息事宁人”。哪怕有些时候觉得自己应该拒绝孩子的要求,但很难招架得住孩子的眼泪和吵闹。

当然,有些时候,父母也的确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孩子的心愿,问题是,这个度要怎么把握。

坦白讲,要不要满足孩子的欲望和要求,比如,购买苹果手机、耐克运动鞋,去顶级餐厅吃饭,或是报名参加昂贵的海外游学,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现实状况各不相同。

不过,父母在做选择的时候,依然可以凭借一些基本的原则来帮助决策。首先,先厘清“需要”和“想要”。

孩子的要求,有些是他真正需要的,而有些是他想要的欲望,需要和想要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举个例子。一双健康、舒适的鞋子是孩子所需要的,但昂贵的名牌鞋子就属于想要的了。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那么,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也是父母的责任,至于孩子想要的东西,可以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来做决定,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个符合你们家庭实际情况的规则。

适当地满足孩子的“想要”很有必要,但同时,孩子也需要懂得,他想要的东西,并不是总能得到,也不是理所应当必须得到的。

如果你决定要满足一个孩子的“想要”,请确认,你不是出于“贿赂”孩子的目的,或是不得已向孩子做出的妥协。满足孩子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孩子很多强烈的物质欲望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精神需要。

如果仅仅是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继续忽视孩子的精神诉求,孩子的表现只会越来越“欲求不满”。

有些父母因为内心对孩子有所亏欠,比如,因为工作的缘故不能常常陪伴孩子,或是由于复杂的家庭状况,不能给予孩子很好的照顾,往往会以物质的形式来补偿孩子。

这种做法也容易把孩子“惯坏”。

如果孩子缺的是父母的关注和爱,那么,你更应该做的是与孩子建立更亲密的联结。

良好的亲子关系虽然与陪伴时间相关,但也不绝对。真正的亲密联结,在于是否与孩子心灵互通,在于是不是能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给予他支持。学会拒绝孩子,但同时也要接纳孩子随之而来的情绪。

对一部分父母来说,拒绝孩子可能是个很大的挑战。

这个时候,你可以再回过头来,厘清一下思路,看看孩子的要求到底是需要还是想要。

如果你认为,孩子的要求不应该被满足,就平静温和地拒绝他吧。

他可能会哭闹,甚至还会用过激的言行来试探你的底线,可是一旦你因此而妥协,那么,这种行为模式就会成为孩子用来控制你的工具。

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只会哭得更大声、行为更激烈。

刚开始,当你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的时候,孩子会哭、会闹、会不甘心,都很正常。每个人在被拒绝的时候,心里都会有各种情绪产生。

这个时候,别试图哄孩子开心,或是急于指责孩子,责骂他贪心、不懂事。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的同时,你还必须学会接纳他的情绪。

“我知道,不能得到这个东西,你真的很难过。”

“我能感受得到你的失望。”

共情孩子的同时,告诉他,这个要求为什么不能被满足,而不是就此妥协。

这也是在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以及在遇到类似“不可得”的情境时要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最后补充一点。很多父母喜欢用物质作为对孩子的奖励,这并不是什么好办法,不仅会转移孩子对事情本身的注意力和兴趣,还会导致孩子“物化”,激发孩子更强烈的物质欲望。

父母爱孩子,并不会惯坏孩子,只有对孩子的行为和欲望无原则地妥协,才会让孩子迷航。

- 今日坐诊 -

简简周

壹父母联合创始人

游戏育儿讲师、儿童游戏治疗师、亲子关系顾问

专栏作者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壹父母助理

以下为关联文档:

过度开发,有害无益长期以来,中国的父母不太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年轻父母们大开眼界,听到许多闻所未闻的新鲜说法。比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一个孩子到...

小小年纪经不起过度开发小小年纪经不起过度开发 年轻妈妈张严告诉记者:“去年,我女儿几个月内就背会了几百多首唐诗,但后来我们没再抓这个事儿,现在曾滚瓜烂熟的东西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曾经花了那么多...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