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为什么说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01月07日 编辑 39baobao.com

知乎网友的回答必须旗帜鲜明的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和”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道”也是。“仁”不是,“仁"只是伦理概念,而且也没有获得广泛认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河南安阳殷墟文化中,甲骨文的出现,和就出现了,后来到经文、篆文,和就更多了,事实上这个字可能出现的更早,和,相应也。

——《说文》;和,谐也。——《广雅》;不刚不柔曰和。——《谥法》;同寅协恭和衷哉。——《书·皋陶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阐述了和的人文理念,达到了有效统治天下的目的,最早应该从管子曰:学之以道则名和;老子曰:知和曰长,知长曰明;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曰:知和者天下之大道也。

此五子正好一个轮回。一个是道在前,和在后,最后是和在前,道在后。他们的学术见解可以迥异,唯独在“和”与“道”上面达成了共识,感觉到那一阶段的社会,从虚幻的精神文明,已经走向了殷实的物质文明,而且互为表里。在《中庸》里面,谈和最权威的一句话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就告诉我们从日月星辰,乃至阴阳八卦,有形乃至无形,万世万物都是相互依赖,才相互依存的,最终大家共荣共进。

孔子在《论语》里面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被广泛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治理良好、协调有序的状态。重视和谐,讲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思维在人际关系中强调“和为贵”、“和衷共济”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和于四时”;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礼乐方面强调“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

”(我的好友王凌珊是古琴方家,是这个道理吗~)再者,”和牌“你听说过吗~希望大家看到这段小文不会有违和的感觉~...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