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填装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考你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
学生学肠伐斑和职古办汰暴咯习的质量不是以教师传授学习信息量的多少为标准,而是取决于学生对学习信息的愉悦认同和掌握,单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达不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相信任何学生都具有潜在的才能。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教育信念:“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没有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实习期间,所在班的一个学生成绩在班里算是比较差的,但是他的作文却写的特别好,问他怎么写的之后才知道他从小就特别爱看书,因此他肚子里的东西特别多,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强,他的写作水平也就自然在不断地提高之中。
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还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他们身上潜藏着各个方面的发展可能性,只要教育得法,就可以使他们身心获得做好的发展,成为有才能的人。 第三,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教师不应该像铸造工具那样按同一个砂模铸造学生,而是应该是雕刻师,善于处理玉器上的瑕疵,通过精心设计、雕琢,将瑕疵变为作品上的亮点。
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不同的特点,“人个不同,犹如其面。”在一群学生中,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善于言辞,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好动,有的爱静;有的胆大,有的胆怯;有的反应灵敏,有的反应迟钝。老师们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既要见森林,又要见树木,只有树立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的观念,才能通过学生的外在表现分析他内心世界的活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教育事例:怕夫雷什中学一年级有一个女孩子叫季娜,她的祖母病的很重。季娜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使她在病中得到一些快乐。但是,时临严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学校的暖房中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病重的祖母,忘了学校的一切规定,大清早走进暖房,采下了那朵“快乐之花”。
正在这时,一位最爱护花卉的老师走进了暖房。他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大为吃惊。但是他注意到了孩子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问明情况后,教师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了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了他们教育出一个善良的人。”这个事例说明那位教师通过季娜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看到她内心活动的隐难之处。
在询问过程中,折射出季娜美好的心灵。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要她再采三朵花。这就是教育的艺术,这就是教育机智。 我们都是走上教育岗位的人民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育人,在走上岗位从事中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和成长,给孩子们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