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小学古诗大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桥:(有的版本为...+阅读
语文味究竟从哪里来?今天,走进朱江月老师的课堂,听她上了一节《清平乐 村居》。走出课堂,若有所悟。
一、丰富的积累是厚重的底色。
一踏进教室,就听到学生在背诵什么,连贯、流畅。细细一听,不由一惊:竟然全是对子,有些古文我都不知其意。再听,更惊:每个孩子站起来都会说一句,且不与前同。难道他们有书?询问身边一个学生,原来并非有书,而只是老师打印给他们的一些叫《声律启蒙》的材料。回想他们班在四年级时就学《三国》,不由感叹:如此下去,孩子们的语文功底如何了得!再观老师,气定神闲地站于前,在偶尔的打顿处轻轻扶一把,看得出,要求学生背的,老师也了然于胸,一直知道她有国学的底子,但就似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一般,如今,见了真章,顿生佩服之心。课尚未开始,好感却已生。
而课结束的那一刻,我再次被震撼——看那作业:“(选一题。可合作。)
1、收集辛弃疾的其它词,自学并背诵。
(一首☆)
2、收集辛弃疾的其它词,自学并准备为大家讲解。
(一首☆ ☆ )
3、给这首词配上好听的曲子,或吟或唱。
(一曲☆ ☆ ☆ )
4、模仿25课“文包诗”的形式,改写这一课。( ☆ ☆ ☆ ☆ )
5、次韵《清平乐 村居》。 ( ☆ ☆ ☆ ☆ ☆ )
这样的作业,没有丰厚的积淀是全然完成不了的,而朱老师的学生们,却喜滋滋地看着,旁边那位男生,在悄声说:“我要次韵一首。”
惊叹!丰富的积累是厚重的底色,有了它,语文味就自然而然从师生的骨子里渗出来了。难怪,先声夺人。处处夺人。
二、诗化的语言是灵动的音符。
课堂里始终回旋着似有若无的音乐,这伴奏烘托的主旋律是什么?是师生诗一般的语言。听,舒缓处——
师听完学生理解词句后的朗读,轻言细语:“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眼前有一幅幅的画面在展开。来,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看看,你的眼前依次出现了哪些画面?”
当学生很自然地把画面一一取名说出,老师微笑着,言语诚挚:“真想知道,展现在你眼眸的,到底是如何的画面呀。愿意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描述给大家听吗?”<<<123>>>
以下为关联文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解上阕词的意思,并体会词所表现的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词。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