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孩子心理诊断雪藏or揭露

09月20日 编辑 39baobao.com

[揭露培养宝宝自信的玄机]当今在“少子化”风气之下所造就出的孩子们,常见两种性格:小霸王与懦弱儿的两极端。霸道的孩子,自我意识过剩;懦弱的孩子,则自我意识不足。就算是一般属中间性格的孩子,父母亦希望...+阅读

关于为孩子“诊断”是否患有心理、精神系列的话题时,总是响起不同的声音,并且出现两派不同的观点。从一方面看,父母对孩子抱持的希望应该现实;从另一方面看,也不能疏忽大意。孩子的一生经不起一时的怠慢,更不能因此而落后于旁人。

真实的诊断很重要

不可否认,儿童被诊断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数量确实有所增加,但是,真的有更多的孩子患有此类病症吗?或者说,医生的诊为对他们来说,真的好吗?似乎,当孩子们表现得不如预期的完美模样时,有些来自社会的建议便希望为孩子贴上某种标签。

可是,父母真是否真的明白:让18个月的宝宝说出完整的句子;让2岁的孩子进行一场完美的钢琴或小提琴演奏;让孩子在首次全国统考中获得法律学位······这究竟是在抚养孩子?还是缔造都市神话?

被确诊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如果一个小姑娘不能安静地坐着并且专心学习,而她未被诊断患有多动症,也没有接受任何实践的话,那么最终,她会被请出校园?还是通往获得学位的途中?

如果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患有语言和沟通障碍而未被及时治疗的话,应该怎么办?也许他们从来没有尝试过独立的生活?专家们是否可以延迟诊断孩子的自闭障碍?甚至因此而对他们展开治疗?

专家观点:适当雪藏有必要

在专家观点中,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与发育迟缓的孩子没有被诊断,原因在于对孩子“诊断过度”等同于忽视他们。诊断的过程并不好玩,并且极可能被否定,如果治疗过程出现阻塞,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将孩子诊断为患有自闭障碍等一系列病症,极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没有足够的语言来描述这种伤痛。然而,当专家们意识到孩子的这类问题,同时看到孩子正在努力与之抗衡,并且不将此作为孩子“不好行为”的诊断——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一种解脱。

当孩子为自己的症状做出努力去改变时,你就可以尽量避免去诊断孩子的行为。也许孩子会这么做,那么作为父母,是否敢为此一赌?以此为赌注,省去为孩子诊断、治疗的过程与计划?专家的意见是“不”。原因在于,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在没有经过专业分析,没有使用最好的医疗资源治疗的情况下,而让自己的人生处于落后的状态。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