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阅读
理性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是Albert Ellis于上年代所创立,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Belief),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这就称为ABC理论。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两个人遭遇到同样的激发事件――工作失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产生了很大的情绪波动,在总结教训时,甲认为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再犯错误,努力工作,把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由于有了正确的认知,产生合乎理性的信念,所以没有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乙则认为发生如此不光彩的事情,实在丢尽脸面,表明自己能力太差,怎好再见亲朋好友,由于有了这样错误的或非理性信念,再也振作不起精神来,导致不适当的甚至是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此疗法适用于各种神经症和某些行为障碍的病人。
1.要求的绝对化(demandingness)这是非理性信念中最常见的一个特征,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常用“必须”(must)或应该(should)的字眼,然而客观事物的发生往往不依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常出乎个人的意料,因此怀有这种看法或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的困扰。
2.过份的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表现在一方面在自己的非理性评价,常凭自己对某一事物所作的结果的好坏来评价自己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导致自暴自弃、自责自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另一方面对别人的非理性评价,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其结果导致一味责备他人,并产生敌意和愤怒情绪。
3.糟糕透顶(awfulizing)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信念常使个体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不能自拔。这种糟糕透顶的想法常常是与个体对已、对人、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要求绝对化相联系的。
上述三个特征造成了病人的情绪障碍,因此本疗法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改变其认知,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的方式,限度地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的不良影响。
此疗法的治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心理诊断(psychodiagnosis)阶段 这是治疗的最初阶段,首先治疗者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其次摸清病人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将这些问题根据所属性质和病人对它们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分类,从其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
2.领悟(insight)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帮助病人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或症状是什么,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要寻找产生这些症状的思想或哲学根源,即找出它们的非理性信念。
在寻找非理性信念并对它进行分析时要顺序进行:首先要了解有关激发事件A的客观证据;其次,病人对A事件的感觉体验是怎样反应的;第三,要病人回答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恐惧、悲痛、愤怒的情绪,找出造成这些负性情绪的非理性信念;第四,分析病人对A事件同时存在理性的和非理性的看法或信念,并且将两者区别开来;第五,将病人的愤怒、悲痛、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和不安全感、无助感、绝对化要求和负性自我评价等观念区别开来。
3.修通(working throngh)阶段这一阶段,治疗者主要采用辩论的方法动摇病人非理性信念。用夸张或挑战式的发问要病人回答他有什么证据或理论对A事件持与众不同的看法等等。通过反复不断的辩论,病人理屈词穷,不能为其非理性信念自圆其说,使他真正认识到,他的非理性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乎逻辑的,也是没有根据的。开始分清什么是理性的信念,什么是非理性的信念,并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
这一阶段是本疗法最重要的阶段,治疗时还可采用其它认知和行为疗法,如布置病人作认知性的家庭作业(阅读有关本疗法的文章,或写一与自己某一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报告等),或进行放松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4.再教育(reeducation)阶段也是治疗的最后阶段,为了进一步帮助病人摆脱旧有思维方式和非理性信念,还要探索是否还存在与本症状无关的其它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使病人学习到并逐渐养成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这样就达到建立新的情绪:如解决问题的训练、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巩固这一新的目标。
由于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disputing)是帮助病人的主要方法,并获得所设想的疗效(effect),所以由ABC理论所建立的本疗法可以“ABCDE”五个学头作为其整体模型。
以下为关联文档:
解读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被称做“投射效应”,意思是以己度人,认为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习惯于把自己的某种情感、意志、观点或某种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
重要心理学流派与儿童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第三大势力。主要代表人物是亚伯...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自20世纪初蒙太梭利幼儿教育方法与理论创立以来,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工作者们对此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一般而言,心理学家和教...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原有的观察法、实验法等以外,又引入了一些现代化手段,如单向玻璃观察室,显示刺激的录音、录象和电视设备以及电子计算机处理研究资料等。近年来,西...
“叫魂”的心理学依据叫魂是母亲的专利,一般都在晚饭前后。叫魂前先上三炷香。香点燃之后就开始喊,喊的时候要带上孩子的名字,如小名为狗娃的孩子就喊:“狗娃吓掉魂回来了没有?”狗娃妈门外喊,狗娃爹在...
从教育学、心理学上初探小学英语教学从教育学,心理学上初探小学英语教育 南岸区长生桥镇第一小学校 颜珊 [摘要] 小学英语教学是近年来外语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推出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本文从教育学,心理...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小班案例反思《我家的房间》教学案例《我家的房间》:装扮温馨的家,白玉新村幼儿园 一、案例背景:小班进入下学期,幼儿角色游戏中很喜欢娃娃家,愿意扮演角色在不同的房间里进行活动。有扮演奶奶的在厨房里忙...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小班案例反思《欢迎歌》教学案例《欢迎歌》:模仿情境中体验活动乐趣 白玉新村幼儿园 一、案例背景:幼儿进入小班下学期,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孩子愿意来幼儿园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学习。最近我们开展主...
《儿童行为心理学+儿童性格心理学》读后感| By: 18慕晨 ] 以前对幼儿自私行为关注较少,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对幼儿自私行为越来越关注,因此利用空闲和休息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尤其是课题中提到的几本有关幼儿心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