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儿童同情心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09月18日 编辑 39baobao.com

[培养与教导儿童的同情心]儿童心理个案:美美从幼儿园回家后对妈妈说:“我们今天在假山上玩的时候,发现了一只死的小刺猬,特别可怜,老师说肯定是烧树叶时被烧死了。小刺猬会有多疼呀!我们班小朋友都哭...+阅读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同情心的发育包括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前者一般在儿童6岁之前发育成熟,后者影响着较大儿童理解他人观点和情感的深浅程度。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同情现象出现得比较早,并随着年龄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

O~1岁:

儿童能对周围人的情绪做出直接的反应,但严格说来,这时候孩子还不具备真正的同情心,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尚不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来正确区分自己和外界,他们会把周围世界的声响和自己发出的声响混为一谈,将他人的痛苦视同自己的痛苦。

3个月的飞飞和翔翔是一对双胞胎,一天,飞飞因为尿湿了开始哭泣,紧接着翔翔也开始哇哇大哭。妈妈手忙脚乱地帮他们俩换尿布,才发现翔翔根本就没有尿湿,他只是因为飞飞的哭声而哭泣。

1—2岁:

儿童逐渐产生了真正的同情心,他们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能把自己从周围的世界中区分出来,他们开始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体会他人所处的情境,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安慰他人,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因而易导致同情心混乱。

妈妈在厨房切洋葱,切得满眼泪水,看到妈妈“痛苦”的样子,2岁的晶晶感到一阵难过,她跑回房间拿来自己的布娃娃给妈妈,一边说着“晶晶把布娃娃给妈妈玩,妈妈别哭。”

3~5岁:

儿童开始理解他人复杂的情感,以及产生这些情感的原因,同时对道德规则的学习和掌握让他们感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随着感悟和认知能力的完善,他们渐渐能区分他人精神痛苦的不同表现,并开始注意按照别人的需要,开始调整自己的同情行为。

一天,5岁的佳佳和欢欢在家里玩玩具,欢欢不小心碰倒了好不容易搭好的积木,伤心得哭了起来。佳佳见状,拍拍欢欢的背安慰她,并从口袋里拿出糖果分给欢欢,随后两个人重新一起搭积木。

6~8岁:

儿童开始进入同情心发育的认知反应阶段,具备了根据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分析问题的能力。孩子不仅能对他人的情绪、情感有更多的觉察和体验,而且会出现大量的助人行为。

爸爸去学校接亮亮的时候,被老师告知亮亮和小朋友打架了,爸爸很生气,但亮亮却说:“我看到磊磊抢了腾腾的玩具,腾腾哭了,我想帮腾腾把玩具拿回来。”

9~10岁:

儿童的同情心从认识的或直接看到的人身上扩展到陌生人身上,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抽象同情心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对处于劣势的人,无论是否生活在同一社区或同一家庭,都能表示同情。

斌斌在放学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老爷爷拄着拐杖上车,他连忙站起来,主动把座位让给老爷爷,并过去把老爷爷小心地搀扶到座位上。

心理学形究者认为,一个成熟的同情者能够从认知上知晓自已的同情反应,能够感受和理解别人在某种状况下的感受,并且知道他人的外部行为(面部表情、体态、语气等)可以反应怎样的内在感受,也知道感情的外部表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控制以掩盖他们的内在情感。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婴幼儿算不上是成熟的同情者,但从幼儿期开始,儿童开始逐渐获得日趋丰富的同情体验,可以通过表情和情境理解不同的情绪,这些都为儿童同情心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前提。

生物因素: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同情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生理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认为,许多道德上相关的亲社会行为有着坚实的遗传基础。一般认为观察者具有对别人的情绪表情表现一种先天的、不自主的相同反应。观察者能主动模仿受害者的面部表情、声音、姿势表情,由此导致观察者面部表情、声音、姿态表情的变化引起传入反馈,这种反馈使观察者产生与受害者情感相匹配的感受。所以,婴儿从出生起就富有同情心,他看到别的孩子哭,他也跟着哭,看到别的孩子笑,他也跟着笑,这也就是“情感共鸣”的表现。有研究者采用了综合的评定方法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进行的同情感的研究表明,同卯双生子在对他人的担心和自己体验到痛苦这两类反应上的相关系数都要优于异卵双生子。

观点采择:

认知的观点采择是个体理解他人内部状态并把自己放在他人角色进行思考的过程。研究认为,同情心很可能是认知观点采择的结果。同情心可能是由个体与他人状态相关的信息重新唤醒所引起。对他人内部状态的信息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或者通过联想自己的经历而获得,儿童具有初步的用来推断他人感受的内部状态的”理论”,观点采择就是儿童用来推断他人内部状态过程的能力。

角色采择:

有研究者认为,随着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儿童提高了区分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他们就能够体验到怜悯或“同情式悲伤”。所以,提高儿童观点采择能力使他们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痛苦和正确理解他人情绪反应的本质,进而促进儿童移情、同情以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有研究者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提高了理解他人情绪和认知观点的能力,这种理解力可能反映了对他人需要的归因,进而促进了儿童对他人需要的他人取向同情”。

可见,认知因素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儿童同情和关爱他人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气质因素:

心理学研究者发现,同情和气质紧密相关,喜欢交际的自信的儿童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乐于帮助、分享,善于安慰别人;相反,情绪消极的儿童则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关心、同情等亲社会行为方面也比较欠缺。

自我概念:

有研究者认为,同情和自我概念紧密相关,把亲社会倾向看成自我概念的人具有更强的亲社会性,他们把自己看成是非常善良的、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人,愿意帮助别人而作出牺牲。有研究者曾对5岁和8岁儿童进行研究,研究者告诉孩子们,他们是“待人友好…‘乐于助人”者,孩子们将这种新的自我概念转化为了行动,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提供帮助。家庭因素:

父母的价值观:

有研究者曾提出“人道主义对常规”和“关怀对公正”的价值取向,具有人道和关怀的价值取向的人更能采用同情的策略,而常规和公正的价值取向的个体有可能认为应由不幸者自己承担责任。家庭是儿童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它对于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同情、温和的照顾,做出同情和宽容的榜样,是景知向儿童同情心发展的重要变量。这也就是生活在富于表达、温和或相关情绪家庭中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对他人产生移情和同情的原因。

父母的榜样作用:

依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父母的同情心以及相关特征会影响儿童的同情心发展,有关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研究者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父母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具有同性别的倾向,父母报告的同情心与观点采择能力与同性别的子女的同情心正相关,即父亲的同情心与儿子的同情心相关,母亲的同情心与女儿的同情心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多以与自己同性别的父亲或者母亲为模仿对象,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同情心。

父母的教养方式:

以父母为变量的研究通常考察的是父母的温暖或反应性,温暖/反应性反映了父母对子女需要的支持性、情感性和敏感性的总体趋势,也表现了对子女的赞同和直接肯定的情绪与行为。父母的温暖/反应性促进了儿童同情心的发展,它使儿童在环境中感到安全、信任以及增强控制性,这将减少儿童的自我关注,转而考虑他人情感并对他人情感作出反应。此外,依据依恋、父母的温暖反应性是养育者和婴儿之间安全型依恋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且发现安全型依恋可以预测儿童的同情反应”。另外,与情绪有关的教养方式为理解父母教养风格与儿童的情绪相关能力(例如,移情反应)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有研究者认为,父母积极的情绪表现可能与幼儿的移情有关,通常,来自情绪表达丰富家庭的儿童也倾向于用情绪表现自己,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分享了家庭成员持久的生物酶,也可能是因为儿童在与父母交往中模仿和感染了他们的情绪。因此,体验积极和消极情绪能力越强的儿童,越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也更能移情和同情别人。此外,生活在富于情绪表达家庭中的儿童知道表达情绪是可以被接受的,包括由他人积极或消极情绪所引起的各种情绪反应。

依恋的性质:

依恋研冗者认为,儿童与家庭成员间的早期人际“模式”影响儿童后期与同伴和家庭以外其他人的社会和情感关系。安全的依恋感显著地促进了个体的幸福感、情感调节、高自尊、积极的人际概念与行为的良好调节。研究者对安全依恋与对他人需要的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安全依恋导致个体对他人的需要带有较多的同情反应“。母亲作为母子依恋主要对象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也引起了广大心理学家的重视。研究者认为,母亲的同情心促进了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安全依恋,也会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者考察了母亲替代性情绪反应与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情感环境对5—6岁儿童替代性情绪的关系,结果表明,母亲的有关同情自勺特征与替代性情绪反应与幼儿的替代性情绪反应相关。可见,安全型依恋可以促进儿童同情心的发展,从而证实了依恋对解释利他行为的有用性。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尖锐湿疣需要住院吗不同情况不同分析尖锐湿疣需要住院吗?一般不需要住院,但患者若是选择手术治疗就需要住院了。在正常情况下,治疗尖锐湿疣是不需要住院的,但也要看个人病情,如果患者选择的是手术疗法,病情也比较严...

学龄男孩更追求公平正义?女孩更富有同情心男孩和女孩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差异,究竟是育儿方式上的差异,还是性别导致的差异?父母在育儿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这些差异,采取不同的养育方式。 心理学家吉利根认为,社会对男孩和女孩...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孩子需要具备同情心吗?从小培养宝宝的同情心可以为助人、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行为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感和良好道德行为的人。...

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孩子不应只具有广泛的爱好和能力,还应具有高尚的品德。父母要努力培养孩子的情操和情感,让孩子学会怎样去爱别人,懂得什么是同情,什么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 具有同情心的孩子不...

如何培养宝宝的同情心曾有一位心理学教授在幼儿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老师在教室里擦窗,假装没站稳,从窗台上摔了下来。当时,很多孩子哈哈大笑,只有一个小朋友去扶老师。类似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生活中并不...

孩子的同情心重要吗——关键期早教系列之三 (原载《妈妈宝宝》2009年第4期,作者:歪歪兔早教) 宝宝说 我喜欢撕扯家里养的花啊草啊,总是把漂亮的植物撕得乱七八糟。我还喜欢我们家的小猫,我总是把它的...

发展孩子同情心的三个关键同情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家长应该从小就使孩子富有同情心。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朋友很多,而缺乏同情心的人往往性情怪异、易走...

培养一个有同情心的孩子也许孩子从出生开始,无一天不受着家庭和环境的各种影响,其脾气秉性的形成会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所谓,IQ重要,EQ更重要。 其中孩子的同情心是构成完美个性、...

怎么培养宝宝的同情心难搞行为Four:反抗 我家的小孩很叛逆,经常将不要挂在嘴边,怎么办?如果父母有这样的忧虑,就得先着手了解,宝宝为什么会反抗。从婴儿十八个月起,就开始有反抗意识,此时宝宝对自我有了...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