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不发火不等于惯孩子!如何不吼不叫教育孩子

03月27日 编辑 39baobao.com

[低年级孩子家庭作业家长应如何对待]对于家长如何检查孩子的作业,家长们存在二种误区,一是不管,任孩子自己做,认为将错误展现出来,方便老师掌握孩子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还有一种很多,就是天天帮...+阅读

“不发火”指的是不任由自己无理智不讲道理的大声吼叫、教训孩子。但并不是说,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可以装作没看见,对他置之不理。

不发脾气绝不等于娇惯孩子,而是一种不吼不叫积极的正面管教方式。

孩子各方面都还不成熟,他们出现过失是难免的。

我们家长也会犯各种错误,何况不懂事的孩子呢。因此,我们家长对孩子应该进行批评,但要讲究批评的方式,不能勃然大怒,大声地斥责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应耐心地讲道理,从而使孩子接受家长的批评意见,而不产生逆反心理。

常见的错误批评方式:

1.以责骂代批评

碰到孩子有什么差错,就怒气冲冲,连声责骂。批评的目的在于指出孩子的不对之处,帮助他们认识与改正不足;发脾气的家长只是怒火的爆发,感情的发泄。发火骂人不但会吓着孩子,而且孩子还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久而久之,孩子反而学会家长的坏毛病——骂人发脾气。

2.将批评变成表扬

当着孩子的面用赞扬的口吻谈论着孩子的缺点:“我这个孩子呀,瞎话张口就来,脑子真好使。”这种对缺点的诉说,在孩子听来,犹如表扬。有的时候用反语也达不到批评的目的。

3.不批评孩子却批评别人

如孩子不吃饭,反把饭碗打碎了,妈妈却说:“这是爸爸不好!没把碗摆好,结果让孩子打掉了。”这种以人代过的批评,无疑会使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不良习惯。

那么,父母怎样批评孩子,孩子才会虚心接受呢?

1. 批评孩子时要客观

美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的批评,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心服口服。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老卡尔·威特认为,首先你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道理和事例去教育他们。

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要给他们说一些容易理解的道理。

不能用某种高深莫测的东西强行向他们灌输。

书本上的道理应该给他们讲,但不能搬弄出那些晦涩的文字,那种学究式的大道理孩子是很难接受的。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应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的思维,切忌在情绪异常的状态下轻易批评孩子。

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他们才能剖析自己的行为,触及灵魂的最深处,才可能使其心服口服。

有五种情况,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进行批评。分别是:

当孩子同你讨论某种个人问题的时候。

当孩子看上去非常激动

而又没有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

当孩子为某件事而兴高采烈的时候。

当孩子需要人帮助他作出决定的时候。

当父母想让孩子解释或同自己讨论某件事的时候。

2. 批评不要当着众人的面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往往会让他觉得失去面子,从而产生抵触父母的心理。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人之所以变成了醉汉、赌徒、乞丐和盗贼,都是由于失去了自尊心的结果。父母经常絮叨孩子的过失,就有损于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不正确的。在他人面前揭露孩子短处的父母,不配做父母。”

明智的父母要学会在众人面前称赞孩子,

而在孩子遇到问题或犯了错误的时候,

在家里单独进行教育。

3. 用故事批评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是脆弱的,他们不喜欢父母赤裸裸地批评他们。如果父母能够采取委婉的手段,通过故事、寓言、名言等方式来批评孩子,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在故事中,孩子自然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这比父母讲大道理的效果要好得多。

可见,父母要积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孩子遇到相似情况时,用故事来教育孩子,不仅可以避免亲子冲突的产生,而且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涵养,进而更加尊重父母、崇拜父母,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4. 用孩子的语言来批评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讲大道理总是无法起到真正的效果,孩子们往往会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这不是代表孩子们故意与家长作对,而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理解高深的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学会用孩子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孩子的语言来友善地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进步,鼓励孩子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进步。既然是为了相同的目的,手段的选择就是应以双方都乐于接受为原则。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如果父母善于运用孩子的语言,那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为,用孩子的语言跟孩子沟通,这样,孩子与父母之间就比较容易获得共同的语言,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

5. 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

许多父母习惯于在吃饭的时候教育孩子,当然教育往往以批评为主。

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父母都不应该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

这种批评方式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沮丧的心理,从而影响吃饭时的心情,影响身体健康。

大部分孩子都对父母的这种行为表示反感。一位孩子曾经说过:“我妈妈总是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批评我,有时候,还拿出我以前的错误再次批评,我只能默默地听着,如果我一反驳,爸爸就会拍桌子摔饭碗,让人无法忍受。”为了避免在饭桌上挨训,许多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匆匆扒几口,即便饭桌上有他们爱吃的菜,但相对于父母的批评来说,他们宁愿放弃吃最好吃的菜。

所以,请家长们想想看,在饭桌上批评孩子是不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孩子吃饭本来是很开心的一件事,结果父母不停唠叨,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很容易厌食。

同时,饭桌上的批评还会养成孩子极为敏感的心理,有些时候,孩子并不一定能理解父母的批评就是为了他好的,毕竟是小孩子,他的思维能力不可能达到成人的高度。

而当孩子在家没有踏实的感觉,跟父母的沟通就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亲子沟通关系就会产生隔阂,时间越久,隔阂越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6. 让孩子学会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从而改正错误,

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点,而是把批评孩子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以通过惩罚来促使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孩子犯错误固然应该教育,但是,教育的方式很多,并不只是惩罚。

对于父母来说,要心里避免惩罚孩子,只要孩子认识到错误,有改正的决心了,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惩罚性的措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往往在心里想:“反正已经挨打了,这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要改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大不了再被打一次。”就这样,对惩罚越来越麻木的孩子不仅无法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对父母的情感也会越来越淡漠,甚至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

7. 赏罚要分明

惩罚只是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是通过惩罚性的措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避免下次再犯。

因此,惩罚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不要出尔反尔,让孩子无法判断父母的真正意思。比如,你要求孩子不要说谎,你首先不能欺骗孩子。如果说好孩子做了好事有奖赏,父母就一定要执行、兑现。

明智的父母一定要以教育引导为主,

事先制定规则,

让孩子明白违反规则需要受到怎样的惩罚。

同时,不要盲目惩罚孩子,以免孩子受到心灵的伤害。

批评孩子除了掌握以上的技巧,结合孩子的年龄也是很重要的,同样的事,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好的批评方法也是不同的。

2岁以下,不主张直接批评

桌上一杯温开水,被宝宝一不小心碰到了,这时候,自己先平复心情,不要急着以任何形式批评孩子,例如“怎么这么不小心”、“烫到没”都是不适合的。

最好的做法是,把孩子抱开,收拾好桌面, 父母提供一个安全环境,为孩子的不小心犯错负责。

3-5岁,直接告诉孩子结果

让孩子自己体会行为的后果,分两种情况,一是像打碎杯子之类的小事,你可以告诉他,“看,杯子碎了。”而另外一种情况是人际之间的纠纷,比如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你可以告诉他,“被打是会痛的。”

对三到五岁的孩子,批评时最好不要以正确或错误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让孩子给自己打上“我很坏”、“我就是不会做事”的标签。

6岁到小学期间,适当惩罚

6岁后的孩子犯错时,适当的惩罚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提前约定规则。比如,孩子上同学家玩,你跟他约定好,“6点回来吃饭,如果没回来,星期六就不可以出去了。”如果孩子一个没忍住贪玩回来晚了,告诉他事先说好的惩罚,“好吧,这个星期六不出去了。”

不要没讲好任何规则,事后就直接惩罚孩子。

批评孩子万用公式:

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

(1)陈述事实。

就是说要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把他做错的事情说清楚,这是批评他的前提。

(2)确认可罚性。

这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确认错误的严重性和对孩子以及别人伤害性,给出批评的理由。

(3)表达感受。

主要是表达痛苦与愤怒的感受,这是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使你感到非常痛心,由此让孩子找到痛苦,让他把他的错误行为与痛苦连接在一起。

(4)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

这是说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并没有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在你心中,他的“行为”虽然出了错误,但是他的“人”还是个好人。这样他才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附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惭愧后悔了,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欢庆不责”,即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孩子正在忧伤、哭泣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孩子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批评,是家长帮助孩子修正自我、学习新知识、走向成功的良机,然而,批评的声音并不能带给孩子什么,只有让孩子听到了,感受到了,并把它放到心里,批评才能转化成真正的力量,推动孩子再向前一步。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规律,必要的批评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推进器和催化剂。

都说孩子的心灵是世界上最美丽也是最难呵护的花朵,因此,当我们在批评孩子时,除了方式上的注意,还需更多地给予这朵花体谅和宽容的灌溉。

教育孩子,就是修炼自己的心,愿我们都能成长为温柔而坚定的父母,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

以下为关联文档:

看?不看?——如何指导孩子看电视电视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它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但有的时候我们家长出于各种原由,不知不觉中让电视成了孩子的伙伴、朋友。近日我从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如...

抓住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很重要因为社会上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太多,刚拿到该书,我不以为然,但当我看完目录并直接翻看《方法篇》中的部分内容后,我立刻精神一振:很实用!我立刻从头至尾几乎一口气看完,然后又回...

让环保走近孩子,走近家庭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又到了。我们大班组的老师为了让幼儿积极地投入到6.5世界环境日中。先后设计一些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教师利用一些污...

孩子在阅读中享受成长有人说:好书是打开智慧的钥匙,好书是解读人生的工具,好书是决定胜负的武器。在崇尚知识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阅读面的宽广与狭窄,阅读量的多寡等,已成为一个人成才与否的重要因素...

读《给孩子最好的家庭家庭教育》有感读完了王修文博士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我反复思考着,就像俞敏洪董事长总结的,阅读王博士的这本书,就像听一位知心朋友娓娓讲述心里话,语言平实但都发自内心,让人受益...

明朗低段孩子的心理环境刚进小学的孩子内心也充满着矛盾,虽然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好奇、思维活泼、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由于年龄小,知识不足、自制力差、意志力差、认识和行为很难统...

孩子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刘老师的推荐下,我细心地阅读了《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事后,对孩子的教育认知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以前,可以说只是要于表面,现在可以由表及里了。 对孩子的教育,我...

孩子抢到最好的教育资源——2019年春晚的《抢座位》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李卫红 ,家长总以为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并没有正真理解孩子,家长的陪伴和家长的自身素质以及对教育的态度,替孩子抢到的这...

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教育这次由苏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发起的 家访月 活动,确实给老师们留下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们沪太外国语小学接管了新区四小,一年级78名新生,在9月中要全面家访一次。学校全体行政人员...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