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评语心得

班级课程实施案例——从原有文本到教师文本

03月18日 编辑 39baobao.com

[最具吸引力班级评选心得——让环境与孩子对话]接到 最具吸引力班级评选活动 的通知后,我们就开始策划。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算是有吸引力呢?首先要搞清 吸引 的对象。班级是孩子们赖以生活、学习的地方,所以 吸引 的对象应该...+阅读

关于 原有文本 : 几年来,我园课题 以 节日 为线索的园本课程研究 中,全园教师共同积累了历届关于节日主题活动的思考和实践过程,并付诸于文本。由于课程尚在开发过程中,文本仅以资料夹的形式呈现,故称 原有文本 。也正由于课程的青涩,使得 教师文本 有更大的空间去完善课程实施。

一、主题名称:端午节(中班)

主题实施时间:原有文本两周

教师文本 三周(年级组集体备课)

二、主题背景

原有文本: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让民俗得以继承和发扬,我们将利用端午节这一节日资源来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希望通过这个节日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对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民俗进一步的了解和感受。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做香袋、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 屈原 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中班组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香袋、挂香袋等,让幼儿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萌发初步的爱祖国情感。

教师文本:今年是首次实行全国端午休假,国家对于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视可见一斑。大人孩子都放假,所得到的应该不仅仅是休息,更要有对于节日的体味和深度感受。作为传统节日,端午节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做香袋、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次备课)

三、核心价值

原有文本:习俗 分享

教师文本:民俗 体验(年级组集体备课)

四、主题线索

原有文本:

1、中国传统民俗节日。

2、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教师文本:

1、了解端午节

2、感受民俗文化

3、体验传统节日快乐(年级组集体备课)

五、主题目标

原有文本:

活动总目标: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并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节日活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认知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让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能力目标:

1、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幼儿能学会用颜料在鸭蛋上进行装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幼儿能会用折叠和系结的方法做香包,对自制活动感兴趣。

情感目标:

1、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师文本:

活动总目标: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节日活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认知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能力目标:

1、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2、能学会用颜料在鸭蛋上进行装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能会用折叠和系结的方法做香包,对自制活动感兴趣。

情感目标:

1、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2、萌发初步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3、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年级组集体备课)

六、主题环境

原有文本: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对端午节有进一步的了解。在端午节的主题活动中,老师与幼儿共同来装饰班级,增加节日的气氛。将幼儿亲手制作的香囊挂在班上供幼儿欣赏。让幼儿更深刻体会了传统节日的热闹气氛和传统习俗。

教师文本:内主题环境可以呈现幼儿和家长搜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悬挂幼儿制作的香囊、在区域中张贴部分幼儿涂色装饰的纸质五彩蛋、

外主题墙环境可以用文字配合图片呈现本班幼儿对于节日来源和节日民俗的认识情况、张贴幼儿装饰的五彩蛋作品、用鸭蛋网悬挂幼儿用颜料装饰的鸭蛋、展示家长和幼儿共同做节日准备的情况。

(二次备课)

七、家长工作

原有文本:学期初的家长会上与家长交流本学期的各个主题活动,重点介绍了端午节的主题活动开展的目标以及对于幼儿进行教育学习的意义所在。使家长能比较客观地了解开展这一主题活动的相关内容,材料提供以及家园配合。

在主题开展之前,主动与家长委员会以及部分家长进行交流。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大活动,老师也提前与家长做好沟通,交待好时间与具体的活动流程,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把我们对于主题开展的一些大的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征求意见。在这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之际,我们请幼儿和家长共同来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家长和孩子们都积极行动起来,都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提供给班级,我们的信息量变的很多,也及时将端午节的资料布置出来,供幼儿参观。

教师文本:在主题活动开展前,通过家长园地、网络论坛与家长交流,帮助家长理解节日活动价值,使之做好搜集资料和传递信息工作;和部分家长联系,邀请其参加节日大活动 百变粽子节 ;引导家长与孩子在生活中多谈论端午节的节日话题;通过主题墙让家长了解主题进程,扩充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内容,彰显节日活动价值。(年级组集体备课、二次备课)

八、教学活动安排

原有文本:

第六主题名称:端午节

周次时间:2周(200

8、

5、26

6、6)

内容

周次

名称与领域

出处

内容

周次

名称与领域

出处

1

社会:端午节的由来

自编

1

音乐:六一儿童节

省编

2

音乐:过端午

自编

2

美术:绘彩蛋

自编

3.

语言:儿歌《端午节》

自编

3

体育:赛龙舟

自编

4.

美术:做香包

自编

4

科学:好吃的粽子

自编

5.

数学:数豌豆

渗透

5

数学:分礼物

渗透

教师文本:

第五主题名称:端午节

周次时间:3周(200

9、

5、11

5、27)

内容

周次

名称与领域

出处

内容

周次

名称与领域

出处

1

综合:端午节的知识

自编

1

科学:玩纸船

渗透

2

音乐:喜洋洋

(一)

《打击乐》

2

美术:五彩蛋

自编

3.

语言:儿歌《端午节》

自编

3

体育:赛龙舟

自编

4.

美术:漂亮的蝴蝶

省编

4

音乐:喜洋洋

(二)

《打击乐》

5.

数学:图形身份证

渗透

5

数学:藏起的花瓣

渗透

第三周

1.

数学:分礼物

渗透

2.

美术:做香包

自编

3.

综合:百变粽子节

自编

4.

音乐:六一儿童节

省编

以下为关联文档:

巧设问题解读文本通过提问的方式内化语言知识及运用所学知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形式之一。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课堂提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巧。...

“语言”表达的艺术性——班级管理中教师“语言”的巧我们幼儿教师工作的工具就是 语言 ,我们用语言教孩子学本领、学做人,用语言和他们沟通,特别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时,同样的一件事发生了,用不同的语言会造成不同的效果。上课时,轻柔...

作为语文文本的儿童文学如何解读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你解读的是一篇文学作品,而并非一份社会档案或世情报告。 不将一篇文学作品当文学作品来解读,这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已成司空见惯的常...

再见虞特——基于文本特点的语用型课堂探索之特级教师还记得好几年前,刚工作那会儿,虞特来实小讲学,还是 头顶祥云的虞特 。这一回,原本因为换课困难天气不佳,都想要放弃了,但在办公室同事的说服下,还是克服万难来到了实小报告厅。此次...

托班班级小结岁月匆匆流逝, 一学期转眼即将进入尾声,孩子们都将伴随新年的钟声长大一岁。可以说入园对这些才只有 二、三岁的宝宝来说是意义重大的:这是他们离开父母、脱离成人的包围、走...

我感觉到班级课文阅读形式的严峻本学期,我又新接手了一个班级,通过开始的了解我发现班级阅读情况非常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外知识极其匮乏。无论是从课堂上的提问还是课外的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对于...

充满想象力的课本剧编演,会让文本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个剧本,每个学生的感受不同,所编演出来的剧情效果也是各不相同。因为学生在自己的表演中加入了想象力的元素,想象力是抽象的,是缤纷多彩的,...

托班班级计划一、 情况分析: (一) 概况 本班有两至三岁幼儿19人,其中男孩10人,女孩9人,男孩略多于女孩。其中有11人超过33个月,5人未满33个月,还有3人未满30个月。3名幼儿有托儿所集体生活的经验...

班级中如何开展语言活动1、设置汉字墙:(1)把各种动物 (十二生肖等)、植物(花草树木等)名称进行分类投放进去,供幼儿认识。(2)通过主题教学,投放幼儿名字供幼儿认读。(3)结合主题教学中的诗歌,通过图谱的形式,供幼...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