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论文

读《名师作业设计经验语文卷》有感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读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有感]拿到王荣生教授的这本《阅读教学教什么》,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的。但是当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 时候,迎面而来的是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立马就难住我了。再往后翻,读了大概有一两页,...+阅读

来自三(1)班的作业:第十课词语抄3遍,默1遍;来自三(2)班张老师的语文作业:9---10课生字抄2遍,词语抄两遍;来自四(1)班语文老师的作业:

1、第10课词语抄2默1,回到学校继续默写。

2、预习11课课文;来自四(2)班语文老师的作业:

1、背诵并抄写第10课的

3、

4、5自然段。

以上便是我在本校同一天抽取四个班级的语文家庭作业。纵览这五份作业,首先映入脑海中的便是埋头抄、抄、抄,抄拼音,抄生字,抄词语,抄课文 我们可以轻易发现,我们语文老师的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他们并没有在作业设计上投入应该投入的智慧和精力,反之过于随意,根本谈不上设计,只是抄写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或者做一些现成随堂练习。这些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机械重复,索然无趣,所以这种作业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反而只能加重他们的学业负担,令学生望 业 生畏,苦不堪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教师观念陈旧,认为作业只是 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忽视了作业为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方面的作业。那么,如何对作业进行设计呢?作为一名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我开始思索这个常见却又无人问津的问题,直到我看到《名师作业设计语文卷》,我的思路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了。

这本书共介绍了22位名师作业设计的经验,他们本着新课改精神,摒弃了以往陈旧落后的作业设计观念,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突出了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趣味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以下我将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印象深刻的老师经验记录下来。

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认为作业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他认为作业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写字、读书、背书、作文四个方面入手,只有切切实实抓住这几个方面,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促进自身发展。其中最让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 现在语文老师要教学生背书。其实背书,就是最好的语文作业。 是的,现在的语文老师,经常将背诵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孩子,但是,究竟有几个老师能做到 教 孩子背书呢?这一问题值得我去深思。

王崧舟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以 主题整合,表现本位 为特征的语文作业新设计,,大胆摒弃了传统语文作业拘泥于字、词、句、篇的机械、割裂和僵化的练习做法,紧抓学生言语表达这一语文课程灵魂,整合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作业,阅读作业、习作作业和综合性学习作业等几大作业领域,设计了促进学生言语发现的言语实践作业。他的作业设计理念大胆而创新,抓住学生的言语生命这一语文课程灵魂,促进了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

李彩娟老师认为,现在老师布置的的作业依赖性与随意性过强,教师对与作业质与量这个问题的关注不够,导致作业成为现在学生心里的沉重负担。她认为作业设计要基于任务学习,教师应该关注作业设计的意图、内容、类型和作业的评价指标。只有设计出这样有效的作业,学生才不会将作业视为压力,而是成为一种魅力。

林和洋老师的《编外趣味作文:以趣导向》则让我这个不知道如何布置作文累作业的老师恍然大悟,哦,原来作文可以这样设计!林和洋老师与同行一起,开发出一套趣味作文的基本题式 老故事,新演绎、突发事,巧安排、同文本,改写法、抓空白,补内容、连语词,编情节、听音响,编故事、设情景,描细节、写童话,拓才思。

细细读来,每一位老师的设计基于新课改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让语文作业成为完善课堂的一种有利的补充与延伸。更让我惊喜的是,这22为老师的作业设计,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每一个设计案例都值得语文老师们细细研读并结合班级特点巧妙利用在自己的教学中,这对于改善当前语文作业过于枯燥、单一,有着很大的作用。读完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周益民老师提出的 发展性作业 。文中说 所谓发展性作业,即强调学生是作业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获取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 发展性作业共六种类型,即信息集成、主题创意、观察体验、实践操作、思辨内省、视角转换。参照这六种类型,我们的作业类型再也不是简单的抄抄抄、背背背,而变得如此多样,如此丰富,让人不由感叹:语文作业,原来可以如此灵动!

在研读学习的过程中,针对观察体验和实践操作,我设计了如下两个作业。

在学习习作四学用象声词,习作要求通过一件事的叙述,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上课时,我便告诉孩子: 今天中午,老师炒了一个土豆丝儿,在炒菜的过程中,老师惊奇地发现炒菜的过程就像是交响乐队在演奏着美妙的音乐。 孩子们疑惑地睁着圆圆的眼睛,期待着我接下去会说什么。

你听,打开水龙头,流水发出

哗哗的声音

拿起削皮刀,将皮

咔嚓咔嚓 嚓嚓嚓 咔咔咔 噌噌噌 地刮掉。 孩子们因为答案不一致,都被其他同学有趣的象声词逗乐了。我顺势说: 这是因为我们的削皮刀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呀! 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

脱掉外衣的土豆可爱极了,现在老师要把它变成苗条的土豆丝儿,拿起刀

咔咔咔 咔嚓咔嚓 噔噔噔 地切起来。

土豆变成了丝儿,现在老师开始炒了,首先在锅中倒入油,油热了,发出

孩子们停止了讨论,疑惑地看着我, 一看,你们就没有炒过菜。 孩子们看着我露出了表示赞同的微笑。 那下次妈妈炒菜时,你细细地听听,看看能不能模拟出它的声音来。孩子们,注意啦,菜要进锅了,发出了

嗞嗞嗞 的声音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菜要糊了,赶紧用铲子翻一翻

当当当 咚咚咚 孩子们用着仅有的一点生活经验努力地想着哪个词语更加贴切。

加入盐、酱油、醋、鸡精,继续翻炒,一盘好吃的土豆丝炒好了。孩子们,你看,炒菜的过程像不像交响乐队在演奏着动人的音乐,厨房像不像音乐厅呢? 孩子们开心的回答 道: 真像!

你想亲自去听听这场音乐会吗?(生:想)那你就亲自走进厨房,学着妈妈的样子炒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土豆丝吧!孩子们,一定要细细地用眼观察,用耳朵倾听,将你做的,看到的,听到的用文字记录下来。记住,一定要合适的象声词呦!

回到家里,孩子们就开始了这项作业,很快,作业群里家长们纷纷上传了孩子做菜的图片和视频,并称赞孩子们潜力大,动手能力强。第二天一到学校,教室里同学们还在讨论着昨天炒土豆丝的事,并且相互 炫耀 着自己的 劳动成果 。这是唯一一次孩子们全部完成并且没有忘带的习作作业。

没有反复强调,学生却将习作完成的如此出色,相信这和他们用心观察,亲自动手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亲自去做这件事,学生才能真正有话可说,习作自然变成一件简单的事。

再如盛新凤,岳婷两位老师在《优化作业设计,拓展减负空间》里提出了作业要有 人情味 。那么何谓 人情味 呢?它是指针对不同能力范畴的孩子,布置不同的作业,让他们选择自己真正想做并且能够完成的作业,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家庭作业产生兴趣。这样的分层作业,其实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关注自己班级中的两级分化情况。

今年我接手的四(1)班,还没正式与他们接触,班里数学老师便告诉我这班孩子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好的确实好,差的对学习已经基本处于放弃的边缘。正式与他们接触一个多月后,数学老师话变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在了我的眼前。你根本收不上来那些后进生的作业,一问为什么不做作业,要么没带,要么不会。因为这个问题,我倍感苦恼,直到我读到了关于作业需要人情味儿的章节,顿时感到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是呀,我也可以给他们减轻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这样他们是不是就觉得作业也不是那么难了呢?于是,我设计了如下作业:

在学完《泉城》后, 作业超市 里可以供孩子们选择的作业有:

1、必选

抄写《泉城》一文中的词语1---2遍。

2、选学

(1)背诵课文1 2小节

(2)课文中主要介绍了那几个泉?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自由上网或查找书籍,看看济南还有什么泉,仿照课文中的介绍方式,你也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以上几项作业,体现了作业布置的 人情味 ,它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体验到完成作业的喜悦,让孩子们找到展现自己的舞台。孩子怎能不爱上做作业?

《名师作业设计》中还有好多好多值得我细细品味,静心思考的设计案例,这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闪烁着教师辛勤的汗水,智慧的光芒,我明白了,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仅是让孩子享受你的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

以下为关联文档:

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闲暇之中拜读了薛法根老师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他在书中提出 只教不懂,不教已懂的 正与我们现行的 学讲计划 不谋而合,让我受益匪浅。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我也发现,许多课本中的...

学会倾听是门艺术读《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有感在读过《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第十八条建议后,我深有感触。在文章中,作者认为倾听是一门失传的艺术,何为艺术,查阅资料后发现艺术的概念是千百年来各位大家追求不懈的问题,其中...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其实很简单——观低年级字词教学有感(胡珊珊)我们在刺骨的寒风中满怀期待风尘仆仆地赶到本次研修地点 阜宁。出阜宁的一瞬间被眼前荒凉的情景震撼了!一种失望、恐惧油然而生,甚至怀疑此次 特级论见 的质量。可当我...

意义、内涵与途径》有感读了《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这本书后,我对书中写到的阅读教学方法与教学案例感悟颇深。同时对我正在研究的 小学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低现象 的课题也有一定...

让孩子走在活动的最前端——有感于大班语言活动《会游大班语言活动《会游动的小岛》是一个看图讲述活动,故事中小鸟把小乌龟当成了一个 会游动的小岛 ,由此在这情境中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图片材料操作比较灵活,四副...

读《汉字小精灵》有感今天,晚学后,我们许校长给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发了两本书,依照自己看书的惯例,我先仔细地看了封面:书名《汉字小精灵》(上、下册),右上角 张庆 著 ,绿、蓝两色的封面,活泼生动的画面,很...

漫步教师心灵》有感古人说: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每天读点有益的书,对人的精神有滋补作用。因为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

读《怎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感这本书的是雷池所著,本书主要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入手,从衡量说话水平的诸项标准、语言技巧、辅助技巧,直至不同场合的说话实战技巧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引用了大量的...

对儿童无线潜能的尊重——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有感日前,认真拜读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何为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意指儿童有权利而且也有能力运用除口头、文字与语言外的诸多种方式,用各种材料去认识他周围的世界,表达自己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