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论文

有关经济的小论文针对小家庭的消费

12月24日 编辑 39baobao.com

家庭消费误区

均衡地安排家庭支出,合理地进行家庭消费,是现代家庭立足社会的一个大前提,但在不少家庭里,消费结构正在失去平衡。

重腹轻脑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不断增加,现代人对“吃”越来越讲究,餐桌上的花样不断翻新。几百元一桌的酒席,已是极为普通的消费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轻视买书订报武装头脑。据对京、津、沪三市居民家庭消费调查表明,订阅报刊和购买书报支出不到家庭支出的5%,而这三市的书报消费水平在我国却属前列。

重幼轻老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小太阳”成了现代家庭消费的中心。几十元、上百元一盒的滋补品,几百元、上千元一套的服装,几千元、上万元的钢琴、电脑,家长们都在所不惜地为孩子们购买。为孩子请保姆、聘家教、买玩具、给零花钱、办生日庆典,花再多的钱也不心痛。甚至有的家庭还形成了“孩子喜欢什么就购买什么,孩子要求什么就满足什么”的不良现象。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老人在家中却普遍受到冷落。老人消费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大都很低。据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在同一时间内,一个老人吃穿等消费仅占一个孩子吃穿玩费用的

1/3,而这些老人还要承担买菜做饭、洗衣扫地、接送孩子等家务。

重幼轻老现象导致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不加限制地任意满足,使孩子养成了浪费、攀比、乱花钱等坏习惯。不重视老年人的各种消费需求,容易诱发各种老年疾病和家庭矛盾纠纷。 重节轻闲不少家庭在平时能做到生活省吃俭用,穿着整洁

朴素,勤俭持家,勤劳聚财。一旦遇到春节等传统节日,家庭支出活动就步入高潮。每逢节日,大包小包地采购,已成了现代家庭的固定节目。笔者曾对120户家庭做过调查,仅春节期间

的消费支出就占全年消费总额的16%,有的甚至把一年节省积存的资金都用在春节购物送礼上。重节轻闲,集中时间突击消费,不利于现代家庭支出的合理安排,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商家

趁节“打劫”提供了机会。

重娱轻健由于双休日制度的实行,大多数家庭对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急剧增加。有的家庭甚至在娱乐时超越了适度,一是经济上的适度,二是时间上的适度,有的人娱乐时不分白天黑夜,甚至通宵达旦。与此相反,现代家庭用于体育锻炼和增强体质方面的投资却明显减少。在一次家庭消费抽样调查中,现代家庭参与体育活动的支出仅占娱乐消费的8%,占家庭消费总额的0.6%。现代家庭利用双休日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也应有个“度”。

误区一,重视婚丧嫁娶消费,轻视教育投入。农村亲朋好友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便大操大办,吃吃喝喝讲排场,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村子女辍学率却居高不下,家长不愿意投资教育,仍然让孩子延续自己的老路。

误区二,重迷信,轻科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算命、卜卦、生病请佛等迷信活动在农村依然盛行,部分农民宁肯花钱请佛、算命,也不愿花钱学科学,用科学。

误区三,重追风消费,脱离实际。农民富裕了,想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这是理所当然的。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考虑实际情况,看到东邻买了一台彩电,他也买,看到西家买了一台冰箱,他还想买。这种追风消费是虚荣心在作怪,不利于家庭理财。

误区四,重畸形娱乐,忽视保健投资。农民口袋里有了钱,物质条件好了,一些农民不去投资健康的娱乐,而是参与赌博、玩牌等不健康的娱乐活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