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方案

如何在培智活动中开展小游戏教学

02月28日 编辑 39baobao.com

[班级中如何开展语言活动]1、设置汉字墙:(1)把各种动物 (十二生肖等)、植物(花草树木等)名称进行分类投放进去,供幼儿认识。(2)通过主题教学,投放幼儿名字供幼儿认读。(3)结合主题教学中的诗歌,通过图谱的形式,供幼...+阅读

在培智教育活动课中开展小游戏教学,可以补偿他们的缺陷,矫正他们的行为,并使他们得到快乐和满足。笔者从自己的实践出发,总结了开展小游戏教学时要时刻关注智障儿童身体缺陷和心理特点,优化游戏设计,注重合作共融的方法,以促进游戏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培智教育 游戏 合作共融[正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爱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智障儿童由于注意力极易分散,而且有意注意时间非常短暂。利用游戏可营造活动课中愉悦的氛围,可让智障儿童在自然而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可发展他们有意注意的潜能,有利于训练他们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运动能力等,使他们的缺陷得到补偿,行为得以矫正,并使他们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游戏有它自身的特点,在培智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能够促进智障儿童全面发展,它不仅是智障儿童所喜爱的,也是最需要的活动,是教育智障儿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培智教育活动课中开展游戏教学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注意的,只有选用了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激发起孩子们参与游戏的欲望,使他们真正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和满足。我们在平时的活动课中开展小游戏教学,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关注身心特点,设定游戏内容大多智障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健全,导致肢体不灵活甚至残疾,有些智障儿童指挥肌肉的神经系统机能尚未成熟,动作能力较差。我们不仅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他们的身体缺陷,更要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可能在做简单的跳跃活动时,就有可能摔倒。作为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就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正确处理孩子因为身体疾病上的突发事件。比如像有癫痫病的孩子,你不能让他参加剧烈的运动,提防他的头扎地;有先天心脏病的,不要让他快速跑等。我们把快跑的接力赛变成慢跑的换球接力,把很难投进的篮球活动改编成投小球进纸篓的活动,把“抢凳子”中生硬的凳子改换成垫子等,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再由于智障儿童的大脑神经通常有一种惰性,心理上缺乏需要、追求和期待,导致感知觉的主动选择功能差,知觉速度缓慢,知觉范围狭窄。他们注意分配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他们的依赖性强,惰性严重,在游戏中常常因为某种困难而中止活动,缺乏坚持到底、克服困难的毅力。平时的情绪易变化,多冲动,行为难以自控等。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尽可能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尽量能让他们愿意参加活动,乐于参加活动,更能够守规则地参加游戏活动。像两个人合作运球时,背靠背中间夹个篮球就很容易掉,学生的积极性就容易受损。我们就让学生夹个软球,不容易掉后,孩子们玩的尽头就大了,他们就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优化游戏设计,促进学生参与我们应当根据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选取的游戏内容尽量要简单易懂,接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学得轻松,玩得快乐。游戏内容设计应易于操作、简单明了,以具体形象的操作活动为主,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要简明,要考虑到他们的可接受性,在学习、巩固、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增加游戏活动的难度。

1、游戏名称——新奇化智障儿童的感知能力较弱,所以只有设计出新奇、出人意料甚至是滑稽可笑的游戏活动,才能吸引他们的视线,调动起他们固有的好奇心和参与欲。设计的游戏名称要口语化、新鲜,具有诱惑力。如:让学生越过一些障碍物进行跑跳练习,我们就给这个游戏取名为“我是小八路”,让学生觉得穿过这些障碍物后,自己是个英勇的小八路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游戏内容——全面化设计的游戏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要广一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各个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可以是训练和补偿学生肢体上的,如跳跃、跑步、蹲立、追赶等提高他们的平衡性、协调性,发展他们的肢体运动能力的“赶小猪”、“揪尾巴”等游戏;也可以是训练他们的眼力,反应能力,培养耐心方面的“钓小鱼”、“套圈圈”“水中夹珠”游戏;还可以是提高竞争意识,培养团队意识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蚂蚁搬家”、“击鼓传球”等游戏。

3、游戏形式——创新化游戏的形式和花样要别具一格。当然,借鉴别人的一些做法,取其长处为我所用,有时稍加改变就成了新的游戏,同样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我把“抢凳子”改为“抢垫子”,原来硬硬的凳子现在变成了软软的垫子,学生就更大胆地抢垫子了,不会再怕凳子撞上会疼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也更放得开参加游戏了。还有像比赛性的游戏,就有小组的,个人的比赛,还可以自己找对手或是合作伙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更高了。《弱智儿童心理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教育要从学生出发,从他们的需要和能力上来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游戏形式和目的的多样性可体现出特殊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像游戏打羽毛球,对手眼不协调的智障学生而言,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如果硬要让他们用长长的羽毛拍来打,困难会很大。因为个子小的孩子,拿起羽毛拍,就要碰到...

如何提高低年级启智生的语文教学

玩和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特殊、十分重要的作用。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灵敏反应,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游戏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游戏可以促进感知觉的发展,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开发智能潜力,还可以发展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等,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所以游戏是低年级智障生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二、游戏法在智障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智障学生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的分配与转移等方面的能力与正常学生相比,落后许多。而讲故事、做游戏等都是智障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既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而有了学习兴趣,便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游戏法教学在智障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三个方面。

(一)快乐游戏体验,解拼音学习之枯燥。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们掌握好了拼音,就可以帮助他们加快识字速度。学好了汉语拼音,又可以培养学生查字典、认读生字、读懂课文的能力。因此,汉语拼音教学同样适用于弱智儿童。但拼音符号又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难免吃力,无味,再加上低年级弱智儿童刚进校园,学习的激情尚未培养,对教师和学习都比较的恐惧。所以,我在对弱智儿童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尝试针对弱智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了一系列的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快乐的体验多彩的生活,尽快容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如: 游戏1:手语拼音游戏法:26个拼音字母,我几乎都用手语游戏来完成教学,在教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a”的学习,我通过“竖大拇指”做手语游戏来帮助学生发“a”音。我预先准备了每个学生家长的照片,并给他们讲了一家三口的组成。接下来便开始让学生认一认照片中的自己的爸爸和妈妈,记住照片中的爸爸或妈妈后,我先拿出一张放大了的某某学生爸爸的照片,请学生抢答“是谁的爸爸?”王XX抢先一步说“我爸爸。”“呵呵,好极了。”我表扬他,你的嘴巴张的真大,爸爸叫的很响亮,大家听清楚了吧!这可是他的爸爸。其他学生纷纷赞同,也要求我把他们各自的爸爸的照片也拿出来,随后在一声声的“爸爸”的叫声中,我让他们伸出了大拇指贴在嘴巴前,大声的叫出爸爸,而这个竖起的大拇指就是要学的拼音字母“a”。一遍一遍的张大嘴巴发出了响亮的“a”音,这节课我收获了孩子们快乐的学习情绪,见证了孩子们对亲人的尊敬与喜爱。我带领学生读“a、a、爸爸,我喜欢爸爸。”,学生们边读边打出手语。该说家中的另一位家长了,我又带领学生说“a、a、妈妈。”学生又说,我喜欢妈妈。生活中的语言积累,多么的重要,看得出来,孩子们对父母是那样的喜爱!有的学生还边说边伸出了大拇指“爸爸”。这时,我不忙着纠正孩子的手语,我问他们“爸爸和妈妈比,谁的年龄大,力气也大?”有的学生说“爸爸最大,妈妈然后,我最小。”说得多好呀!因此我伸出了自己的食指放在嘴前,大声的喊出了“妈妈”,“我请同学们上来找一找自己妈妈的照片吧!来,喊一喊妈妈,让他们听到你们在叫她,好吗?”“a、a、爸爸,a、a、妈妈。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看见别人爸爸的照片,还会叫叔叔呢,我针对这一游戏,在下个拼音的教学中,我就先选择了“u”进行教学。总之,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既读准了音,又“懂得”了尊敬父母,爱父母,学会称呼,学会礼貌。 游戏2:听音摘字母比赛:我先把所学过的拼音字母写在卡片上,按大小写把卡片分成两组贴在黑板上,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游戏开始,每组的第一名学生上黑板前等候,教师说出一个字母,这两名学生就立即摘下教师所念的字母,放到讲台上,一人摘大写字母,另一人摘小写字母,摘得对而快的得2分,对而慢的得1分,不对的不得分,在我念第一个字母时,各组的第二名学生应上前等候,在第一名学生摘完字母后,我立即说另一个字母,游戏接着进行,最后得分多的组为优胜。学生通过游戏教学不仅巩固了课堂中所 学习的字母,提高了学习的劲头,为识字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多种游戏参与,丰富课堂形式,解识字学词之单调。 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漫长的语文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新字的过程,语文课本身的内容是丰富优美的,形式是多彩的,可是一旦语文教师照本宣科,一味的教学模式,如看图、识字、练习写书,时间一久,就显得很单调。根本就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就弱智学生而言,他们自身就存在一个特点:记得慢,忘得快。自控能力相当的差,上课时很容易引起无意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开发幼儿的智力幼儿游戏活动教师指导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儿童在游戏中不是在做无意义的事,而是在探究世界,发现着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游戏可以发展儿...

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式教学浅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怎样运用游戏式教学模式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

如何将游戏化教学融入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精神,在游戏中孩子是快乐的、满足的、开放的。游戏有利于美的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可以无拘无束的在反映现实生活中,在游戏的构思中进行美的创造。幼...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等。...

如何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有效的利用游戏首先,游戏中每位幼儿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幼儿天生爱玩好动,喜欢自由自在。幼儿在一起游戏时不但获得了心理满足,而且幼儿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个性...

幼儿园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教学实践与分析,发现幼儿教学是离不开游戏的。儿童是创造性的源泉:在儿童的游戏中,自我与外部世界,现实与梦想,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可以水乳交...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更好的体现课程游戏化在强调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当下,我们不禁要问,游戏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早在多年前,陈鹤琴先生就给出了言简意赅的答案:“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游戏凭...

如何运用多媒体资源在幼儿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摘要】: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受来感受周围的事物。”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推进了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发展,给幼儿园教育...

如何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如何开展语言教学活动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