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教学方案

如何让课件为幼儿园教学服务

12月25日 编辑 39baobao.com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范应用。“媒体”和教师单纯的“口传”其优越性不仅在于它的信息传递效率高,形象直观,刺激兴奋。便于视听和接受,更重要的是它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满足了幼儿情感、审美等各种感官的需要。引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幼儿学习的巨大力量。早在西周时期,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见解。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无意注意、无意识记忆不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幼儿园教育更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各种情境,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情绪,激发求知欲,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何创作出令人满意的课件,课件制作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达到美的结合却并非易事,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一、课件的趣味性 所谓的趣味性就是指课件要儿童化、游戏化富有一定的童趣,我想幼儿课件应以幼儿喜爱的动画、游戏的形式为主。把活动内容故事化,游戏化。使活动内容有规律地渗透于课件之中,让孩子与课件充分交互和渗入,成为课件当中得一个角色,成为活动当中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样的课件才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水平。要达到这一点,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创意,创意无限更应体现于课件的制作当中。对活动设计进行创意和课件当中的每个角色、每个场景进行创意。在一个课件的运行当中,围绕活动目标,至少设置一个或两个使孩子非常感兴趣的片断和场景,作为活动中的亮点或闪光点,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加深孩子的印象。所以我们在制作课件中,不只是为了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易董而制作课件,而首先是考虑如何激发起孩子的兴趣,所以如何制作一个孩子喜欢、接受和容易投入的课件,如何把抽象、枯燥的知识容入形象、生动、活泼的课件当中,让老师在活动中轻松启发,让孩子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是我们制作课件的最终目的。 孩子的知识经验少,思维形象具体,但想象力非常丰富,学习时需要某种事物的牵引或适当的点击,课件正是起到把知识形象化的作用,架起了孩子思维与客观事物相结合的桥梁。比如在小班《认识长短》我是这样设计的:先用课件展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长和短的尺子、长线和短线、长铅笔和短铅笔让幼儿通过目测进行比较。然后再出示三个以上的物品进行比较。三个牙刷,三个小勺。让幼儿进行比较。以上三个物品差别不多,所以要进行比较。让幼儿自由探索并说出比较的方法。要一端对齐,可以放在桌上横着比,也可以放在桌上竖着比。只要幼儿回答正确,课件便出现鼓励表扬幼儿话语,如果回答的不对,也会作出评价,在提醒幼儿好好想想。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极高。接着出现孙悟空,因孙悟空是幼儿喜爱的动画人物,它变出红黄蓝三根金箍棒考幼儿怎样进行比较长短。幼儿比出最长和短,最后找出不长不短。孙悟空总结比较的方法。孙悟空还给每名幼儿变出三根金箍棒,请幼儿帮忙比较长短。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认真操作比较,忙的不易乐乎!从而幼儿便很快掌握了长短的比较方法。 二、课件的参与性一个好的课件,必须有极强的参与性 孩子的兴趣来的快消失也快,要抓住孩子兴趣的最高点,不失时机的把孩子最感兴趣的:“要看、要听、要想知道”的东西,快速直接地展示在孩子的面前,使孩子的兴趣和思维得以联贯、加深、延续。场景和片段的转换,最好都在三秒以内,不能让孩子有任何的等待,有的地方一秒都不能差,不能像下拉菜单一样,一级一级的拉下去,一级一级的返回来,那样孩子的兴趣将消失,孩子的思维将被打断。直接影响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也不利于主题的集中,目标的实现。参与性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按钮和热区的响应,有点太死板,也要有所创意。如我在课件《比长短》中,当孙悟空在画面上趾高气扬的向小朋友挑战的时候,老师对着画面上的孙悟空喊一声:“孙悟空!”孙悟空马上回应“哎!”,老师:“你听好了!”孙悟空马上换上一付毕恭毕敬的样子“嗷!”老师:“我们小朋友说了,不怕你,有什么本领你就使吧!”孙悟空“好!请看好,变!”以上让孩子看了好像孙悟空能听见听老师的话,和老师对讲起来。好奇心顿时大增、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的老师在活动中,对孩子启而又启,孩子就是不发或发不出老师想得到的,这时不妨让课件中的那一个角色和孩子一起高举双手:“老师!我说。” 三、课件的灵活性 另外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课件的交互灵活性,也就是课件的可操作性,和操作随意性。一个好的课件,必须能够根据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实际变化需要,把这个情节的场景或片段及时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而且能够根据情节变化,孩子的适应状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反复调用,反复操作,而没有中间环节。比如我在音乐活动《数高楼》中,为了让幼儿熟悉乐曲的节奏,需要反复练习,重点部分要分解讲述。这样老师就要...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