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与记录
桌上放着两个盘子,一个装满了碎纸屑,一个是空的。旁边还有一些“工具”:塑料尺、梳子、毛巾、铅笔、铁夹子等,6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就“怎样用这些工具把纸屑搬到空的盘子里去”开始了尝试。
幼儿甲:我用夹子来夹吧。
幼儿乙:我用毛巾捞一下,比你的(纸屑)多。
幼儿丙:我用梳子来炒炒,炒过去。
------
这时,安安发现了问题:看看,你们把那么多纸弄得到处都是,我有一个启发了,直接把盘子拿过去倒吧。
他的主意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幼儿丙:尺子只能铲一点点,倒吧。
幼儿甲:夹子也夹得太麻烦,倒吧。
几个小朋友就一起把盘子里的纸屑倒了个干净。
老师在一旁拿起一把塑料尺在毛巾上摩擦了几下,沾上了几片纸屑,说:看,我还可以用摩擦的方法把纸屑沾起来,你们试试看。
孩子们被这种没尝试过的方法吸引了,有的拿毛巾和尺子摩擦,有的把梳子放在头发上摩擦,有的把尺子放在衣服上摩擦,可这一次大家的尝试都失败了。安安似乎放弃了继续尝试,跑到一旁去玩夹子了。
老师:为什么你们沾不上呢?
幼儿甲边加快摩擦速度边说:我来增加点温度吧。
幼儿丙:蘸点唾沫就好了嘛。
过了一会,幼儿甲兴奋地说:老师,我沾上了一个纸片!
老师说:你真棒!不用水也可以沾上纸片。
他的成功和老师的肯定立刻鼓舞了士气,孩子们又行动了起来,安安也跑了回来。有的幼儿用两把尺子相互摩擦,有的用尺子在书上、墙上、玻璃上一一做了尝试。传来了一阵阵惊呼。
“老师,我把尺子反过来,纸也掉不下来!”
“老师,沾在梳子上的纸屑还可以沾到墙上去呢,太奇怪了!”
“老师,铅笔也可以沾的,铅笔是木头的。”
------
二、重温与对话
对话者:教师甲、教师乙
教师甲:这是发生在大班的一个小组探索活动,有6名幼儿参加。我认为在活动中,每个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都有不同感受和理解,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开始时,孩子们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操作:“铲”、“夹”、“抓”、“倒”等等,孩子们之间不同的操作方法导致了他们去相互学习。
教师乙:但是开始时,没有一个人自己想到用摩擦起电的方法把纸屑沾起来,老师只能自己用这个方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