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什么样的作文才算好作文?”我的回答是:作文千般好,先要看得懂。这是好作文的第一要素。 现在的学生,大多重视作文的习作,因为他们知道,写作是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是人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是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非常重视作文的入门指导、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但是这些说教到了学生那里,常常是“隔靴抓痒”、不得要领的,搞不好,还会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加上过高的期望和追求,如创新立异、技高一筹等等,学生就更不知道怎么写才好了。 作文是写给他人看的,所以首先要让他人看得懂。 如果别人看了,如“雾里看花”、“花非花,雾非雾”的,那么这样的作文再创新也是得不到好评的。经验告诉我们:自己知道的事情别人不一定知道,自己懂得的知识别人不一定掌握。所以写作文一定要为他人着想,绝不能想当然,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写。
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前因后果和各种关系等等,都应该交代清楚。 如果是为了设置悬念,也要是合理的,最终能让人释疑的。 为了让别人看得懂,可以在写完作文后,用换位的方法去阅读、去检验一番,即假设自己是局外人,例如是自己的老师、父母、同学或者朋友,从他们的位置和立场上去阅读,试一试能不能读通看懂。也可以自己给自己设置几个问题,问几个为什么,看看是否把要说的话都说了?应该说明的问题说明清楚了吗?如果有条件,直接把作文让别人读一读、看一看,那就更好。
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歌词前卫得令人费解,给人的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如果用这样的文字和态度写作文,一定是连感觉也找不到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在指导子女写作时,评价作文好坏的首要标准就是懂不懂。凡是他说“我懂了”的,就是好作文;凡是他说“我不懂”的,就不是好文章。 不好的作文要重写,直至叶老听懂看懂了,才能通过。
这时,叶老便会说:“唉,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 看得懂,至少有二层意思。一是文句通顺。因为读不通的句子肯定是看不懂的。所以,“通”则“懂”,“懂”则“通”。反之,“不通”则“不懂”,“不懂”则“不通”。 二是文字上没有歧义和悬念。如“在看书”和“再看书”,一“在”一“再”,意义上是大不一样的,作文中出现这样不明不白的地方,令人费解,读起来吃力,思想起来别扭,这是另一类的“看不懂”。
看不懂的作文一定要修改,要不厌其烦地调词遣语或重新组织内容,直至让人看得懂为止。 如果经过修改,作文能画面化,文字幻化成为形象,那就更好了。须知,好文章是反复改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