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成长成语寓言

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与高考命题的高效衔接

03月06日 编辑 39baobao.com

[社会史进入历史高考命题成新课程高考趋势]社会史进入历史高考命题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这是史学研究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新课程改革的结果,也是高考命题摆脱旧的模式、寻求新的突破的结果。大量社会史的内容进入历史...+阅读

自2007年新课程与新高考改革以来,十余年间,高考历史学科的命题愈来愈趋向于灵活性、人文性、功能性与开放性,传统的“教条主义”式教学早已无法适应时下的高考形势了,只有解放思想,在深入研究高考命题的趋势下,不断改进传统历史教学,探索历史常规教学与高考命题之间的高效衔接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高考的适应性,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心得体会,特写本文以供参考,不足之处,望请指正!

一、三年高考历史命题解读与应试策略。1.三年高考历史命题解读。综合2015、2016与2017三年的新课标全国卷Ⅰ来看,命题呈现出如下特点:

(1)客观性试题突出对历史现象的推断理解与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评判。具体来说,重在考查学生的发现问题的意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等能力,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还有对历史综合把握的能力。

(2)主观性必修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在新材料、新情境的理解解读、比较区分、归纳抽象、灵活迁移与中外关联、发现问题、论证问题、语言驾驭等能力的要求。

(3)主观性选修试题,如改革类、战争类与人物类,主要突出对学生在重点话题、热点话题方面的考查,同时还特别重视对历史的阅读与积累上的检验。

二、高中历史常规教学的对策与建议1.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一节高效的课堂,首先必须要做到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清楚,重点突出,并能使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能达到比较理想的要求与状态,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根据自己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与不断的反思,认为一节完整的课堂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层次,

(2)重视课堂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性。关于学生知识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短时间或许可以解决,而对于学生思维力或思维品质的形成,则是长时间训练并逐渐积累的结果。因此,在常规的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避免“重知识,轻分析;重记忆,轻思考;重结果,轻过程”误区。因为任由这种误区长期的发展,会使学生自身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丧失一种独立学习解决问题与调整自身的能力,更可怕的是学生对此还茫然不知。新的历史高考,最大的亮点就是要体现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要求,甚至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常规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针对学生在课堂存在的上述情况,教师除注意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外,还要有宏观的掌控能力与微观的适时调动能力,将自己的“教”与不同类学生的“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达到“超然物外,浑然天成”的效果,从而触及不同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热情,使课堂上不断有思维的碰撞,爆发出思维的火花。另外,历史教师还应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推理、政治学科科学的指导、语文学科精准的语言表达等学科的优势方法引入到自己的历史常规教学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和学生的“精致课堂”。

(3)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人文性。思想性与人文性是多年来高考命题的重要趋势之一,为此,历史教师应多方面地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兴趣阅读、专项阅读,才能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强化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理解,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课堂教学更显得饱满,“有血有肉”,更有吸引力与魅力!2.分类有机开设历史特色课程。

(1)“真题剖析反思课”。高考真题虽然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是要看到高考真题命题方向的“将来时”,认真研究反思它,才能为今后的高考备考工作带来预见性。对于高考历史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剖析反思应该从几个方面去着手训练。

(2)“史学名著导读课”。学习研究历史离不开科学史观的指导与对史学素材的加工利用,尤其是时下的高考命题,更加体现出了对新材料、新情境的引入。因此,为了放宽学生历史的视界,有必要让学生对历史史观与历史素材有所了解

(3)“社会热点评述课”。学习历史更多地应该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历史学科与考试时代性与功能性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我们常规的历史教学中,应适时开设与历史学科关系密切的社会热点课,而且要通过对社会热点的了解,学以致用,将其与历史上重大问题相链接,教师与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设想,自主创新,并进行分析评判,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视野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热点评述课”。学习历史更多地应该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历史学科与考试时代性与功能性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我们常规的历史教学中,应适时开设与历史学科关系密切的社会热点课,而且要通过对社会热点的了解,学以致用,将其与历史上重大问题相链接,教师与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设想,自主创新,并进行分析评判,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视野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7年高考全国各省市使用什么考卷

2017年各省份试卷使用情况 全国Ⅰ卷地区: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 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自主命题省份自主命题:江苏、北京、天津、上海 部分使用全国卷省份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2017年高考改革地区:浙江、上海1.考试模式:3+3,不分文理科2.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3.外语考试:浙江每年2次,6月和10月;上海每年2次,1月和6月。4.选考科目:浙江实行7选3,每科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特别说明:浙江省的选考科目考试次数为2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外语和选考成绩2年有效。

)上海实行6选3,每科满分7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民国时期是指什么时候?20世纪2030年代属于民国初期吗

中华民国1912年(即辛亥革命的次年)元旦正式宣布成立,采用国号纪年法,该年称民国元年,以此类推。由于两岸政治分歧,大陆方面习惯上把民国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段时期称为民国时期。台湾方面一直延用民国纪年法(汉字书写),如今年(2005)称民国九十四年。 在史学界,“民国初期”一般指民国成立的最初十年左右。1922年民国政府分裂为北京、广州两个政府,有所谓北洋军阀,史学界通称这一阶段为军阀混战。经北伐战争,1927年民国还都南京,史称民国南京政府,直指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你所说的二、三十年代,实际包括了民国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两个时期,是中国民国史的第二、三两个阶段,应该是民国史的中期,其后是抗日战争和国共国内战争时期。

以上供您参考,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高考如何复习历史高中历史复习攻略 一、把握内容取舍,突出“重点”复习,达到高效性高中历史设置多个选修模块,体现历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与选择性,给学生学习历史提供较多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

如何高效复习高三历史高三历史复习方法1、高三历史复习,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哪...

高考历史有哪些答题技巧历史如何得高分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 对于不会的题巧妙抄材料 历史考试大题就是对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考察,并且检验考生对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程度,如果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很难分...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巧妙设问一、要充分挖掘提问功能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精妙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乐趣。精妙的提问,能充分发挥学生...

如何概括高考历史试题中的特点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

如何打造高效活力的历史课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引,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是我们历史组一直的工作重点。经过集体讨论,针对我们...

如何进行高中历史高考复习高中历史知识的考试可以大概分为两种:一是考察对基本史实的记忆;二是分析相应的史实问题。对于高中历史知识的复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多读历史课本...

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境教学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展具有更多的便利性条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

如何高效复习中考历史如何高效复习中考历史,初三历史要怎么复习:可以提供关于复习和学习的方法给你: 1、促进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储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