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成长成语寓言

论述民间文学的集体性500字

02月02日 编辑 39baobao.com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经典论述题]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问题一:⑴ 试述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特征⑵ 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有哪些?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问题二:⑴ 什么是中断?中断有哪些类型?⑵ 什么...+阅读

当我们把民间文学命名为为“民间文学”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预先设定了一个“非民间”,这个非民间可能指“统治阶级”,也可能指“知识阶级”,而“民间文学”只是作为后者的“他者”被关注、研究和理解。 在中国学术整体版图中的“民间文学”的地位和命运其实从来没有摆脱这种“他者”的立场,这是一种相当于多妻制度下的小老婆、夫权制度下的女性、西方中心主义中的东方一样与生俱来的、无法摆脱的地位和命运,无论你如何弘扬它的价值,标榜它的意义,它都无法摆脱。

——我们用来命名和意指事物的话语,就预先设定了我们看待事物的立场和角度,因此也就预设了这个事物的地位、命运和价值。 这种潜伏于命名之中的知识政治较之现实政治及其意识形态更隐秘、作用也更持久、更难以克制。 问题是,像炳善兄所说的那样,对民间文学的重新命名,比如说重新命名为“口头文学”是否可能?乍看起来,如今我们有了口头传统研究和口头程式理论这样的学科,学界同人对于“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日益重视,因此,从凸现民间文学的本位计,从突出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计,将“民间文学”重新命名为“口头文学”应该是不成问题,顺理成章的。

但是,仔细一想,问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命名问题从来就不简单,正如对一个新生儿的命名牵扯到整个家族的谱系,对于一个学科的命名也牵扯整个学术的“政治版图”。 把民间文学重新命名为“口头文学”,就可以摆脱对于主流文学的依附性和他者地位,从而获得学科的独立性,但是,问题是,民间文学一旦不再作为与“主流”对立的“民间”而存在,民间文学一旦摆脱了对于主流文学的依附性,同时必定也就丧失了它与主流文学之间的“张力”,在汉语世界这样一个有着强大的书写传统的背景下,民间文学一旦没有了主流文学和文献传统这个庞然大物作为映衬,它的意义何在?离开了汉语书面文学的牵引,汉语口头文学如何界定自己的存在?如何书写自己的历史?而在像汉语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语言传统中,没有了历史也就没有了身份,没有了立足之地。

丧失了跟书面文学和文献传统之间的“张力”,民间文学或许终究会像一只断线的风筝,在“生命无法承受之轻”中,化为天边一片轻飘飘的云彩;丧失了汉语书面文学这一个现成的广大版图作为背景或者“坐标系”,那些星散于地方的汉语方言口头文学将只是些漂浮游荡的碎片。 归根结底,语言作为“存在的家”,是一个民族人文学术的永远也无法超越、即使你想超越也无法超越的“宿命”或者“大限”,筹划一门人文学科的地位,包括民间文学学科,无法不考虑它所立足于其中的语言传统。

其实,在汉语世界中,从一开始,民间文学之引起学者(以及作家)的关注,就不是因为民间文学本身,民间文学之受人关注,成为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学术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因为民间文学是一个足资主流文学乃至文献传统“借镜”、“自观”和“自我救赎”的“他者”,民间文学从来就是作为书面文学和文献传统的补充、对照、根源或者希望而呈现于学术研究的视野的:只是人们首先站在了书写传统的高度上,他们才看到了民间文学。

归根结底,民间文学的欣赏者和研究者,只能是以学术为业、以文献传统为依凭的“学者”,他们的屁股只能坐在主流的板凳上,屁股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观点,观点决定对象对他的呈现样式。因为学者自始至终是坐在主流传统这条板凳上的,所以那些在这个传统之外的尚未被纳入这个传统的东西,就被作为“先进于礼乐”(孔子:“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的“民间”而呈现出来。“民间文学”一名,之所以在诸如“民众文学”、“民俗文学”、“人民的文学”、“口头文学”等众名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一门学科的名称,我想,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个名字较之其他的名字的内涵和外延更清楚,不在于这个名字用来指称它所想指称的东西更周延、更准确,而是因为这个名字较之其他名字更好地体现了学者们对他们想言说的东西的“态度”,亦即那个东西对于他们的“意义”。

【命名既关乎指称(reference),更关乎意义(sense)。丫鬟再漂亮,也只能叫“梅香”】 也就是说,在汉语传统中,民间文学只要想作为学术关注的对象、民间文学学科要在汉语学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关于民间文学的言说要成为在汉语学术界看来“有意思”的学术话语,而不想成为无人喝彩的自言自语,民间文学似乎就无法摆脱它“民间”的名号,民间文学就无法不作为知识共同体眼中的“他者”而存在。

以下为关联文档:

经典论述题及写作要点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问题一:⑴ 试述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特征⑵ 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有哪些?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问题二:⑴ 什么是中断?中断有哪些类型?⑵ 什么...

四级经典论述题四存储管理问题一:⑴ 存储管理的实质是什么?(对内存的管理,主要对内存中用户区进行管理)⑵ 多道程序中,为方便用户和充分利用内存以提高内存利用率,内存管理的任务是什么?(内存空...

四级经典论述题五文件管理 问题一: ⑴ 文件、文件系统的概念? ⑵ 文件从不同角度(性质和用途、信息的保存期限、保护方式、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存取方式、内容,特别是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可以分...

四级经典论述题二第二部分 进程管理 问题一: ⑴ 什么是程序的顺序执行?程序的顺序执行有什么特点? ⑵ 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应考注意些什么问题?多道程序环境程序执行有哪些特点?...

历史论述型题型答题技巧首先,要字迹清晰,言简意赅。不能写太长或者太短,100-300字是比较完美的。 然后,确认并把相关的事件经过简单的写清楚(当年俺前边58/60,结果后边论述看错题目,40分没了,年纪历史前三...

如何作答历史论述题本人是大一新生想请教一下各位有经验的前辈如。。。肿么说呢。。。作为大一的前辈。。。 我的历史还是不错的。。。我觉得答论述题要有以下几点。。。 1、熟记课本知识点:论述题大多与课本知识先关联,或与历史事件为背景,...

论述题答题技巧与方法去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djlchengbu 一、论述题答题方法 对论述题的考察,一般是给出一段案情,然后让考生根据材料,按要求做答。对于论述题,首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以法律...

新课标高考历史12分的根据材料论述观点题该怎么做如何备考该题型在2009——2011年新课程文综卷连续出现三年12分,希望同学们和积极训练、认真备考,在高考时一定不能空,只要经过训练,认真做答,都会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观点论述题解题方法...

历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艺《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 "教学论" 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W.Ratke , 1571---1635 )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们用的词是 "Didactica" ,并...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