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成长成语寓言

我国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哪些习浴

02月01日 编辑 39baobao.com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化有哪些]传统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共计24项) 356 Ⅷ-6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 373 Ⅷ-23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374 Ⅷ-24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375 Ⅷ-25 蜡染技艺 376 Ⅷ-26 扎染技艺 38...+阅读

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古代重阳节习俗:

1、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2、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以下为关联文档:

关于民间文化的内容历史发展及前景香包不是一只单纯的绣品,让我们站在历史和现代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香包的制作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香包,古称香囊,亦称佩帏、容臭。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

中国民间文化有哪些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四种,即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 民间文学的种类很多,我国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学形式几乎在河南都可以找到,它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

中国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哪4种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四种,即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 民间文学的种类很多,我国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学形式几乎在河南都可以找到,它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指哪四个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

民间小吃有哪些好吃的一、云南的: 饵丝或饵块,便宜又美味。老豆腐绵软和气,下饭得很;凉鸡米线,调味不见得比四川的凉面少。建水的草芽、石屏的豆腐、蒙自的过桥米线都以精制著称;而滇东北地区是进入中...

猎人海力步这个民间故事谁有从前,有一个猎人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有一次,海力布到深山打猎,从老鹰嘴里救下了一条小白蛇,原来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海力布,就把一颗能听懂...

民间故事有哪些特点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 内容往...

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散文 民间故事文:是经过长期的群众口头创作的口述流传,不断地修改加工而成的文学样式。它表现为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充满神奇色彩...

民间故事的特征和类别有哪些【什么是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