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嘉欣育儿看8个月宝宝的教育]李嘉欣坦言怕教出“港童”自己充当坏人 婚后仍不忘工作的“大美人”李嘉欣,在之前穿上黄色连身裙出席游艇活动。问到会否让老公许晋亨为儿子Jayden订造游艇?她说:“可以考虑,因...+阅读
从1964年8月李泽钜出世,以及接下来的1966年11月李泽锴出世开始,香港富豪李嘉诚就面临了怎样抚养自己的孩子并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的问题。李嘉诚在与妻子研讨之后,规划了一条如何使他们的爱子成为有用之才的道路,他们认为首先应该使泽钜和泽锴感到家庭的温暖,感到父亲和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心,其次是要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李嘉诚对儿子的教育开始得很早。当李泽钜和李泽锴八九岁时,每当董事局开会,他们兄弟俩就会坐在专门为他们而设置的小椅子上,进行独特的商业熏陶。不仅如此,李嘉诚既具细心又具耐心,总是在会后鼓励两兄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认真地进行解答。两个儿子都称他们的父亲是最好的商业教授。小儿子李泽锴曾说:“我从家父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最主要的是怎样做一个正直的商人,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与合伙人的关系。”
“假如拿10%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使财源滚滚而来。”当李泽钜和李泽锴在香港读完小学和中学之后,李嘉诚就将他们送到国外去留学深造,为李泽钜和李泽锴在将来事业的发展,从他们自身条件以及能力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诚在谈到有关问题时,曾经说:“作为父母,让孩子们在十五六岁就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只身到外面去求学深造,当然是有些于心不忍,但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就是再不忍心也要忍心。
“在西方先进的国家留学深造,既可以优先吸纳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可以使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外面的世界,去增长他们的见识,一如俗语所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个人认为勤力求学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闭门读书,根本不认识外界的新生事物,则只是一个书呆子。
“不管你拥有多少家财,但对于孩子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能力,特别不能让他们养成娇生惯养、任意挥霍的生活习惯。”
李泽钜、李泽锴后来在美国留学,李嘉诚在不断关注他们学业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他们品质的培养,常常鼓励他们勤工俭学。有一次,当李嘉诚听说小儿子李泽锴在高尔夫球场替别人捡球,并把赚来的钱资助经济困难的同学的时候,他十分高兴,兴奋地对妻子庄月明说:“月明,好!孩子像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在李泽钜、李泽锴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李嘉诚大量的心血。李嘉诚在让父爱的光辉时时刻刻抚照着他们的同时,也严格要求他们知书识礼、谦虚做人,而绝对不允许他们像其他嘴里含着银匙出世的“公子阶层”那样目空一切。
不仅如此,在李泽钜、李泽锴的成长过程中,李嘉诚亦注重培养他们的志向,李嘉诚认为:“如果子孙是优秀的,他们必定有志气,选择实力去独闯天下。反言之,如果子孙没有出息,享乐,好逸恶劳,存在着依赖心理,动辄搬出家父是某某,子凭父贵。那么留给他们万贯家财只会助长他们贪图享受、娇奢淫逸的恶习,最后不但一无所成,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甚至还会变成危害社会的蛀虫。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害了他们吗?
“对于泽钜和泽锴,我没有一般中国人一定要子孙继承事业的想法。但是,我也会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创造继续发展的良好条件,如果最后他们的能力确实无法胜任,那么我认为企业可以继续发展,只是毋须李家管理。一个真正优质的企业,只有组织正确,有一套健全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便能生存并继续向前发展。”
李嘉诚言传身教、精心培养,在严格要求他儿子的同时,也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虽然在对社会捐赠方面他始终都是大手笔,但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却是十分平淡、克勤克俭、不求奢华。直到今天,他戴的只是廉价的手表,穿的仍旧是10年前的西装,居住的是30年前的房子。李嘉诚说:“如今我赚钱不是为了我自己,我已不再需要更多钱。”
为了培养儿子们的独立处世能力以及更多地积累商业经验,李嘉诚允许两个儿子在大学毕业后,各自在加拿大创业一段时间,以证实自己的才华。李泽钜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开设了一家地产开发公司,而李泽锴则在位于多伦多的加拿大投资银行担任最年轻的合伙人。
直到1990年初,李嘉诚才将这两位龙兄虎弟召回香港,让他们留在身边,帮助自己,而且继续传授人生经验:“注重自己的名声,努力工作,与人为善、遵守诺言,这些对你们的事业非常有帮助。”
李嘉诚的榜样形象不仅教育了自己的儿子,而且也教育了公司的员工,李氏王国的一位高职员曾经非常感慨地说:“李先生是多间公司的主席,他从其它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论多少,全部投拨归长实。每年在公司实际所得只有五千元,而不是每家公司五千元。在长实多过百分之五股份投资的公司,他所得的酬金全数拨归长实,其他福利津贴全无,所有豪华汽车、游艇,都是私人的,甚至午餐,除了应酬宴客之外,也是由他个人支付。”
数年前的一个夏天,尚未大学毕业的李泽锴,利用暑假时间在公司工作,曾经半开玩笑地对父亲抱怨说,他是全公司待遇最低的职员,李嘉诚听后,微笑着摇摇头说:“不对吧,爸爸才是呢!”
在给李泽钜、李泽锴放“单飞”之前,李嘉诚经常教育儿子做生意要稳健、重信用、守诺言。在接受《金融时报》的记者访问时,李嘉诚曾经很坦诚地说:“我喜欢友善地交易,喜欢人家主动来找生意。我常教育我两个儿子,要注意考虑对方的利益,要不占任何人的便宜。”
可以说,从李泽钜、李泽锴出生到长大成人,李嘉诚对他们教得最多的是怎样做人,怎样从古代圣贤的著作中吸收做人的营养。李嘉诚认为,作为企业家,每时每刻都在与人打交道,注意人们怎么想,会怎么做,以及做什么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必要,李嘉诚说:“工商管理方面要学西方的科学管理知识,但在个人为人处世方面,则要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不断修身养性,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勤劳、忍耐和永恒的意志作为进取人生的战略。”不仅如此,李嘉诚还总结出前人养身之道来教育李泽钜、李泽锴怎样重承诺。李嘉诚这样告诫他们:“如果要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到重承诺,在作出每一个承诺之前,必须经过详细的审查和考虑。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持诺言,贯彻到底。”
也许是遗传基因的作用,37岁的李泽钜与35岁的李泽锴在今日商界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喜欢从事有创意、有挑战性的工作,遇到任何困难都显示出潇洒自如,迎难而上的从容风采。从他们在独立处理加拿大世界博览会旧址的庞大的物业发展规划,以及策划收购美国哥顿公司“垃圾债券”等一系列大动作上,不难看出这两位龙兄虎弟所特有的惊人胆识和灵敏的商业头脑。
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李嘉诚很爱他的两个儿子,直到今天,只要一提起儿子,那种掩抑不住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现在他们都有自己的天地,而且都是很难得的人才,他们已经取得了高等的学历,具备有先进的管理知识。他们今天在社会上做事,并不是靠李嘉诚三个字来闯世界的。即使我不在,凭着他们个人的才干和胆识,都足以各自独立生活,并且养家糊口,撑起家业。”
从步入商界第一天起,李泽锴就决意要走出父亲的影子。当父亲的和黄集团表示放弃发展卫星电视计划时,李泽锴从父亲处借来了1.25亿美元,于1990年建立卫星电视公司。通过与BBC及MTV展开广泛合作,李泽锴的卫星电视王国迅速扩大,其商业风格也与父亲截然不同。李泽锴对此有如下解释:“传统产业的生存法则是适者生存,如果你不打败对手就一无所获,因为市场业已成熟。”但在一日千里的电子商务世界,每个竞争者都只不过是“小不点”,“我们必须联合,而非攻击。”
也许用不了多久,亚洲商界这对最具影响力的父子将成为商业对手。几乎在李泽锴决定收购香港电信的同一时刻,李嘉诚建立的互联网门户公司tom.com也在香港引起认购风潮。李泽锴表示,这股风潮会对盈动的股票产生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他的生意。但吞下香港电信之后,李泽锴的财产实力已可与父亲匹配,因此出现令人尴尬的对峙似乎不可避免。“达成这桩协议后,我们将成为香港最大移动电话服务商,而我父亲是第一。如果我们能够避免正面竞争,那最好不过,但如果不能,因为是在生意场,我们只能同台竞争。”
更重要的是,随着李泽锴的崛起,亚洲商业规则正在迅速改变。曾经亦步亦趋追随李嘉诚的香港富商正在转向学习他的二儿子李泽锴投资网络,以资历和财力取胜的传统商界游戏规则已成过去。
李嘉诚两公子,一个搞高科技,一个搞环保。香港商界的风头几乎让李嘉诚一家给包了,搞高科技的李泽锴,身价直逼其父李嘉诚。另一个公子,长江基建集团主席李泽钜则表示,会使集团成为香港最大的环保公司。一个家庭就囊括了香港,乃至全球最前卫的两个概念——高科技和环保,这确实令人吃惊。
以下为关联文档:
李嘉诚教子做成功的人不要以为富豪的儿子就可以做温室里的花朵,享受荣华富贵,李嘉诚从来都不娇惯儿子。他坚信,教孩子学会自立自强,学会为人处世,比给他金山银山要强百倍,所以,两个儿子从小就被要求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