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孩子不愿意听父母的唠叨,该怎么办

09月13日 编辑 39baobao.com

[孩子“拒绝亲近”该怎么办]* * 是一位男孩,于1998年1月出生;父亲:现任职于某设计院,母亲:大学本科,中学英语教师。该幼儿入园前不会说话,存在语言障碍;有刻板行为;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从不吃米饭和菜,有严重偏...+阅读

谁从小没被唠叨长大啊?唠叨出自于父母的爱,但是作为孩子有些时候不太能接受,为什么会有“我跟孩子说过100遍了,没用”?

说起唠叨,从小长大,谁没被唠叨过?

“别睡懒觉”“认真写作业”“好好刷牙”,一系列的日常小事,长大了变成大事,诸如“还不结婚啊”“早点生二胎啊”……

唠叨如此常见,让我们习以为常。可试问,谁又喜欢被唠叨呢?

但我们转身成了父母,发现自己居然也开始唠叨了。

这时候,你就要警惕了,也许你进入了一个教养的迷阵,无奈又无助。用着无效的教养方式在对待着孩子,也让孩子重复着你的“习以为常”。

唠叨是出自父母的爱

但却让人不太舒服

曾经看过一档综艺节目,叫《旋风孝子》。节目中,黄晓明和他的妈妈返回家乡,相处6天5夜,并完成父母的心愿。

娘儿俩因为自家公司的管理问题,产生了分歧。原因是黄晓明一直很孝顺,但他仍不希望家人干涉自己的生意,哪怕是妈妈。

母爱爆棚的黄妈妈却对儿子的产业非常上心,一直想干涉。

在黄妈妈心中:“儿子多大并不重要,你八十了,有妈你也是小孩。”

儿子的拒绝,让黄妈妈很是不爽。

“只要我是你妈,我就能管你”,这种逻辑,大概是唠叨的原始动力吧。

而唠叨总是以这样的前提进行:对方不知,或者知道但做不到,或者知道不愿意做,或者即使做到了,我也要说说。

形式上,就是重复重复,不断重复,不厌其烦。

之前看过一个小学生写的作文,名字叫做《我的一天》,这样描述妈妈的唠叨:

早晨,闹钟声刚响,妈妈就准时开始唠叨起来:起床了,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

我刚从床上爬起来,妈妈又在唠叨:快去洗脸,别忘记刷牙。

还没等我从洗手间走出来,妈妈的唠叨声就又钻进了耳朵:别磨蹭了,快吃早饭。

下午放学,刚回到家,妈妈的唠叨再次响起:快写作业,不写完作业就别想玩。

终于写完作业,刚打开电视准备看会儿动画片,妈妈又唠叨上了:看电视坐远点,少吃零食……

孩子最后写道:“我每天被她的唠叨轰炸,弄得头昏脑涨的,烦死了!”

唠叨本小事。可日复一日这样被唠叨,那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可能就没那么融洽了。

就在几天前,我在微博看到一个挺耸人的新闻,说的是在日本鹿儿岛县发现了三具尸体,后来查到是这家人的孙子杀的,而杀人动机居然是,“祖母和父亲平时不停地唠叨”。

唠叨,居然能够引发杀人?令人震惊,令人警醒。这背后有着多少愤恨和失控?也许我们应该重新来看待“唠叨”这种行为了。

很多时候,唠叨总是不见效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超限效应”,指的是人的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时,会出现自然的逃避倾向。

这是人类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由于这个特征,人在受到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过久的情况下,就会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情绪。

唠叨多了,孩子就产生“抗体”了。

而怎么发现自己爱唠叨了?也是这个指标。

我一个朋友,她家孩子不到4岁,是一个很安静的小男孩,非常乖,也很爱看书。

好几回去她家,小男孩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旁边看书,一点都不打搅我们。

我的朋友一边跟我聊天,一边不停地往孩子的方向瞟:

“星星,眼睛离书太近了,会近视的。”

“星星,去喝点水,玩会玩具,休息一下眼睛。”

“星星,看太久了,休息下吧,让奶奶带你出去玩一会儿。”

任她怎么说,孩子巍然不动,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妈妈爱唠叨,而孩子对妈妈的话已经产生了自动屏蔽。

反反复复重复,削弱了父母的权威,让孩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半句也听不进去。

当孩子逐渐对父母关闭心房,教育也就大打折扣了。

不想唠叨,先从激发孩子的内在开始

唠叨其实表现出的,是教养孩子时,想要将孩子往好的方向引,却无能为力。

希望孩子成为你想象中的样子,并不能拿着一把剪刀试图去修剪,去控制。孩子不是植物,而是有一定判断力和情感的孩子,千万别忽略他们是有内在驱动的。

教育 educate 源于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教育的本质,是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

一旦孩子身上固有的原力被唤醒,他就像开启了“自动波”汽车档位,控制有度,自由畅行。父母无法代替孩子成长,我们要相信孩子自己能行。

所以,真正的管教,适时,适度,有效,贴心,如春风化雨,让孩子在爱中感受到管教,慢慢领悟;而不是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轻重的重复,让孩子在烦恼无奈中不得不听从。

在《妈妈是超人》节目里,霍思燕给嗯哼提议去参加“玩具漂流”公益活动,把自己的玩具捐给其他小朋友。

玩具一直是嗯哼最宝贝的东西,一听到要送玩具他就急了,跟妈妈大吼表示抗议。

如果是一个爱唠叨的妈妈,这时候肯定会开始摆出大人的架势,跟孩子说明“分享”的重要性,一次不够就多讲几次。

但霍思燕没有唠叨,她先告诉嗯哼:“妈妈不强迫你,你的东西有自己决定的权利”。

然后她走开,让嗯哼自己去想,嗯哼的情绪很快就平静下来,跟妈妈说:“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能强迫啊。”

这时候,霍思燕提议用另外一种方式去做公益,她说:那妈妈和你一起去当售货员,把这些玩具卖掉,然后得来的钱捐给有需要的小朋友,好不好啊?

这次,嗯哼想了一下,愉快的答应了。

孔子曾说过一个词“不愤不启”,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

在教养中,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自己领悟和思考的空间,父母再做适当引导,才能有效。

那时候,孩子内心真正领悟了道理,不用你提醒,他自己就会主动去做。

不想唠叨,就给孩子树立边界

如果把父母的教养比作一个大房子,那么唠叨无疑是里面的障碍物。

父母不断的提醒,不仅让孩子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逐渐丧失自己探索的勇气,也会变得极不自信。

而孩子最终还可能产生惰性:反正也有人提醒,自己忘了也没有关系。

最好的提醒,其实不是父母的唠叨,是给孩子树立边界,然后适度放手,让孩子感受自然后果。

这个边界一定要清晰,执行起来也一定要坚定。

比如有些行为是坚决禁止的:

去公共场合不能乱跑

不能随便拿小朋友的东西

不能打其他孩子

不能骂人

……

比如有些行为是父母跟孩子一起约好:

每天晚上几点睡觉

睡前程序包括洗澡

刷牙和读故事

看手机或者IPAD每次不超过20分钟

……

当我们引导着孩子执行,并一遍遍强化成习惯。对于一些小的细节,我们就可以适度放手,给予孩子一定的探索空间和自由度。

比如在小区玩耍,我们跟孩子约好玩耍的时间规定是一个小时,哪些危险区域是不能去的。

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玩了,就不要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我们的唠叨,往往就是事前说不清,事中又很容易纠缠在细节上。

而一旦孩子破坏了边界,比如说好玩了一个小时,孩子还要继续玩,那么我们可以重申之前的玩一个小时的规则。

如果孩子这时哭闹起来,那么用“冷静游戏”平复孩子情绪后,但还是要坚定地告诉孩子要执行规则。

◆ ◆ ◆ ◆ ◆

其实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不仅仅唠叨,还有怒吼,真是让我们想戒又戒不掉。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其实还是看教养本身,是否给孩子足够的优质陪伴,是否能让孩子自在快乐地成长。

我曾看到一个文献,有专家建议亲子之间的“管教时间”和“快乐时间”的比例,最好的是1:7。

如果父母平时就不怎么陪伴孩子,亲子关系比较疏离,陪伴做不到7;而一旦孩子犯懒犯错,父母就要“履行做父母的职责”,唠叨说教,甚至用上吼,那就是严重超出了“管教时间”的1,那么孩子肯定会反感,于管教也的确无益。

不疾不徐,张弛有道。我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才是我们大家要一起修炼的动力啊。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让我的话孩子愿意奖励和赞许良好的行为。有些孩子不听话常常是希望通过反抗或其他不听话的方式使大众满足他的愿望。父母对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首先态度要沉着冷静、不慌张,最好的方法是暂时让...

如何应对低龄孩子的各种不愿意1.当孩子不愿意整理玩具的时候,玩具是孩子们的好玩伴,它们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兴趣。但是许多孩子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只会玩,不会整理。这种情况也多数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

面对不与同伴交往的孩子,该怎么办每个班中总有几个不吭、不玩、不与同伴交往的孩子,他们总是默默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快乐地游戏、玩耍,自己却无动于衷;别人欺负他,他也不敢申辩,更不敢还手;明明自己会的问题,看着别人...

用能够吸引幼儿的事物来让他愿意上学岳岳是一个思维逻辑很跳跃的孩子,想象力天马行空。但是最近因为不愿上学的问题有些头疼。早上岳岳还是像往常一样被妈妈送到了班级门口,然后开始拉着妈妈的手不愿放开,这时候我...

面对反驳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现在的孩子真的是比我们小时候要懂事早成熟早了,对于这一说法相信很多做家长做老师的都有同感。可是,无论是做家长的还是做老师的,在面对反驳我们的孩子时你又是怎么处理的? 虽...

父母总是唠叨孩子的缺点,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孩子在两岁之前的大脑对大人的各种言语还不能理解,在你反复唠叨同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缺点。孩子的只能误理解为这个人老爱和自己聊天,并且认为唠叨时那种表情是大人正常的表情,甚...

我不愿意孤独设计意图:我园有多达60%的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孩子往往在语言、学习、生活等方面和其他小孩有所不同,这就不免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和阴影,有一部分孩子甚至性格孤僻,不爱讲话。 行...

宝宝只吃一侧奶该怎么办这些宝贝表现为,在吃奶时一定要先吸吮他偏爱的那侧奶,然后再吸吮另一侧;或者强硬地只吸吮他偏好的那侧奶,坚决拒绝另一侧。 宝贝有自己的某些小小的偏好是正常的,但如果彻底地拒...

该怎么办啦?妈妈的疑问: 我的宝宝四个月了,经查有喉喘鸣.医生说主要与喉软骨发育不全有关,建议多晒晒太阳,注意喂奶,要少喂多餐,避免吐奶,等一至二岁才会好,但眼下影响宝宝睡眠,我们很着...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