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温病学: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10月28日 编辑 39baobao.com

[温病学:温病的病因说的特点]以金元时代刘河间为代表,认为“六淫皆从火化”而发生热病,把“六淫”都当作温病的主因,也就是说,温病可以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侵袭机体,邪气从阳化热而致病。实际是从证...+阅读

伤寒学派认为:阳明病证即温病,经证用白虎汤,腑证用承气汤。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伤寒在因、机、证、治有很大区别,二者是外感热性病两大类型。《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性病的专书,但“详于寒,略于温”,表寒、里虚寒证治多,而表热、阴伤证治少。《伤寒论》中辛温解表治温病表证,则助热伤阴,发生变证。而且《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明清以前,伤寒义广而温病义狭,两者是隶属关系;

明清时代,温病范围扩大,伤寒为狭,两者并列关系。 考试大网站整理

2.温病与狭义伤寒区别

相同点:同属外感病,基本传变规律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致虚。

联系点:伤寒阳明经腑证,相当于温病气分证,都用白虎、承气,但温病扩大了承气范围。温病滋阴法也是在伤寒复脉汤基础上发展而来,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不同点:

温病 伤寒

病因 温邪,主要从口鼻而入 寒邪,主要从皮毛而入

分类 新感、伏气 新感

辨证 四分辨证,三焦辨证 六经辨证

病机 易伤津耗液——亡阴,动风、动血、窍闭、痉厥 易伤阳——亡阳,浮肿、畏寒

诊断 脉、证、舌、齿 重脉证略舌

方法 斑疹、白

初起 辛凉 辛温

治疗 下不厌早,下郁热 下不嫌迟,下燥结

后期 滋阴潜阳 回阳救逆

以下为关联文档:

温病学温病的特点温病的特点 → 具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 温邪】温病之所以不同于外感风寒性质的外感病,也不同于内科杂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引起温病因素不是风寒,也不单是情志或内伤,而是温...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