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让孩子在水洼里走]今天遇到班上的小陈家长,他对我在上周五晚上家长会上所举的一个案例表示异议,就此我们进行了探讨。事情是这样的:上周连日绵绵的阴雨中间的某日,细雨嘎然而止了一个上午,幼儿午...+阅读
今天非常幸运地去了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听课,每次外出听课总会有很多的收获和感触,凭着这份新鲜,想先写下点什么,就来说说给我感触颇深的那别具一格的范读吧。
以往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往往要么老师读学生听,要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而今天的曾老师和柴老师的范读却打破了这一格局,而是与学生们一起合作着读,且边读边正音或提出问题。
一、《浅水洼里的小鱼》
曾老师在和学生一起合作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在读到那个小男孩 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扔向大海 时问:小男孩为什么要用力的呢?帮助学生理解了 用力 。而后面的第
3、
4、5小节则和学生一起读,同时给 成百上千 正音,指名学生来读一读。当读到 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 学生们一起接着读: 这条在乎
,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样的师生合作初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扫除读破句的障碍,同时对个别难读的字音进行正音,学生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比让学生尝试读错后再进行纠正要好得多,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因之前迟到,开头没听到,这纯属个人看法。)
二、《陶罐和铁罐》
柴老师的范读就更出彩了,《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比较长,柴老师分两部分进行范读,第一部分是1 9小节,由柴老师读学生听,当读到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时,问:什么叫 奚落 ?(要求学生不急着回答,但这里的停顿给学生留下了疑问,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促使学生去关注。)当读到 铁罐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时问: 看看老师是不是带着轻蔑的表情? 学生回答 是! 老师马上又读一遍铁罐的话,让学生看看这个 轻蔑 的样子。(这样的示范对学生怎么理解 轻蔑 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第二部分的10 17小节
,是柴老师读一部分,学生接读一部分,比如(
10、11小节):
师:时间在
生:流逝,
师:世界上发生了许多
生:事情。
师:王朝
生:覆灭了,
师:宫殿
生:倒塌了。
师:两个罐子
生: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
师:上面
生: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师: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
生: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就这样,柴老师和学生们你来我往合作着读完了课文,当读到 一个人惊讶地说 时,柴老师停下脚步让学生再来读读这句话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 ,体会其中那种惊讶的语气。
初读课文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让学生在第一时间里就能准确地感知课文
,走进课文,我想像曾老师和柴老师这样的范读是扎实有效的,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在接触课文的同时,已经把一些与文本有关的信息传送到了自己的大脑,例如字的读音、一些词语的理解、感受文中人物的语气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三上《陶罐和铁罐》教后反思这周的课依然是提前24个小时左右拿到教学简案,然后自己架构。此次抽到的课文是三上的《陶罐和铁罐》。我所做的第一步,依然是熟读课文,把自己想知道的、不明白的查个清楚:1. 第...
模仿后的反思——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有感崇文之行听到了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杨明明老师指导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上课的老师是来自温州瓯海区实验小学的曾双霜老师,一位年轻的老师),有很多教学环节是我们不曾做过的...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体会在理解小男孩捡鱼扔鱼非常辛苦时,我让学生先做做扔的动作,而且要使劲扔,然后再做蹲下去捡鱼的动作,然后让学生做捡鱼扔鱼的动作,过了一会儿,我采访小朋友,你扔了几条鱼,大多数同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