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三卷》有感]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和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他忠诚地热爱教育事业,把心都献给了孩子,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真...+阅读
上周阅读3月27日A2版的《南方周末》,读到了大版面的报道《扼杀一个小诗人 一个中学生家庭的教育之困》,当时就和女儿展开了讨论。昨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朋友关于这篇文章的链接,再次阅读,陷入了思考。
文章卷首写到: 中学教育就像一个由分数、小升初、培训班、奥数、竞赛等交织而成的庞大的机器,吞噬者少女诗人朱夏妮一家的简单的梦想和平静的生活。 看过后真是触目惊心!的的确确,夏妮所在的学校教育有着中学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教育理念落后,应试教育当先,老师不尊重学生,学生负担过重,中学生和中学老师的生活苦不堪言,疲惫至极,生存状态令人担忧。
需要讨论的是:学校教育问题重重,家庭教育就没有问题了吗?以这一篇《扼杀一个小诗人》为例
,我们发现媒体过多地把板子打到了学校教育的身上,只要出了问题,就全部归罪于学校和老师,这是否公平呢?
先说说这个孩子。通过这篇报道中不多的文字,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孩子。父母亲的所谓 自由发展 令人质疑,我觉得 放任发展 更准确一些,家长引导得少甚至不引导,更别谈 巧妙引导 了。文章中说道 在朱夏妮11岁的记忆里,哭,是她一直以来维持自身情绪平衡的减压方式。 11岁,是上小学五年级的年龄(这怨不得人家中学吧),这个年龄的孩子用哭作为减压的唯一方式,说明她比较敏感,具有诗人的特质,但是也反映出这个孩子比较任性, 哭 成了她的武器。一位幼儿专家曾经说过: 如果不是因为身体原因,孩子超过几分钟以上的哭,就是在控制家长。 一个五年级的大孩子,应该是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年龄了,即便是多愁善感、敏感脆弱,也会用别的方式自己调节、减压,而这个孩子选择的方式却是 哭 ,虽然没见到她哭的情形,但估计一定是歇斯底里,把父母亲吓得不轻。而这个孩子哭着写出来的诗更多的是情绪的流淌,基本都是负面的, 杀死其班主任 去死,都去死 没人为我伤心 可怜的融化了云的渗了奶油的蓝色 这里的声音沉重 围墙足以拦住它的去路 像冰冷的蛇爬过手边 ,孩子的自由诗虽然有着丰富的想象、绝佳的意象,但是,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去关注所谓的被家长夸大了的才气?
第二,这个孩子学习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由于父母过度放任,孩子从小习惯就很差。比方说文中讲到孩子的童年 在近乎半野生地长大。平时,她每天保证9个小时睡眠,做不完作业就撒手不做了。 小学阶段,9个小时的睡眠并不为多,老师的作业说不做就不做了,这不是追求自由,而是贪玩任性,她的妈妈又是怎么纵容她的呢 没少模仿孩子的笔迹歪歪扭扭地帮孩子写作业 ,这不是开玩笑吗?孩子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基本学习任务是孩子该做的事情,连正常的作业都不完成,谈何责任感、好习惯?
上了中学,夏妮文理科发展不平衡,她自己说 初一先混上一年,初二想想,初三再努力吧。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的知识属于打基础的阶段,即便是文理有差异,但是很不平衡的背后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呢? 初一混、初二想、初三努力 的想法不可能让她拥有快乐的初中生活。老师对她的评价是: 基本不做作业,不动脑。 另外,谈到2014年寒假的作业: 8张物理试卷,8张化学试卷,8张数学试卷,18张英语试卷,外加6篇文言文,10首古诗,外加罚抄初二下学期所有单词 ,读者乍一看,数据的罗列会觉得作业非常之多,其实不然。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啊,20多天的寒假时间做一些练习是很正常的事情,以上的学习任务是不少,但是只要做一个很好的学习计划(例如:每天三张试卷、背诵一首古诗或文言、按计划每天默写两课英语单词)
,把这些作业分配到每一天去,合理作息、实施计划,寒假生活读读书、锻炼锻炼不是个梦想。文中还谈到: 家长会上,老师会选出两个模范,讲述自己挥洒学习的故事。有一次,一个模范说,自己每天晚上八点半就写完作业了,之后和他爸下楼打羽毛球,再回家读课外书。还有个女孩说,每天上课会带着录音笔,上课录下来,回家再听一遍,巩固学习。 这个家庭最终这样理解 模范们念的是一份朗读报告。
写好了,交给老师检查、修改,再拿回家背下来的。 这就是典型的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怀疑别人说假话从而推脱自己问题的想法。拿我女儿学校为例,她所在的学校是很有名的作业多的学校,也有很多学生写到深更半夜,但是班级里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在8点多写完作业(临近考试会晚一些),轻松而又高效。而那些喜欢磨蹭、拖拉、没有时间概念、需要家长督促的孩子由于习惯太差,写作业总是拖到很晚,家长苦不堪言,就发出痛苦的 呼声 ,埋怨学校埋怨老师。学习的负担是重,但是由于学生越来越脆弱,更放大了教育的问题。学生是一届比一届思维灵活、个性张扬,但是不能忍耐、不能受罪、学习习惯很差,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也大叫特叫,这样的状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不能适应中学忙碌的学习生活。
第三,这个孩子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因为任性,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对自己的生命也不负责任(当然来自于家长的教育)。最让人感到气愤的是有一次妈妈批评她,她 冲进卧室,扣上了门 她已关过太多次门,除了厕所,家里的锁已经被父母撞坏了。半天没有动静。爸爸推门进去,头皮一阵发麻 22楼,阳台的窗户大开着。屋里没有人,只看见朱夏妮的拖鞋在窗台下面摆着。父亲第一次这么大声直呼胡杨的全名,然后冲出了门。
胡杨也懵了。最后在衣柜里发现朱夏妮。女儿躲在里边,嘿嘿地笑着。胡杨却一下子哭了。 这好笑吗?她不是小宝宝了,这么不懂事地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拿自己的父母开玩笑,用自杀的方式吓唬最疼爱自己的父母亲,这是正常行为吗?文中说到,这个孩子任性的发脾气、闹自杀已经是家常便饭,用这种方式宣泄情绪、折磨家长、折磨自己,任意胡为,不在乎别人感受,难道不应该好好引导吗?
家长的问题自然更为严重,孩子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家长的责任重大。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对的, 让生命自然生长 , 自然发展 , 自由生成 ,但是 自由 不是放任、放纵,是需要好好引导的。尽管家长文化层次很高,自以为懂教育,其实根本就不懂,文化层次高的自我感觉良好的 教育文盲 处处皆是
,不重视孩子的心态调整、习惯养成、个性发展,这样的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吗?另外,这位家长本身的心态也很成问题,即便是更年期,也过于疯狂。情绪极不稳定,甚至让人感到恐怖,如文中所述: 朱夏妮觉得妈妈越来越可怕了,妈妈的目光像一条绳子,牢牢拴在她的身上。 有时妈妈明明已经睡着了,突然腾地坐起来,站到夏妮的床头开始翻翻翻。看夏妮没有玩手机,便倒头,安然睡去。 胡杨还让女儿学小提琴,一学七个年头。据说小提琴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朱家的弱项。于是常常夏妮练小提琴,妈妈在旁边瞪大眼睛守着,乐谱上全是孩子干了的眼泪。 胡杨再也不敢奢谈什么自由生长了,这个母亲变得片刻不得安宁。 胡杨每天进进出出都在叨叨。
眼睛里布满假想敌,火药味越来越重。 可见,这位妈妈并不是孩子上了中学才这么精神紧张的,把全部责任推给中学教育,公平吗?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心态不积极的妈妈,孩子怎会有灿烂的笑容、阳光的心态?其次,我发现,这位妈妈也是个虚荣心很强的妈妈,尽管教育让很多家长焦虑、攀比、虚荣,但是这位妈妈的状态大部分来自她自身的问题,一次,胡杨向女儿发起了猛攻: 夏妮,我今天去菜市场了,你要考不上高中,妈妈就去给你租一个摊子卖菜。我都打听好了,那摊子多少钱一个!两万块一个!你就努力这几个月了! 夏妮,我今天去超市了,你要考不上高中,以后去当收银员,你同班同学都来你这儿买东西!你就努力这几个月了! 这个妈妈非常刻薄,用这种语气和孩子交流,孩子不顶她才怪呢!而且,她从心里看重的还是地位、阶层,看不起劳动人民和平凡的工作。虽然这是因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不够,但是她自己难道不是问题更大吗?难道这都要归罪到中学教育、中学老师吗?
由此想到一个学生家长,他并不是教育行业人员,但是很懂得教育,很懂得孩子,尊重孩子的生命和成长的规律。他的孩子曾经在一所学习负担比较重的学校学习,学校也排名次,也找家长,也用短信轰炸,这位家长却始终抱着正确的理念,遵循正确的教育方式,从不逼孩子、怨孩子、压孩子,而是带着孩子读书、运动,保持快乐心态,关注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即便成绩不如别的孩子,他也很少焦虑,对孩子始终充满希望。现在,这个孩子心态好、习惯好、成绩也一直处在中上等,家长很满意。可见,家庭教育很重要,只有那些明智的、理智的家长才能不受干扰地遵循规律,教育出真正的 自然生长 的健康阳光的孩子!
这篇文章引起了我诸多思考,一气呵成,记录如上。只是秋雨桐管窥之见,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思考讨论!
以下为关联文档:
读《小古文可以这样教》有感文言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学好文言文是了解华夏悠久历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是作为一名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今年秋季,全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使用了统编版...
读《遥远的歌溪》有感太仓市经贸小学五(2)班 王闻蕊 岁月如歌,儿童文学最真、最美、最善良的文字留在了《遥远的歌溪》里。如果你愿意用心去侧耳倾听那一篇篇如歌的散文,它将会为你打开一幅精美的人...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引言】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少,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次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陶行知语】 出自陶行知...
“差异”不等于“优劣”——读《有效教学方法》有感刚翻开《有效教学方法》这本书时,心里是颇有些发怵的,因为这本书太厚,又是译著,令人望而生畏,及至读进去,才觉得这本书所讲述的理论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艰深,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告诉我...
反思与评价》有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我们也看了不少反思教学的体会,但是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指导,通过对此书《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细细品位,感到此书的实用价值很大,在我们...
狼图腾,草原魂——读《狼图腾》有感暑假里,我读了《狼图腾》一书,书中故事情节奇峰迭起,精灵般的小狼活灵活现,好像随时能从书中蹦出,使我不由自主喜欢上了它。 在我的印象里,狼是无恶不作的大坏蛋,奸诈、狡猾、凶恶...
感受母爱——听《麻雀》和《剥豆》有感杭州之行,虽然很累,但也有不少的收获 精彩的课堂演绎,名师的点评引领,感动的瞬间 特别是课堂上那份浓浓的人文关怀,感人至深,留下深深印象的是 《麻雀》和《剥豆》,写下一二与大家...
十一观升国旗有感十月一日早上六点多,天还没亮,街上行人稀人,只有微弱的路灯在闪烁着,这应该是我记事以来起的最早的一次。学校组织十一升国旗活动,要我们七点左右在东方广场集合。本来和同学约好...
读《从实践到文本》有感高尔基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一直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当闲暇时拿起《从实践到文本》这本书,并细细阅读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我觉得书籍还是知识的摇篮,读书是一种享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