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补铁,这么吃就对了!]大宝一岁多时去体检, 医生告诉丁妈:「孩子有点轻微缺铁。」那是大宝出生以来,第一次身体检查不达标,当时丁妈真的有点慌。虽然大家都知道,铁是十分重要的元素,缺铁会影响孩子的生...+阅读
有没有仔细想过,当我们批评孩子时他们的感受?对于“批评”,我们自己也常常感到接受无能,何况孩子呢?很多时候我们的批评都像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似乎收效不大,今天的文章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批评”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厕所里批评孩子的妈妈
一次和朋友聚餐,她带了4岁的女儿一起来。初见面,朋友让孩子招呼大家,孩子很害羞,也很倔强,无论妈妈怎么讲都不愿意叫“阿姨”,朋友开始有点不高兴了。几个朋友都说算了算了,这么小的事,小姑娘怕生,以后熟了就好了。妈妈顿了一下,似乎也放弃了。吃完饭,大家也都忘了这件事了,没想到孩子却突然走过来每个阿姨都叫了一遍,也很非常礼貌地给大家说了再见。我很诧异,对她的妈妈讲,你看,这孩子不是一会儿就熟了吗?结果妈妈悄悄地告诉我,那是因为趁我们吃饭的时候,她把孩子带到了洗手间,批评教育了她一顿,在朋友看来招呼人是一件有关教养的事,不是小事。我于是请教她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希望她把与原话告诉我。朋友想了想,她大概说了这些:
妈妈知道你对这几位阿姨还不熟悉,她们是妈妈的朋友,也是你的长辈,不打招呼是一件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还记得上次你叫兜兜姐姐,但是她不理你你很伤心吗?
巧虎是不是也告诉我们要做有礼貌的孩子,你平时在家看到爷爷奶奶这些长辈也主动招呼了的嘛。
这样,你现在可以不用招呼她们,吃饭的时候你也可以看看阿姨们好不好,我们回家的时候再给她们说再见好吗?
妈妈知道你一直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只是觉得对这几位阿姨还不熟悉,你可能感到有点害羞和尴尬,但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对于这位朋友批评和管教孩子的方式我其实挺受震动的,当遇到小孩儿不打招呼的情况,一些家长说说也就算了,还有一些直接当着其他人的面就开始责骂孩子,有时候我在想他们是真的在意孩子是否有教养,还是只是在乎孩子有没有给他们丢面子。
我以前就遇到过这样一家人,小男孩很皮,从来不招呼人,每次因为这事儿,他爸爸都会把他弄哭,孩子哭了,爸爸才会作罢。每次看到小男孩都觉得挺心疼,但小孩还是一如既往的“没礼貌”。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批评和管教孩子呢?开头那位朋友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像尊重其他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
我一个朋友特别招小朋友喜欢,无论是去别人家做客,还是去旅行,只要遇到小朋友,不一会儿,小朋友都会围着他转。我问他有没有什么吸引孩子的诀窍。他告诉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不要把他们当成孩子。
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不要用幼稚的语言和他们交流。比如他们对你的相机感兴趣,那么你就像给一位朋友介绍一样给他们讲诉这个相机,不要担心他们听不懂,你的态度和姿态才是关键。
管教
所以,在管教孩子时,我开始反思“管教”这个词,它有天生有一种不对等的含义,
意味着“你受我支配”。
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的情绪和尊严的个体,换位思考,在孩子身上同样适用。我们不喜欢被批评,不喜欢被打击和贴标签,受到别人的表扬、肯定和鼓励,我们的干劲就越大,孩子也是如此。
因此,当孩子有做错的地方,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而不应该是责骂和惩罚,因为这不但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再犯,还可能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我们应该站在和他们对等的角度,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行为的后果,给予他们帮助,提供正确做法的建议和选择,明确今后在这件事上的界限。如果他们仍然不改正,适时地让他们体会行为的后果,尽可能地唤起他们的自律,我想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批评方法。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简单,但为人父母后,才能明白实践起来的难度。当孩子熊起来的时候,能忍住不给他们两巴掌可能我们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此时还要冷静地hold住,想想应该如何使用正确地批评,对家长来说的确是一种考验和锻炼,所以说育儿先育己啊。为了更好地把这些理论实践起来,那我们就把“批评”的方法具体的分解一下。
1、记住批评的目的
我们批评孩子不是为了惩罚,不是为了让孩子难堪,我们让孩子记住的是“这件事”错了,记住正确的做法,让孩子逐渐把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内化于心,而不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被责怪以后的难堪、羞愧和愤怒,更不是仅仅是发泄家长的不满,保全家长的“面子”。
2、平复自己的情绪
对话之前,双方都应该平复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犯错以后,首先家长应该平复自己的情绪,情绪是会传染的,你的愤怒和焦躁不但会让你自己的理智减分,还会让孩子更加抗拒你接下来要说的话,更糟糕的是,孩子可能会因为你的愤怒,认为你因为这件事对他的爱所有改变。就像开头的朋友一样,虽然生气,但是也忍住到吃饭的间隙才带孩子去洗手间解决,想必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她的情绪平复许多了,也构思好了待会儿应该如果与孩子沟通。
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给他们时间去平复,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只是觉得对这几位阿姨还不熟悉,你可能感到有点害羞和尴尬”。
“我知道你肯定也十分难受/害怕/羞愧”......
在父母和孩子都平静下来以后,沟通的效力才能最大化。
3、考虑清楚批评的必要性
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用多了都无效,甚至还有负面效应。
冷静思考一下,这是否是批评孩子最恰当的时机和场合。当孩子犯错后,他自己也明白待会可能会有批评。当你发现他的错误立马暴跳如雷地开始责骂,孩子很有可能什么也听不进去,只是想用各种方式为自己推脱辩解,家长和孩子都冷静一下,家长可以整理出更清晰地思路,提出更好的建议,而孩子也有充足地时间去反思。
正如前文提到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好行为,如果孩子下次并没有犯同样的错误,家长也就不必再提起此事了。
4、批评如果确有必要,请在私下进行
这是很多家长都容易忽略的一点,当孩子犯错误以后,很多时候家长往往会立刻开始数落他们,就像开头提到那位调皮男孩的爸爸。在潜意识里,他也许并不认为这是“事关教养的一件大事”,而更多地是一种表演,似乎在向周围的人宣示:看,我是重视孩子礼貌的,我已经收拾他了,你们满意了吧。殊不知,这样除了给孩子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此后孩子的哭闹对于周围的人来讲同样是一种负面的干扰。
我认为我的朋友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没有当着我们的面指责孩子,而是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把孩子带到洗手间私下里教育。
记住:对于孩子,我们应该当众表扬,私下批评。
5、就事论事,针对孩子的行为,而非他们个人
哥伦比亚大学在一群幼儿园小朋友中做了一个测试:让孩子用乐高搭一个房子,但这堆乐高中没有搭建窗户的材料,不过孩子并不知情。之后,研究人员给孩子发了玩偶,让孩子假装和玩偶一起搭建乐高并参加接下来的试验(研究人员发现,和玩偶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孩子会更容易把自己投入到当下的情境中)。
当房子搭建好以后,老师假装发现房子没有窗户,根据研究人员的要求,老师对不同的孩子和他们的玩偶给出了3种评价:
1、针对个人的批评:你太令我失望了;
2、针对结果的批评:不是你那样搭的,积木搭的歪歪扭扭的,现在房子看起来还是一团糟。
3、针对过程的批评:也许下次你可以试试其他的搭建方法。
在给出批评之后,研究者对孩子的自我价值认同感(认为自己是否聪明、优秀、有能力等特质)进行测评:包括他们对自己心情和作品(搭建的房子)打分。
结果
第一组孩子的自我价值认同感最低,情绪也更消极,不愿意再努力,并且还容易把这件小事当成是自己本身不优秀,不够好的表现;
第三组的孩子测评结果最好;
第二组孩子介于中间。
试验到此没有结束,角色扮演继续进行,研究者提出问题,“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第一组孩子伤心地对自己的玩偶说:
“她应该难过的哭起来,一直到睡觉”
“老师生气了,丢下我们回家了”
“他应该被'关禁闭'”
第三组孩子对玩偶说:
下次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我们可以把这个房子拆了,重新搭一下,再记得装上窗户;
我们的房子还没有完工,我待会儿可以从从报纸上剪下一些纸片,把窗户糊起来。
6、采用正面的语言
如果想限制孩子的某种行为,“不许”、“不行”、“不可以”这些否定词汇往往效力不大,一些家长也常常感叹,自己一天到晚不知道要说多少个“不行”,但孩子往往还是把这些否定的“指令”当作耳边风。
当遇到这种情况下,专家建议你使用“正面的语言”。
“你平时在家看到爷爷奶奶这些长辈也主动招呼了的”“你一直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这些都是正面的语言。
再来看看其他案例:
场景一:孩子不停打断其他小朋友说话。
负面指令:不许打断别人!
正面建议:ali,你最好先听完别人讲什么再发表你的意见。
场景二:孩子抱怨饭不好。
负面指令:不许挑三拣四!
正面建议:妈妈为你准备食物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如果你能表达一下感谢,我会非常开心。
当孩子接受了你的建议,请你记得对孩子说“谢 谢”。非常简单,但“性价比”超高,常常对孩子说,你会有惊喜。
7、给孩子解释清楚行为的后果
“你不许这样!因为这是我说的!”这些专制的语言家长还是尽量抛弃了吧。
向孩子解释清楚他们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虽然这不能保证他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至少可以让孩子“批评”背后的原因。
“还记得上次你叫兜兜姐姐,她不理你,你很伤心吗”,就是让孩子明白这个行为的后果,而且朋友还巧妙地用到了“同理心”,让这个后果更加地直观和深刻。
8、给孩子提供明确的选择
“你现在可以不用招呼她们,走的时候再招呼和道别”,这就是给孩子提供选择。别小看这个小小的选择,这其实是在“偷偷”给孩子自主权。我们都不喜欢被命令,喜欢自主的感觉,当我们自主时,我们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孩子也一样。
其他案例:
当妈妈要做饭,而孩子缠着妈妈吵闹不休。
负面指令:果果,不要闹!妈妈说过的,你不许大叫大闹!
正面建议+选择:果果,你这样妈妈没办法做饭,我们都会饿肚子,你安静地自己玩一会儿,妈妈就可以给你准备午饭了;或者你可以搬个小凳子坐到厨房门口看妈妈做饭。
9、用好“部分同意”
在批评时切记一棍子打死。我们可以先肯定部分,再提出建议。这样做不是为了防止孩子再犯错,而是让孩子增加对我们的信任,从而让他们更好地集中精力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
“妈妈知道你一直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只是这次可能有点害羞,但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先肯定部分,再鼓励。
下次,你也不妨试试这种部份肯定的方法:“也许是我误会了”“可能是因为”.......其实只要记住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台阶下。
其他案例:孩子做作业时有些不专心。
孩子:我没有开小差,我在做作业。
家长:嗯,可能是我看错了,你确实是在做作业,我希望你能更加地集中精力。
10、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你真是一个没礼貌的孩子”、“你怎么就爱撒谎”、“你就是个胆小鬼”......你不断的重复这些标签,这些标签迟早会内化成孩子的一部分:对啊,我就是个没教养的人,我就是个撒谎精、我就是个胆小鬼......
11
针对当下的事件
针对当下的事件,向前看,不要扯旧账。
“你怎么又......!”,“你上次才........”,在批评孩子时,只是家长经常用到的句子,翻旧帐。
有效的批评永远是为了“将来的好行为”,我们承认这件事的错误,并向孩子表达期望他能今后改正,不要把以前的错误翻出来,除了徒增孩子的羞愧,打击他们的自信之外(我怎么又犯同样的错误了,我真是没用),没有任何意义。
12、给孩子提供改正的机会
“现在不用给阿姨打招呼,走的时候再向她们道别”,这就是给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让孩子知道他必须为之前的错误作出补偿,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此前他犯的错也不会成为一个负担。
说了这么多,我知道大家也记不住,其实我自己也记不住,在实践起来也不可能,也用不着一一照搬,只是我们知道了哪些方式是错误的,当我们下次再要批评孩子之前,可以稍微顿一顿,先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记住把孩子当做一个成年人,从心底尊重他,记住你是发自内心的希望他变的更好,那么孩子也一定能感受的到,我想这就是真正的“批评的艺术”。
最后,其实最有效的批评都还不在上文之中,不在于你对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如何面对和处理自己的错误:
犯错乃人生常态,
我们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
但也不怠总结和改进。
让我们知错就改,以身作则。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三角区那么脏你洗对了吗女人要学会清洗技巧三角区那么脏你清洗了吗?三角区除了会沾染到白带之外,还可能在排尿的时候沾上尿液,另外,排大便时会有没擦干净的粪便粘在内裤中,经过内裤与肌肤的摩擦,很有可能转移到三角区。这...
疫苗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这样选就对了!疫苗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进口的疫苗和国产的疫苗不能这样一概而论对比好坏,而是各有优势,所以国产与进口的区别,不过是92分与95分的差别,现实中,没有疫苗的保护率可以达到100%。...
鸭嘴杯适合多大宝宝使用,你用对了吗鸭嘴杯适合多大宝宝使用鸭嘴杯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使用。鸭嘴杯是宝宝专用水杯,杯口是鸭嘴形状,故被称作为鸭嘴杯。儿科医生建议,最好在宝宝6个月大时开始尝试让他用水杯喝水,...
想要养出一个不爱哭的孩子,家长得先做对了!孩子哭,是每一个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遇到一些宝宝动不动就哭上半个小时,越哄哭的越厉害。当妈的,不免又是心疼又是心塞。如果你也会为孩子哭闹而焦虑的话,今天的这篇分...
宝宝便秘吃什么奶粉好经常便秘的宝宝吃这4款就对了!宝宝便秘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尤其是纯奶粉喂养的宝宝更容易便秘。值得注意的是,宝宝便秘不是单单看宝宝几天没大便,二是看宝宝的排便规律有没有改变、是否排便困难。...
宝宝拉肚子可以吃面包吗面包选择讲究多吃对了才止泄宝宝因为肠胃问题造成拉肚子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尤其是现在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拉肚子。关于拉肚子之后能吃什么一直是妈妈们比较关注的事情,理论上宝宝拉肚...
宝宝手上起小水泡痒怎么办新妈妈做对了吗小宝宝的皮肤白嫩白嫩的,总有冲上去咬一口的冲动。也正是因为婴儿的皮肤娇嫩、白皙,他们的皮肤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夏天最让讨厌的蚊子、虫子,宝宝一不小心被叮咬以后...
孕妈妈你站对了吗解析孕妈日常的四大姿势对于咱们的孕妈妈而言,自从怀孕之后,身体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让咱们的孕妈妈那叫一个 坐立难安 。就拿很多孕妈妈都在说的哪些孕期难受的姿势来讲:有的妈妈觉得自从...
孩子鼻出血,你做对了吗鼻出血多发生于4-10岁的孩子,而且90%以上的患儿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见到鼻血从孩子前鼻孔滴滴答答流出来,爸妈经常惊惶失措地大叫:“快,快,仰起头来!”殊不知,一下子就犯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