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一些错误的阅读方式正在破坏我们孩子的阅读体验。亲,如果你在网上搜索“绘本”两个字,一定会弹出成千上万篇文章,其中90%都在告诉你绘本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的确,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绘本就是孩子爱上阅读的起点,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
不过,今儿千寻妈妈想掰的,不是大家熟知的重要性,而是错误的绘本阅读方式对孩子的危害。有一些错误的绘本阅读方式不但不能带来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反而于悄无声息中破坏着孩子的想象力、滋长孩子的厌读情绪!
在陪伴女儿千寻阅读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三种曾使用的错误绘本阅读方式,发现它们无一例外的对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这里,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我把他们分享给大家。
故事一. 一成不变的白雪公主
小杨老师在一家蛮出名的绘画机构里教孩子画画。一天,小杨老师对孩子们说:大家画一个白雪公主吧,画好轮廓后可以自行填色。
孩子们画得很认真,用铅笔勾出轮廓,再用蜡笔涂上颜色。画完了,小杨老师一看,清一色的蓝衣服黄裙子啊,就提醒孩子们: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不同的白雪公主来哦,白雪公主只是一个称号,每个人心里的白雪公主应该是不一样的。
然而,一群孩子茫然的看着她问:老师,白雪公主不就是这个样吗?!
小杨老师有点郁闷:十个孩子,应该有十种白雪公主的形象,而不是所有孩子都为同一种白雪公主疯狂着迷啊!
但事实就是如此,孩子们看过迪斯尼系列绘本,并着迷于此后,在他们脑海里,白雪公主就永远只能穿着蓝衣服黄裙子,小矮人永远只能是七个,而不是八个或者九个,想象力就此装进了框里。
可能大家没注意到这个状况,我们在为孩子买绘本时往往喜欢选择经典,比如迪斯尼系列。我当初也是给千寻买了好几套迪斯尼绘本,千寻也超级喜欢。可后来,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孩子认定的公主形象十分单一,永远都穿着蓬蓬裙,长发飘飘,完美无瑕。
于是,我千辛万苦挑出了一本《公主怎么挖鼻屎》送给她。她一边看一边惊叫:公主也要挖鼻屎啊?!之前她一直觉得公主这么完美的品种,是不可能产生鼻屎这种恶心东西的。看过这本书后,她心目的公主形象开始活泛起来,可以是短发,也可以邋遢的睡懒觉,总之,她一下子觉得公主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还自己想象出了很多可以上天入海的公主。你瞧,这个公主是不是和白雪公主不一样了:
大家可别觉得这个问题无足轻重哦,荷兰著名的故事奶奶Christine(毕业于阿姆斯特丹大学,从事44年华德福教学)对同质化绘本的现象深恶痛绝,认为过于单一的人物形象会损毁幼儿的想象力。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孩子将很难创造出其他形象。
所以啊,读经典绘本完全没错,可我想说的是,从小杨老师和我女儿的故事来看,只读经典会束缚孩子想象力,我们得避免这种错误的阅读方式,有意识的为孩子挑选一些不同种类的绘本,不但能保护他们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孩子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呢!
故事二.阅读主要是为了识字
前段时间,闺蜜给我八卦,说她儿子读的幼儿园被几个家长联名投诉了,原因是部分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很不满,认为老师读绘本时不教孩子识字,拖了孩子的后腿,用他们的话说:在幼儿园不多识点字,怎么做到幼小衔接!上了小学,岂不是第一步就落后!
幼儿园表示很委屈,人家秉承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 Ausubel)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念,认为教孩子识字没错,但在阅读时,要孩子一边听大人说,看图画,理解故事含义,还要认字学习,未免贪心了点。
阅读时让孩子认字,其实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孩子才刚刚投入到故事里,产生了兴趣,就要破坏他们的专注力,这不是丧失了绘本阅读本来的意义吗?让孩子爱上阅读才是绘本阅读最重要的意义啊,而不是认识多少字。
还有个类似的现象,就是好多家长都期望孩子从简单的故事中领会出人生道理。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受了小时候总结中心思想划段落大意的影响啊,每段阅读都跟着一个题目:请回答,你从本段阅读中学到了什么?……
总之,我得承认我把这个方式搬回家过。
有段时间,我发现千寻一点也不喜欢看书,一到阅读时间就左顾右盼,摆弄玩具啊什么的。究其原因,问题出在我身上,女儿说了大实话:妈妈,你能不能不要每次讲完故事,都问我从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在美国,对三年级以前的孩子,阅读的理念是“learn to read”,也就是说:学习是为阅读服务。三年级之后,才是“read to learn”,已经养成阅读习惯后,再通过阅读去学习知识。
对于低龄孩子来说,绘本能带给他的,远远不只识字和大道理啊,还有对色彩、图形的认知,对身边一些小动物、植物知识的了解,甚至是情绪管理等等,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为阅读加入太多目的,这反而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绘本”情绪。
不如回归到阅读本身,相信在阅读过程中孩子能自然而然地获取更宽泛的知识。
我们可以问:来吧,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故事里的小老鼠有戴眼镜吗?它是胖的还是瘦的呢?它吃了什么?之后变成了什么?而不是:你学会这三个字了吗?从故事里你学到了什么?你明白故事里的谁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吗?……
故事三.别当一个点读机
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萱萱就不喜欢读绘本。
萱妈头疼啊!大家都晓得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很重要,萱妈也每晚抽时间给女儿讲故事,可女儿明显兴趣不大。
我们国庆一起带孩子出去玩,我有幸听了一次萱妈讲故事,感觉顿时理解了她女儿啊。
这不就跟我小时候的语文老师一个画风嘛,想当年,我是有多讨厌上语文课啊,冒着挨打的高风险也要逃课。我那语文老师讲课特简单,就是面无表情,十分高冷的照着书本念,往往他讲完一篇文章我都没回过神来,根本不知道内容是什么,好像思维都随着他那毫无顿挫的语调麻木掉了。(好吧,这段话不能让萱妈看见。)
但事实如此啊,如果讲绘本就是按每一页的文字念下去,故事也只能按绘本中的情节发展,孩子恐怕只会听得兴致索然。
当然,能扮演点读机的家长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把时间留给了孩子。只是,我想说,还有一种适合低龄孩子,更好的绘本阅读方式,就是跳出绘本讲故事!
家长若能记住故事大概,娓娓道来,让故事离开书,从我们嘴里说出来,真的会不一样。孩子在与我们的互动中会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记忆、体验和经历,发挥出无穷的想象,他会自行给原有的故事情节增加无数亮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脑海里不断构想出一幅幅属于他自己独特的内在画面,这对低龄孩子的自我意识和想象力发展特别有帮助!
是不是觉得要求有点儿高了?没关系,就算我们做不到跳出绘本讲故事,起码做到不要照本宣科式陪读,声情并茂一点儿,投入一点儿,多一些互动,真诚的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乐趣,应该不难。
正如Christine在《英语与故事》专题研讨会上所说:别让你和孩子之间被一本书隔离了,讲故事和读故事是不一样的!
千寻还在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讲故事,待她出生后,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了下去。小BABY的她,听不懂我在讲什么,却也咿咿呀呀十分激动,感觉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很开心。长大后,更喜欢互动,前几日,我们讲《小船》的故事,爸爸妈妈分别抬起她的头和脚,轻轻摇动,想象小船在大海里航行,忽然摇晃剧烈一些,假装遇到风浪,她玩得超带劲啊,在玩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小船的特性。
一晃眼,丫头也快四岁啦,曾以为陪读的日子不但枯燥还会占用我宝贵的个人时间,可如今回头一看,觉得收获颇多呢,孩子建立起了阅读兴趣,我也在陪读中找回了简单快乐,可谓双赢。
《朗读手册》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所以,陪孩子一起读绘本、给他讲故事吧,就从现在开始 :-) 注意,姿势要正确哦!
念书给孩子听,就好像和孩子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个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幸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