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物权意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个不算是熟悉的朋友领着孩子到家里来玩,看好我家宝贝的玩具,走的时候死活要拿走,以呼天抢地、歇斯底里的气势来哭闹撒泼,最终在我们的无奈、在他父母的默许下...+阅读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摘要】今天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关键字: 引导 行为习惯 关键期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古人说的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很广: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地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
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等。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分页标题
二、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如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的习惯。我们买东西谁不去挑、不去捏,可是你捏完他捏,他捏完之后可能不买了,最后别人怎么买?我们可没想这些问题。这是条件反射,挑选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捏一捏。这一陋习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们,班里吃水果时让孩子们自己拿,谁不挑一挑、比一比,每次总是挑了这个还是觉得那个好“这山还望那山高”。
又如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我们有很多的成年人对自己小家庭的卫生搞的“一尘不染”,可是对社会大家庭的环境卫生却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不良行为会对自己的下一代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家教专刊、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第三条,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大家千万千万注意这一条。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
儿童参与有一个阶梯,阶梯有八层:第一层是操纵,成年人操纵儿童;第二层是装饰,找几个孩子来表演一下,来装饰;第三层是象征性的参与;第四层是成人指派;第五层是与儿童商量;我们的习惯培养,起点就是第五层,与儿童商量,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和孩子商量:你们需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你愿不愿意培养这习惯?因为孩子有选择权:我愿意养成什么习惯,比如爱运动的习惯,有礼貌的习惯……内向的孩子你不能培养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培养成急性的,习惯养成要讲究规则,要尊重差异。分页标题
四、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六大步骤。
步骤1: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是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步骤2: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大家以及父母、老师都参与。要让孩子自己说: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什么什么习惯。要一个一个地定培养目标,甚至两个月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新习惯,这都很好。
步骤3: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十分钟的。
步骤4:是需要持久的训练,一定要训练。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你们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训练一个月以上。但是这训练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等,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步骤5:要及时评估,要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
步骤6:要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就会在班里得到鼓励、支持、欣赏;谁有不良的行为出现了,大家会一致反对,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儿素质教育》 李道佳等主编
《儿童行为习惯纠正及培养》 梁东标等编著
以下为关联文档:
抓住契机,有效引导!记得清明节的时候,对孩子们进行了有关革命烈士的教育,还请孩子们进行了默哀,虽然在孩子们默哀的时候,我还一直用哀伤的声音讲述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但是显然效果不大,很多孩子都低...
用正确、科学的态度引导家长九月,迎来了新的一批小班孩子,也迎来了34个新的家庭。每个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至宝,捧在手心上的宝贝。怀揣着家长们的不放心和伴随着孩子们逐渐显露的笑容,我们班的家访工作也拉...
凸显音乐特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倡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奥尔夫音乐教育倡导元素性的音乐思想,他认为元素性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语...
经过园长的点评与引导,这节课已经变得有滋有味了园长风尘仆仆的回来了。还没能坐下休息,就直奔我们教室。因为李老师马上要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 因为在园长走的这几天里,业务园长和业务主任还有其她的几位年级组长都已经听...
给予孩子健康的心理引导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还有4个多月,您的孩子就将进入小学,走向新的学习环境。面对一个全新的未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心中也许会有一些紧张和担忧吧!希望我今天的发言能帮助您和您的...
会引导,会挖掘,会利用这次园部组织的角色游戏观摩活动让我看到了樱桃镇上出现的许多闪光点,同时也感受到了我在开展角色游戏时的各种不足,主要是关于半成品投放的问题还没有彻底地解决。通过这次的...
熟知音乐内涵,有目加以引导律动是人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动态。它没有既定的程序与框框,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自由与创造。 律动把音乐与身心...
陪伴、引导孩子读书女儿上了小学后,日子变得很忙碌。以前还总会抽出时间来一起讲故事,可是现在每天做完作业,就催着女儿赶紧睡觉,否则第二天起床又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就这样,看书压缩得越来越少...
一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养成良好不知不觉中,这个学期已接近了尾声。本单元谈论的话题是周末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用书四年级下册Unit2 After school和五年级上册unit4 Hobbies的内容,综合呈现语言知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