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先知”产生厌学 莫让幼教小学化“伤”了孩子]刚入读小学一年级的林林经常在家耍赖不去上学,其理由是“老师教的都会,没意思”。面对这些“先知”的学生,老师们常常感到尴尬。 据在市区一所小学任教的老师介绍,在为孩子们上...+阅读
我说先知先觉与慢知慢觉并不是对孩子有所歧视。而是指在相同的教育情境下,反应速度不同,表现不同的孩子。在阅读活动中,孩子也呈现出这样的态势。这是事实存在的。
之一:浩浩生病以后
我们班的罗天浩,是课堂的小百灵,绝对的先知先觉。作为老师,要感谢他这个领头羊,他的回答总是那样精彩。但是,同时我也感到了一些遗憾。对于那些慢知慢觉的孩子来说,就变得没有了思维的机会?长此以往,可怎么了得!要想个办法?可是,难道就可以禁止浩浩把想法说出来?而且,他又总是那么迫不及待。
早上,保健老师通知
,怀疑浩浩得了手足口病,要到医院进一步诊断,必须先停课一段时间。于是,小百灵就开始不来园了。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照样组织活动,孩子们依然参加。我们的课堂依然很热闹。回忆这几天,惊奇地发现:小百灵没有来,却多了许多小喜鹊。许遥遥经常讲得头头是道;王志杰也开了进口,还非常投入;吴旗号自信起来;薛家悦爱上了阅读活动;焦友情、李丝语也经常到阅读去自己讲故事了。公开教学《小狐狸的枪和》中,孩子的思维活跃,真正走进故事,急人物所急、想角色所想。孩子们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角色的思想感情,用童贞的眼睛发现了画面的精彩,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阅读区,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专心看书、追着老师提问、为了画面相互争执的场面,孩子们爱上了看书。在走廊里布置相符的图文。幼儿非常喜爱。常常见他们主动地在看图、点字、说意。
浩浩生病,还帮了我大忙。慢知慢觉也在 先知 ?
浩浩来园了,他立马发现了自己的 处境 不佳。上课更加专心,也在尽力改掉没有举手就说话的坏习惯。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理解的速度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快 的孩子往往抢了先机
,在集体活动中表现优越,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其他孩子。我们习惯与 分层教学 ,把难的问题给先知的孩子,把简单的问题给慢知的孩子。其实,慢知的孩子也是有能力来解决难题的,只是他们需要多一点的时间来理解与思考。我们应该给他们留一些这样的机会。
之二:王曦识字的
到中1班听课,发现王曦小朋友竟然认识图画书上的大部分文字。在我们班看图的热闹场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她一个人很快的把画面的内容读了出来。其他的孩子只是被动地听。其实,他们班有些孩子也是很会观察的。怎么办?
根据我对课堂上孩子的观察,对孩子们此时的心理做一个分析。
王曦的想法:我认识字,很自豪。我能读出字,成为小伙伴心中的英雄。大家都会安静地等我读出来。
和大人一样幼儿教育m.smtxjs.
,即使读出了文字,知道了画面的意思,也总会不自觉地看一下画面。而且,王曦对画面的观察也是相当仔细的。她对鹅哥哥的描述:闭着眼睛、转过头。这是文字没有清楚表达的,而她通过画面的观察,却是描述得生动形象。这是她在与画面作者充分的交流所得。
其他孩子的想法:我有点看懂了,想要说出来,可能是错的,但是王曦都知道上面的字,一定是对的。就不说了。
慢知慢觉的孩子,还在被画面吸引,刚刚看清是什么?还没来得及想: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王曦已经说出了一切。
长此以往的后果:
王曦更能干。也可能会养成骄傲的不良品行。
其他孩子 产生 等 的想法,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缺少思考,也享受不到阅读的快乐。因为他们没有一起经历故事的曲折,没有进入故事。
我们发现,对幼儿园的孩子,对文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到了中大班对文字非常感兴趣
,追着大人问,于是顺理成章地会认识很多字。于是,这些孩子在集体的阅读活动中显示出非凡的优势。于是,其他孩子对画面的观察与解读都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阅读对孩子来说,对画面的专心观察与理解的过程,是思维的飞跃。如果缺失了这一步,孩子对故事的体会,欣喜与悲伤就不会那么深切。也就享受不到阅读的真正乐趣。
我想,班中有这样的孩子。是否可以先把字遮挡起来。让大家充分地观察、大胆猜想,让更多的还参与思维。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在相互补充与学习中使得故事的内容与情节逐渐明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 看、会 的本领得到很大的施展。在这之后,请识字的小朋友来念念文字。让大家比较一下,我们看图理解的内容与文字的符合程度。这样,也有利于孩子知道文字与图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