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学龄段教育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09月15日 编辑 39baobao.com

[新加坡优质的教育体系介绍]据留学360介绍,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扎实的基础教育与双语应用,这种教育方式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青睐。新加坡的教育体系还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可选择性。小学:四年基...+阅读

第五节柯达伊体系的教学方法与基础音乐能力培养

一.歌谣、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

柯达伊认为,只有在民间歌曲中才最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和音乐传统。儿童的音乐教育必须从本国语言的韵律、音调入手。歌谣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和儿童歌曲具有同样的价值,对于培养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感知音乐要素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儿童时期的音乐活动是音乐、语言、律动、舞蹈综合的音乐行为方式,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始自歌谣。

歌谣和歌曲一样,也有节拍、重音和节奏,有声调的轻重、快慢、高低的变化,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动作、组织游戏。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歌谣使用文字,而歌曲使用乐谱;歌谣发出的是声调、语调,而歌曲是结合着语言的旋律音调。它们之间虽有不同,但并不是毫无联系的本质上的区别。这里我们以中国的歌谣为例。

1.培养对稳定节拍律动的体验、感受

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律动是培养儿童节奏感的重要准备和基础。开始时使儿童面对着坐在教师或父母的腿上,边朗读歌谣,边由教师或父母持续而有规律地上下或前后摇动儿童的身体,这是使儿童在别人的帮助下通过身体感受持续稳定律动。例如:

坐滑梯杜虹

节奏:

1)小猴子,坐滑梯,挤成一团叽叽叽。你推我,我推你,摔下来啃了一嘴泥。

2)小朋友,坐滑梯,排着队伍笑嘻嘻。你让我,我让你,大家玩得真有趣。

稳定节拍:

进一步的练习,可以让儿童边朗读边伴随着拍手、拍腿、踏步、传球、轻击打击乐器等,做稳定的律动。还可以让儿童即兴地设计他们熟悉的生活动作做律动的伴随,如梳头、刷牙、洗衣、切菜、钉钉、拉提琴、吹喇叭等。或是根据歌谣的内容设计游戏动作。这些持续稳定的节拍律动可以帮助儿童体验稳定、感受节拍。练习中须注意,歌谣中有休止拍停顿时律动也不停止,还须注意保持段落之间的连续、稳定。

2.感知节拍与节奏

在儿童能够独立地伴随着歌谣表演出稳定的节拍律动之后,就能够逐渐地意识到节奏了。教学中引导他们发现和感觉,有的一拍中有一个声音,有的一拍中有两个或更多的声音。特别是利用和歌谣内容相关的、有趣的象声词代替原来的诗词,可以更清楚地帮助儿童感觉到节奏的区别。因为象声词的相同发音可以比诗词的具体词意更容易地使儿童感觉声音的长短区别。例如:

叽叽喳喳望安

节奏:

1)两只小鸡,叽叽喳喳,抢吃一条虫,它们在吵架。

2)两只小鸡,叽叽喳喳,它们还在吵,小虫溜走了!

象声词:

练习时可以口读象声词,手拍稳定节拍,在比较中理解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进一步的练习,可以是在内心默读背诵歌谣,口不出声,只用手拍击歌谣的节奏,进行节奏的分离,发展节奏记忆。

3.感知节拍重音和二拍子、三拍子的节拍规律

在稳定节拍与节奏的练习中逐渐引导儿童感觉到重拍音,感觉到有规律的节拍强弱变化,这是节拍感性知觉的基础。通过对重拍音的识别,再进一步帮助儿童理解二拍子、三拍子的节拍特征。练习时可以为歌谣朗读配合表示轻重不同的身体动作。例如,重拍拍手,轻拍拍腿;或是重拍拍手,轻拍拍肩。还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的打击乐器,分别敲击强拍和弱拍。所选歌谣例如:

拍皮球刘育贤

节拍与节奏:

拍一拍,蹦一蹦,小皮球,疼不疼?小皮球,笑盈盈:

只要娃娃心喜欢,不疼不疼我不疼!

月儿许浪

节拍与节奏:

1)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2)月儿圆圆,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4.休止拍节奏

休止拍的感知对于儿童音乐感的培养是重要的。通过练习可以使儿童逐渐感觉到,在歌谣停顿的地方,节拍还在继续,为今后学习音乐的休止节奏做准备。

休止拍还会启发儿童对音乐句式的感觉。对于初学的儿童,教师很难解释什么是音乐的呼吸、分句,而休止拍所形成的停顿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句式的感觉,这对于培养儿童的音乐结构知觉非常重要。

为了使儿童感觉休止无声处与朗读有声处的区别,可以启发儿童在歌谣节奏的休止拍上设计有区别的动作,如吹蜡烛、揪耳朵、按鼻子、拍肩膀等,以加深对休止拍的区别和印象。还可以边朗读歌谣边用脚踏击(或用打击乐器敲击)稳定节拍,通过休止拍和稳定节拍的对比,使儿童感觉到休止拍的存在和它们的节奏长度。选用的歌谣例如:

送温暖李国良

节拍与节奏:

风吹雪花飞,叔叔来送煤。肩头披白雪,脸上溅煤灰。

为了送温暖,叔叔不怕累。快请屋里坐,喝杯热糖水。

5.发展节奏听觉、节奏记忆

根据歌谣内容和语言内含的节奏特点,有目的地为歌谣设计具有特点的节奏句式,会使歌谣的朗读更加活泼灵巧、自由多变化。这一方面丰富了歌谣的表现力,另外,富有变化的节奏类型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节奏记忆和内心听觉。而过于整齐划一的节奏形式则往往容易显得单调,会限制了多样性节奏因素的学习。缺乏特点,反而有碍于节奏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选择,突破常规读法,进行有创意的改编和节奏设计。例如:

小豆芽郑春华

节拍与节奏:

小豆芽芽,钻钻泥巴,钻了一会,动了一下。

钻呀钻呀使劲钻,露出小小脑袋瓜。

小螳螂金波

节拍与节奏:

小螳螂,穿绿袄,举着大镰刀,不割麦子,不割青草,

专门吃害虫,谁也跑不了!

教学中还可以结合语言设计各种类型的节奏片断,让儿童做回声式模仿,锻炼节奏记忆。带有语言词意的节奏片断比单纯的节奏拍击模仿更容易为儿童接受和掌握,甚至复杂的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儿童都可以很好地掌握,而且练习起来饶有兴趣。例如:

窗外小雨嘀嗒嗒嘀嗒嗒嗒嘀嗒嗒

轱辘辘辘轱辘辘辘轱辘辘辘圆。轱辘辘轱辘辘轱辘辘圆。

轱辘辘轱辘辘轱辘辘圆。小妞妞抱娃娃欢欢喜喜过家家。

空恰空恰空恰恰恰恰。咚咚咚七咚咚

以上是借助于语言的巧妙结合,帮助儿童从感性上熟悉各种节奏类型。

6.变换节拍的练习

根据歌谣内在不同字数、句式的变化,可以有目的地选择或设计比较复杂的变换节拍的练习。例如:

小蚂蚁搬大山胡木仁

小蚂蚁,搬大山,搬呀搬,搬回家。大山有多大,一点小饼干。

大西瓜金近

大西瓜,圆又圆,切开变成两大碗。你吃一大碗,我吃一大碗。留下空碗当小船。

水饺水饺两头尖陈官煊

水饺水饺两头尖,两头尖尖像只船。船儿船儿靠了岸。水饺水饺盛满盘。

爸爸一盘,妈妈一盘,奶奶年纪大,先给她一盘。

这样的、变换节拍、混合节拍,在初学音乐阶段是显得比较复杂了。但是利用语言、歌谣的辅助,儿童就很容易掌握和表演。通过节拍的变换也加深了儿童对于不同节拍特点的感觉和理解,锻炼了节拍的反应能力,为以后学习音乐中的节拍变换做了很好的准备。在节拍的变换中,也更能够表现出歌谣长短句式的独特韵律。

练习时配合设计重拍音、轻拍音上的不同动作,可以加深儿童对节拍的理解。例如表现二拍子时,重拍拍手,轻拍拍腿。表现三拍子时,重拍拍手,轻拍分别拍击左、右腿。或是使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帮助儿童感觉不同节拍的区别。

7.二声部节奏练习

多声部听觉和多声部的协调配合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这种能力应该尽早培养。在朗读歌谣时也可以进行多声部训练,这种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儿童的听觉能力、相互配合的能力,也丰富了歌谣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力。例如,使儿童分为两组,其中的一组以

咚咚咚咚咚咚咚呛,咚咚咚咚咚咚咚呛。作为固定节奏型,另一组儿童朗读歌谣《踩高跷》,朗读固定节奏型的声部始终伴随,形成二声部。

《踩高跷》常瑞

正月里,好热闹,村子里,踩高跷。叔叔扮个猪八戒,腿儿长长个子高。

走一步,摇一摇,摇来摇去摔不倒。爷爷乐,奶奶笑,小娃娃们追着跑。

固定节奏型的类型可由教师根据儿童音乐教学的进度和儿童的节奏能力进行设计。固定节奏型可以以一小节为一个单位(),也可以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

练习时都应该先使固定节奏型拍击数次,使儿童在对这个节奏型熟悉之后,再进入口读歌谣,形成二声部。固定节奏型应该和歌谣的节奏有一定的对比,才能产生此起彼伏、区别变化的效果。活动中还可以启发儿童自己进行设计,也是对于儿童创作能力的培养。

还可以根据歌谣所提示的意境,为歌谣设计多声部的打击乐器伴奏。例如可使用沙槌、撞钟、三角铁等乐器为歌谣《雨铃铛》的朗读伴奏,锻炼儿童的节奏感和多声部配合能力。

雨铃铛金波

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好像一串一串小铃铛!

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8.感知句式结构

音乐作品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必然要采取某种结构形式,感知音乐结构形式的能力对于获得完美的音乐体验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既是理解音乐的基础,又是培养儿童创作能力的基础。开始时可以通过带有问答句式的歌谣进行练习,这会进一步启发儿童理解音乐的分句。例如:

谁会木家搜集整理

谁会飞?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拍拍翅膀去又回。

谁会游?鱼会游。

鱼儿怎样游?摇摇尾巴掉掉头。

谁会跑?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四脚离地身不摇。

谁会爬?虫会爬。

虫儿怎样爬?许多脚儿一起爬。

谁会走?人会走。

人会怎样走?两脚一前一后还摆着手。

9.感知声调的强弱、高低

和歌唱一样,歌谣的朗读也可以表现出力度强弱、声调高低的变化,可以选择适合的歌谣帮助儿童感受和理解这些音乐要素。例如可选择并列句式的歌谣,配合着身体动作,进行一句强、一句弱的力度对比练习。配合动作时,可使力度强的一句用张开双臂的动作伴随;力度弱的一句用双手抱肩的动作表示。或是按照教师出示的力度符号的卡片(P或f)表现出力度的变化。例如:

菜地里的歌寒枫

豆角青青细又长,丝瓜身穿绿衣裳。

茄子高高挂灯笼,萝卜地里捉迷藏。

辣椒长着尖尖嘴,倭瓜越老皮越黄。

利用歌谣进行声调高低对比、变化的练习。例如:

大熊水飞

大熊大熊,两手空空!春暖花开,爬出树洞。

夏天捞鱼,玩水游泳,秋来偷蜜,惹惹小蜂。

冬天冰封,爬进树洞,大熊大熊,两手空空。

小燕子造房子潘仲龄

小燕子,造房子。要衔多少泥?要飞多少里?

没人催,没人逼,一口一口不容易。燕子垒窝有志气!

配合身体动作时,用弯腰、低头读出表现大熊的粗低的声调;伴随着高举双臂读出表现小燕子的尖细的声调。

10.感知速度的变化

利用歌谣进行速度变化的练习时,可使同一首歌谣配合不同的速度朗读,在比较中使儿童理解相对的“快速”、“慢速”或“中速”。例如选用下例这首歌谣:

小红马冯幽君

小红马,快快跑,我骑马儿看姥姥。

姥姥去喂猪,我骑马儿看姑姑。

姑姑去纺纱,我骑马儿看二丫。

二丫去割草,我骑马儿快快跑。

帮她往回拉青草,让我的马儿吃个饱。

或是根据歌谣的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速度,帮助儿童理解速度与内容、形象表现的关系。例如以下两首歌谣:

蜗牛上学张秋生

小蜗牛儿背书包,慢慢腾腾上学校。

东看看,西瞧瞧,爬到太阳落,刚刚到学校。

往里看一看,已经放学了。

猫追老鼠逃张铁苏

两只老鼠一只猫,猫追老鼠逃。

追呀追,逃呀逃,只剩一只老鼠一只猫。

一只老鼠一只猫,猫追老鼠逃。

追呀追,逃呀逃,只剩一只大花猫。

妙,妙,妙!

歌谣的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很接近于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儿童熟悉的歌谣编配上流畅、朴实的旋律,使歌谣与歌唱结合起来。会加深儿童对歌谣和音乐的热爱,也丰富了儿童的音乐环境。这不仅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音乐的熏陶,也启发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让儿童感觉到音乐和语言一样,也可以和同伴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教学中逐渐引导儿童自己用所熟悉的歌谣即兴地编唱。开始时可以是一句、两句的练习。儿童编唱之后,教师给以适当的调整,并让其他儿童模仿歌唱,鼓励他们的即兴创作。由于儿童平时歌唱过许多儿歌、游戏歌曲,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语言的积累,经过不断的引导、培养,儿童完全有可能为喜爱的歌谣即兴编唱完整的曲调,用音乐表达他们的情感、想象。

二.基础的节奏能力培养

节奏在音乐中具有重要的表现意义,也是儿童最容易引起兴趣和感受的音乐要素。柯达伊认为,节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方面。之后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通过丰富的节奏活动发展对于节奏的感知、分离、记忆、多声部的协调配合等,发展基础的节奏能力。

基础阶段节奏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教学活动实例介绍。

1.体验稳定节拍

儿童的节奏感培养,首先是进行稳定节拍的训练。有规律地出现的律动,可以刺激儿童体验稳定、感受节拍,为以后学习节奏打下基础。

1)根据语言和歌唱同样具有节奏和韵律的特点,首先利用儿童歌谣引入练习。前面我们已介绍过,匈牙利教学中非常重视歌谣在幼儿音乐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在感受、学习体验稳定节拍时大量使用歌谣配合练习。

2)通过游戏活动、歌曲配合动作,加强儿童对有规律运动的感觉。对于儿童掌握稳定节拍更重要的一点是,不但要能够从动作上感觉到,而且要能够从声音上听到。所以常常以踏脚、走路、拍手、拍腿、演奏打击乐器等做稳定节拍,伴随朗读歌谣或歌唱。练习时,就是在歌谣或歌曲有休止、停顿时,稳定节拍也不停止,使儿童体验连续、均匀的节拍运动。这也为儿童以后理解、掌握休止节奏做了准备。

稳定节拍的练习是最基础的节奏训练内容。

2感知节拍与节奏

儿童在能够独立、自信地伴随歌曲、歌谣表演出稳定的节拍后,就能够逐渐地意识到节奏了。

1)利用象声词和动作帮助儿童感觉节奏的区别,在早期训练中非常有用。例如选择儿童已经会唱的歌曲,以有趣的象声词代替原来的歌词:

象声词的相同声音可以比歌词更容易使儿童感觉到声音长短的区别。他们会发现有的拍里有两个“呱呱”,而有的拍里只有一个“呱”。还可以设计不同的动作,例如在一拍两个声音时做“蛙跳”,在一拍一个声音时做“蹲”的动作。这不仅是可以使儿童感到愉快的游戏,也使儿童从他们自己的活动中理解长音短音的区别,逐渐建立节奏感觉。

2)在儿童可以没有困难地掌握了象声词替代的方法后,就可以进一步代之以节奏音节,用“ta”和“titi”等表示音的长短时值。实际在这时并不要求儿童理解节奏的时值比例,节奏读法在这时也只是具有另一种象声词的意义,但这是使儿童自然地、无困难地进入节奏学习的途径。例如上例的歌曲把象声词变换为节奏音节:

还可以选择熟悉的歌曲,在儿童之间分组,分别用象声词歌唱和用节奏音节模仿。或是不唱音高,只用手拍、口读“tititata”等,完成节奏的分离。

经过经常的练习,儿童可以很容易地完成从歌曲中,甚至较长段落的歌谣中分离出节奏,进行背诵、敲击,或是从节奏识别歌曲,这对于培养儿童的内心听觉和节奏记忆都是很好的练习。

3)通过简单、有趣味的图画,描绘大小、长短比例,使节奏因素具有视觉形象,帮助儿童理解节奏的时值关系。例如,下例图画中,大的靴子、慢的步子是爸爸的,小的靴子是孩子的。孩子要走两个步子才能赶上爸爸的一大步。通过图画的形象描绘,帮助儿童学习了规范的节奏符号。

3.节拍与节奏的对照与结合

柯达伊说过,节奏训练应该尽早采用多声部形式进行。如果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这种训练,到普通小学做到读谱即唱就不再是幻想。

幼儿园阶段常用的练习形式例如有:

1)使儿童分为两组,相继先后歌唱同一首歌曲。A组用拍手或打击乐器拍击节拍伴随歌唱,B组用拍击节奏伴随歌唱,显示出伴随的节拍与节奏的区别。

2)两组同时歌唱,A组伴随着拍击节拍,B组拍击节奏,成为节拍与节奏的二声部。或者是不歌唱,单独用拍击“分离”出节奏,让儿童感觉到在A组稳定节拍“背景”上的B组的节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儿童边行走边歌唱,通过行走建立稳定的节拍,同时手拍歌曲的节奏。这是儿童用自身的两种动作,使节拍与节奏相结合。

4)以一首歌曲的节奏为另一首歌曲作伴奏,这也是一种固定节奏型的形式,目的是使儿童感受两种节奏的结合、对照。可先使一组儿童歌唱,分离、背诵出某一首歌曲的节奏以后,为另一组歌唱的另外一首结构长度相等的歌曲伴奏,形成二声部。

5)教师可以启发儿童参与为歌谣或歌曲设计简单固定节奏型。如果结合脚踏节拍、手拍固定节奏型、口唱歌曲,就成为三种节奏型的结合。这是通过儿童自身歌唱与动作构成的多声部节奏。这也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喜爱的节奏活动。

以上各种练习充分利用课堂儿童集体训练的条件,在节拍、节奏的对比中、在多声部中发展儿童的节奏能力。它也培养了儿童的相互关照、默契配合,对儿童集体观念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4.精心安排小学与幼儿阶段的衔接

进入小学阶段,教材的安排上首先精心注意与幼儿园的衔接。教学的开始不是匆忙进入概念的学习,而是把幼儿时期学过的歌谣用彩色图画画出来,把他们会唱的歌曲印刷成乐谱和歌词。正是这些既熟悉又有新意的内容,像是架设了一个从幼儿园通向小学的桥梁,使儿童产生极大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在节奏能力培养上,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理解能力的特点,运用视觉图像帮助儿童理解稳定的、有规律的律动,例如玩具小骑兵的整齐行进、工人拉锯、钟摆摇动等等,通过图像的大小对比,引导儿童理解“ta”和“titi”的时值比例。继续巩固幼儿时期节拍与节奏结合的练习,提高分离节奏、识别、记忆节奏的能力。

5.利用节奏卡片熟悉节奏符号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采用节奏音节符号设计为不同的节奏卡片,使儿童掌握节奏读法,进行节奏练习。例如:

1)要求儿童口读、手拍,熟练掌握节奏读谱。

2)教师变换卡片的位置、顺序,训练儿童对节奏变化的反应、识别。

3)在儿童连续反复拍打卡片的节奏型时,教师随意抽掉其中的某一张,要求儿童在这个位置上不出声地内心默读,锻炼节奏记忆和内心的节奏听觉。还可以要求儿童在这个位置上设计自己新的四拍长度的节奏型,发展即兴创作能力。

4)教师在儿童连续反复拍打节奏型时,逐次、逐张地抽掉节奏卡片,儿童仍须不停顿地反复背诵,锻炼节奏记忆。

6.扩展节奏内容,丰富节奏练习形式

新的节奏型的学习和节奏练习始终是各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际教学中避免在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或视唱曲的同时,学习一个新的节奏型或概念。原则是不使学生同时面对几个方面的困难。教学中常常是从学生通过听唱方法已经学会的歌曲中再回过头来学习其中的节奏类型。练习的方法注重变化。

对于比较复杂的节奏类型,柯达伊认为,应该敢于面对复杂的节奏形式,所有的练习都应该超出我们平日所接触的节奏难度,而不应该在困难的节奏面前退缩。只有成功地解决了更复杂的节奏才能更自信地掌握那些容易的部分。另外从这些练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有活力的音乐而不仅仅是编造困难。柯达伊不断地启发教学应该从艺术的角度,而不是从纯技术的角度来对待音乐的技能练习。

例如,一个变换重音的练习过程:

首先,教师写下了一个节奏谱:

教师给出一个速度后,要求学生按节奏谱用手拍击。这段节奏看似简单,但是单一类型的节奏反而不容易掌握稳定和准确,学生的集体拍击容易使速度越来越快。教师提示学生注意突出节拍重音,以此来稳定和统一学生的节奏。

然后,教师在这段节奏谱上略作改变。

以上,只改变了重拍音的标记,就又为这个练习赋予了新的意义。要求学生手拍、口读节奏,在节奏音节读作“titititi”时,重拍音读作“砰”,以示区别。再进一步取消口读,只用手拍击节奏,但在重拍音时拍击桌子,以强调、突出重拍音。这种游戏形式的练习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也将启发他们进行重新组合、变化的创造性思维。

这个练习实际是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节拍、节奏类型作准备,因为在当代音乐作品中,节奏的复杂变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学校音乐教育应该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逐渐纳入这些内容。

再例如,一个切分节奏的练习过程:

1)全体学生歌唱一首已经会唱的、带有切分节奏的歌曲:

2)要求学生从歌曲里“分离”出节奏,慢慢地口读、手拍。第一次拍击时切分小节读作“titati”,第二次拍击时读作“Szin-ko-pa”意为“切分音”,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3)唱歌曲,但凡是切分小节处只拍击节奏,内心歌唱。或是其他地方唱歌词,切分小节处唱出节奏音节。总之,采用各种形式使新的教学内容强调突出、形成对比、加深印象。

4)教师把节奏音节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口读、手拍。从前向后读到结束的地方,不停顿地再从后向前读,增加练习的变化。单独的节奏练习因为不受旋律音级的进行倾向和调式的影响,具有这种可能性。

5)用黑板上书写的不同节奏,和记谱的比较对照,帮助学生对切分节奏的构成加深理解。

练习时学生还可以脚踏节拍、手拍切分节奏,在与节拍的比较中感觉切分节奏。

6)学生分为两个声部,用不同音色做相隔一小节的节奏卡农。标号“1”是第一声部开始,“2”表示第二声部在一小节后从头开始。

7)学生分为两个声部,采用不同音色,一个声部从前向后敲击,另一个声部从后向前敲击。利用不同方向的进行,做成相对比的二声部的结合。

8)学生自己歌唱时做歌唱与手拍击节奏的二声部卡农。形式同于6)的练习,只是需要个人完成,增加了难度。特别是采用背唱和拍击,是具有相当难度的练习。需要高度精神集中,它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节奏感觉和节奏句式分析。

7.形式多样的多声部节奏练习

小学二、三年级的节奏教学,除了逐渐增加新的节奏形式外,最多的内容是增加了多声部练习。配合多声部视唱,加强对学生的多声部听觉、多声部节奏能力的培养。常用的练习方法例如:

1)为已经熟悉的歌曲、歌谣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伴随歌唱、朗读,这仍是儿童最喜欢的节奏活动之一。因为歌曲、歌谣的节奏和固定节奏型的对比,使练习更丰富、更有趣味,同时发展了多声听觉。这里以一首中国民间儿童歌曲《其多列》为例,可由儿童自己设计各种固定节奏型作为伴奏声部:

2)教师和学生分为两个声部,使用不同音色,做节奏的二声部模仿。可以看谱练习,也可以只凭听觉,锻炼节奏记忆。按照节奏动机或句式的模仿,可以加强学生感觉结构的能力。

3)教师拍击相同的节奏型,学生依次相隔一小节即兴拍击相对比的声部。要求学生之间尽量不重复。教师的固定节奏型起着规范、调整学生稳定节奏感觉的作用。

4)教师拍击节拍作“背景”,学生依次即兴地拍击,和教师构成节奏型的对比。学生之间避免重复。要求学生反应灵敏,并以教师的稳定律动调整自己的节奏准确性。

5)锻炼多声部节奏的读谱能力和不同节奏型的协调配合。练习时,学生两手分击上下两个声部,可以分别采用敲铅笔和轻拍桌子,或是两种音色的打击乐器。例如:

6)做节奏听写练习时,要求学生拍打着已给出的节奏声部,同时听记教师敲击的另外的声部,然后记谱,锻炼节奏的多声听觉。例如:

这些二声部节奏练习不但发展了学生的节奏感,也锻炼了多声听觉能力。对将来学习复调音乐、欣赏多声部音乐作品、参加合唱、合奏都具有重要作用。

低年级节奏能力培养的内容还包括有节奏听写、即兴的节奏型创作、不同的节拍形式、交替节拍形式、等。到四年级时可以接触更多的节拍变化和复杂的节奏类型。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先进入、重要的学习内容。匈牙利教学中常常利用拍手这个最方便的形式进行练习,这种方法简易而不单调。通过丰富的节奏练习发展了学生的节奏感知、记忆、读写、结构、创作、多声听觉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基础的准确歌唱能力培养

匈牙利教育体系是以歌唱为基础的,非常重视和强调合唱对于音乐能力发展的作用,因此准确歌唱能力的培养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歌唱教学在初学阶段大致有以下做法:

1.初学阶段采用听唱的学习方式和五声音调的歌唱材料

在儿童初学阶段通过听唱、跟唱的形式,伴随着律动、游戏、有情节的表演,学会很多民

以下为关联文档: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八个论点(一)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需体现:1、哲理性 音乐是一门人文的学科和艺术,极富哲理性,因此,往往伟大的、杰出的音乐家,尤其是作曲家和音乐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杰出的思想家。奥...

德国洪堡大学:与众不同的法学教育体系在德国,采访小组走访了联邦司法部、联邦宪法法院、欧洲法学教育发源地之一的洪堡大学法学院、“欧洲法律界几乎无人没读过它的读物”的著名法律出版机构贝克公司;在瑞士,拜会了...

解析留学瑞士职业教育体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瑞士这个名字,瑞士军刀,瑞士手表等,其实瑞士的教育也是很有名的,瑞士具有完善而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瑞士的职业教育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中等职...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一) 在课程思想上,奥尔夫追求 原始性 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奥尔夫认为: 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 。从其原始性儿童音...

新加坡教育体系据留学360介绍,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扎实的基础教育与双语应用,这种教育方式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青睐。新加坡的教育体系还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可选择性。小学:四年基...

澳大利亚中小学教育体系全解澳洲的中小学生支持所有澳大利亚学校都设有健全的福利体系,确保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持续支持,包括:1.每所学校的国际学生协调员2.学生福利团队3.年级顾问4.学校辅导员5.职业...

廉洁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天津河西区把廉洁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张宝敏)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的阶梯教室里日前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摩展示课:湘江道小学四年级(1)班师生以“...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习(文 卢姗姗) 在培养幼儿音乐素质中,我们学习和借鉴了卡尔·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习,实践证明,这对于 节奏感的培养是卓有成效的。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八个论点25、理解音乐 对音乐的理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掌握音乐的读、写能力以及乐理、和声、音乐史等各种知识;另一是理解音乐表现的真髓及其价值,后一种要比前一种艰难得多!前一种有...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