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处理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关系]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新方法的运用,幼儿园音乐教学已经打破传统的束缚,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有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凸显整...+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课堂教学步入一个新的天地。行走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有许多奇妙的构想等待我们去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不是单行道,教师需要调用多种思维、多种渠道去构建生命化的课堂。在此过程中,需要科学地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句话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课堂不是讲坛,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天地。教师在课堂中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其思维,为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智慧的飞跃提供自由的空间。
二、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采取灌输式教法,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新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应提供探究的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教师要走到学生们中间,及时了解其动态,帮助其排除思维的障碍,推动其合作探究的进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探究。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和探究的价值。对于那些识记、了解、概述性的问题则不需要探究。
三、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之间联系紧密,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不能人为地割裂。有的教师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较牢,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也谈不上情感的提升,价值观的养成。有的教师则过分追求课堂形式,过分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忽视了双基的落实。教师要科学地理解、整合三维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方法的传授和情感的培养。从而使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地达成。
四、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从教学内容来看,不要把任何一个知识点孤立地看待。将知识适当串联,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及体(立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教学对象来看,教师应看到每一个学生。授课因材施教,既要满足优秀生的口味,也不能为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了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在教育上,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针针对有个性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亮点,及时发掘其潜能,为其个性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有人把新课程改革成为“死”去“活”来,这有其合理的一面。教师应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彩演绎,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色生香。但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堂的花样,这便失去了课堂的价值。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需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需要,应依据教材,量力而行。一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思维过程,这是更需要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和学生的深入思考。如若频繁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去修饰,无异于画蛇添足,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要彻底扭转“教学手段越高级就越好”的错误观念,一节课成功与否主要应看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合理优化与配置,要看学生思维的活跃度,看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不能刻意追求形式。
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新课改倡导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但并非完全抛弃原有的模式。传统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教学改革主要批判地继承,合理地创新。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合理扬弃,科学发展。课堂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面对的学生在不断更替,教育教学的形势也在不断变化。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工程,每一位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前教学评价的改革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展开全部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一、改革背景
(一)时代的发展对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普遍意识到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教育的竞争。因此,人的因素逐渐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才观的变化。 这种人才观的变化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冲破了以往经济模式对人的束缚,个人才能被赋予更大的价值,充分挖掘人的潜力成为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或者说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在人力资源上担负起更大的使命;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代替了原有的计划经济,每个人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种人才观的变化要求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批量生产”,培养统一规格、整齐划一的人才,而应该努力培养有个性、有创造性的人。换句话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这个目的如何在作为学校教育实施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可以称得上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我们该怎样评价课堂教学?过去课堂教学评价更多的是强调鉴别和选拔的功能,而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观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更应该实现其促进和发展的功能。
(二)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理念要求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育背景 1.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按照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2.符合当今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第三次全教会以及刚刚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比如纲要指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当前新一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如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正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3.有助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次全教会对素质教育进行了重新诠释,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体现这一教育目的,那么这将有助于提了多年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现代课堂教学观的确立
三、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四、基础性、全体性、发展性
五、课堂教学的要素分析 要想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必须首先对组成课堂教学的要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非常复杂、非常广泛的,但众多的因素中毕竟有一些影响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到底包括哪些,迄今为止并没有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三要素说。这是一种历史最为悠久的观点,认为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2)四要素说。这是在三要素基础上提出的,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组成,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控制者,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教材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教学手段则是连接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媒体。
(3)多要素说。如李秉德的“七要素说”: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教师、学生。吴也显:构成性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和教学物质条件;过程性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结果。 1.动态考虑: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最活跃的两个要素。 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 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教学气氛和课堂师生关系。 2.现代课堂教学观的确立 现代学生观:不可替代的教学活动主体,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应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和空间。 现代教师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具备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二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学生多样的需要,再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 现代教学目的观:知识在教学中只是基础和手段,双基是基础,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核心。 现代课程观:课程实施--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综合化。
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 从五十年代的听评课开始,到八十年代开展的现代教育评价中的课堂教学评价,其评价标准的建立基本...
教学方法改革的共同点与趋势是什
一、重视学习方法的探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属性,其核心是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能动性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学习的选择性、独立性和自觉性;学生的创造性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性、批判性、自由性、生成性、超越性及其有个性特点的意义建构。
而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方式是注入式传授,实际是知识灌输,重视大运动量的练习、作业,实际上流于机械训练,学生面对的是教师的权威控制和教材的“霸权话语”,其学习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和交差式(为了交作业)的练习,根本无主体性可言。 现代教学要培养具有自我更新知识能力的终身学习者,这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应由注重教法到注重学法的方向进行。
首先,应该积极开展学习理论的研究,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智力技能应该成为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其次,应该注重学法的研究。当代学习方法改革的实验和创新,异军突起,占尽风骚。放眼看来,发现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建构学习、活动学习、体验式学习、自由学习(即非指导性教学)、问题解决学习等等名词术语、教改项目、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二、重视教法学法的统一,突出师生教学的互动性 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实验,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学方法重教轻学的观念,动摇了教师“满堂灌”、“控制练”、“考法宝”的教学方法体系,出现了教法与学法的整合统一。教师具有主导作用,但不能“主宰”教学活动,“教学教学”不能有教无学,也不能有学无教。 因为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交往。
保持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适当张力,消弭教法与学法的分离,寻求教的活动与学习活动的有机统一,应该成为传统教学方法回应“学习方法”挑战的对策之一。 思想的磨合激荡,实践的创新选择,使“以教为中心的”教法与“以学为中心”的学法从对峙走向整合,从分离走向统一,从“一统天下”或“完全取代”走向双方张力的积极互动。
既然已经在“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的方法”这一基本观点上取得了共识,那么,出现“发现学习—发现教学法”、“自由学习—学导式教学法”、“自主学习—对话交流教学法”、“探究学习—发现式接受式探究学习教学法”、“建构学习—掌握学习教学法”、“活动学习—‘茶馆式’教学法的变化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应该倡导“注入式灌输”向启发式教学、主导式教学向合作学习教学、接受式学习向有意义学习、学会式教学向会学式教学、讲授法向谈话法讨论法的转变。所有这些变革,集中体现了“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统一活动的方法”即互助互动的教学思想。
三、重视情知教学的整合,突出教学活动的生命性 传统的教学重知轻人,先是割裂知识与智力、能力的关系,尔后开始强调知识教学与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的统一,这既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也表现在教学过程的活动方式即教学方式上。
如由传授教学法发展到“启发式”教学法,由讲授式教学法发展到“讲练结合”教学法,由授受式教学法发展到“发现式教学法”,其他如“演示法”、“实验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实习作业法”、“参观法”、“示范模仿法”等等,无一不是为了达到促进学生知识和智力发展的目的,体现出浓厚的主知主义、理性主义色彩。
主知重智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富于理性而单调乏味、逻辑严整而枯燥无趣、肃整冷峻而沉闷呆板、有紧张活动而无勃勃生气;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有目标任务而无求知兴趣,有死记硬背而无探索欲望,有机械练习而无求新冲动,有好胜心而少好奇心,有好成绩而少好心情,有高分数而无“高峰体验”。 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辨析知识正误却不一定能做出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却不一定有追求真理的热情态度,有刻苦勤奋的表现却不一定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毅力,能遵守教学规范和纪律却不一定能经受失败与挫折的考验,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却不一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样的人就是所谓“单向度的人”。
这种割裂知、情、意的教学方法,20世纪50年代末就受到教学改革家如赞科夫、布鲁纳的批评,他们指出,教学活动应该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使学生产生兴奋感、自豪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对割裂知、情、意的教学方法也持批判态度,他们指出,人的知、情、意具有统一性,教学活动要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应激发人的潜能,促进认知与情感、意志的统一发展。
更尖锐的批判则来自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他们指出,心灵不是信息加工器,而是意识、思维、想象力、目的性、创造性与认知的有机集合体;他们批判传统教学使人丧失个性,成为无血无肉无感情的抽象的人,强调教育教学必须关照人的“整体心灵的培育”。 我国以叶澜先生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家将人本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为“生命教育”理论,认为教育...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处理好几代人的关系我国当前社会里,绝大多数年轻的母亲正在就业,很少有时间完整地陪伴他们的孩子度过婴儿时期。而孩子的祖父母多数正处于退休赋闲之中。由于我国的传统,有不少家庭是三代同堂,客观...
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十种关系《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但是由于一些教师...
如何正确处理识谱教学与其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在音乐教学中,主要包括唱歌(小学唱游)、欣赏、器乐、识谱四项。可见识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但也不是全部。所以把握好这个度就很重要。我觉得和识谱关系最大的为唱歌课和演...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在教案设计中,积极为学生创设或提供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情...
简述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者关系:从教育的发展...
如何处理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目标设定的关系我认为第二节课与我平时的阅读教学相似,但我很欣赏第三节课的教学设计。文本解读的方向是会影响教师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 因为第一,阅读教学目标,决定阅读教学过程的走向。目...
技术工人需要过硬的技术人事需要人际关系的处理可我都不擅长社会学家,21世纪第一层次的职业当属于高智力集团。因此,近几年,国内企业不惜以年薪50万、万招聘高级知识人才,组成企业高智力集团。新的职业结构对高级人才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
如何正确处理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观看了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中学高级教师王旭老师主讲的:的视频“预设”与“生成”的内涵关系与处理. 的视频后,我对“预设与生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预设...
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参与活动,他们都是活动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