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爷爷和小树》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初读后,按惯例,我抽了一部分学生检测朗读课文的情况。与以往不同的是,我试着教孩子学习怎样评价他人的朗读。在一学生读之前,我就布置了听的任务:“你们现在就是朗诵比赛的裁判,请你们认真听,待会儿要请你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当孩子们被老师授予裁判的头衔后,听的积极性明显升温。
瞧黄欣幸,边听边用小手指着,生怕漏掉一个。看喻乐延,发现有同学读错了一个音后,还把他划了出来,真是个负责任的小裁判。小j读完了,我请陈楷男来谈谈。他倒不客气,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就说开了:“我觉得他读得还不错,不过声音太轻了些。”哟,到别小看了他,说得还挺在理的——一语道破了对方的缺点。我表扬他说,陈楷男倒真会说话,先说别人的优点,这样人家听着才会舒服些。
小h读好了,可我怎么着听来都觉得吃力。这时,要不要请小朋友来评呢?我的对策是还是避而不谈为好。于是,这个裁判就有我来示范:“老师听得出,你读得很努力,但好多地方打了疙瘩。我想,这说明我们还欠多读。请大家再认真地读一遍吧!”小f读后,我请陆学锴来评价。他说:“你读得有点感觉。”这感觉一词,可算是我教低段以后,评价朗读时的专业术语。
我总觉得,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谈“有感觉”比谈“有感情”更通俗易懂,更为学生所接受。在朗读指导时,我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把你的感觉读出来,你感觉到了什么,就怎样读。”看,这一词,已用到了学生对他人的朗读评价上,可见其影响之深。第一次朗读评价训练可以说是初告战捷,这归功于学生的投入与专注,也取决于教师的适时、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