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教育评语心得

小学教师《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专业素养一级培训讲座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小学教师筑梦中国心得体会]央视一套晚上8点黄金时段连续播出由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学习出版社联合摄制的5集电视政论片《筑梦中国》,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该片纵论古今、大气磅礴,高蹈宏阔,雄浑豪迈,以广角...+阅读

课程目标

1、明确什么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也可以说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而在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发生的变化。

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

本《标准》的课程目标,就对小学3~6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之后在科学素养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或程度作出了概括的描述和明确的界定。例如, 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就指明了小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从内容来说,是与自身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而不是什么都得学;从难度来说,是浅显的、便于儿童掌握的,而不是高深的、超越儿童认知水平的;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说,只要知道即可,只要能够把知道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由此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而不去强求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甚至据此进行发明创造。

本《标准》的课程目标,必须落实到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课程的确定与保证、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与审核、课程资源的配置与开发、师资队伍的培训与更新、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链接与展开、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测查与评价等等。而所有这些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使小学科学课程真正成为培养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

2、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这种结果表现为学生在课程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的变化。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

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和要求,专指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通过一个特定教学过程(如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是某种知识、某种技能、也可以是某种观念、态度的形成或获得。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通常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2)两者的指导对象不同。

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的建设,而教学目标只是指导教学过程。

(3)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

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如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厅、局、委、办等)、课程指导机构(如各教育厅、局、委、办下属的教研室)、师资培训基地(如师范院校的对口专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与审核者、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4)两者的概括程度不同。课程目标较为抽象,教学目标则相当具体、相当微观。

(5)两者的灵活程度不同。

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往往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讨、推敲的结果,具有导向作用。课程目标一旦确立,轻易不会改动;而教学目标往往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状况的把握来制订的,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门课程在某学期、某堂课甚至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上的教学目标是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更新的。

在看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别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两者的密切联系:

(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导向。

例如,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不仅包括有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内容,而且有与科学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还特别强调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过程以及基本方法。科学教师在确定每学期、每堂课甚至每个教学活动环节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落实课程目标,注意体现课程宗旨。

(2)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

一切教学过程都必须以课程内容来支撑,不可能脱离课程而独立存在。小学科学课同样如此。课程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方向,而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精细化。当教师和学生在教科学、学科学的过程中互动的时候,就把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链接起来、融合在一起了。

综上所述,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掌握课程目标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明确各部分的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主要维度或基本要素有 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程目标就是以这三大维度或三大要素为脉络来进行表述的。总目标对小学生经由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预期发展水平作了高度概括,分目标则对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具体发展内容作了明确界定。

总目标和分目标一起,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正如《标准》所指出的,虽然总目标分解为三个分目标, 但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好的教学活动,往往同时能兼顾或达到多个分目标。例如,一位科学教师在教授 秋天的果实 这个内容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研究果实最重要的特点,既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又使学生掌握了区分果实和非果实的一些知识,还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注重事实、说话要有证据、成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让他们带到课堂上来的水果和蔬菜不全是果实!),从而大大激发了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这位科学教师的课,成功地兼顾了由课程总目标分解而来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分目标。

4、教学中准确把握各分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把各分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可以而且常常需要在某一堂课、某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某一个分目标比较侧重,但在另一堂课、另一个教学环节上又会体现另一个分目标,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三个分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们的教师容易偏重科学知识这一个分目标而忽略了科学探究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分目标。希望引起注意,避免出现这种倾向。

5、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活动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目标的双重性。

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题或某类问题。二是指向科学的本质,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奥秘。

(2)、活动的过程性。

任何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必定由若干个基本步骤所组成,每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目标是有差异的,但是各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却是大致相同的。

(3)、方法的针对性。

对于不同的问题必须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如物理测量的方法,化学分析的方法,社会调查的方法等等。

(4)、工具的有效性。

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需要恰当地使用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感官所不及的事物或现象。比方拨动琴弦来演示声波的存在、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的表面等等。

(5)、证据的重要性。

科学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

(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科学探究的结果必定通过一定方式与他人交流,一方面接受他人的重复验证,证明或证伪;另一方面可以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构思方法和探究结果。

(7)、结论的开放性。

科学探究活动的结论来自对探究结果的归纳整理和逻辑推理,代表了特定的人在特定时段的研究水平,对它的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带来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6、具有激发学生与人合作、乐于探究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的能力。

(1)为什么要激发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欲望

乐于合作和交流 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合作和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了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服他人、适当地有条件地让步等技能和策略,只有通过科学学习活动尤其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形成。二是乐于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沟通意愿,只有当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合作与交流的价值,能够尝试着去合作与交流,并且在合作与交流中得到了鼓励和承认,获得了成功与自信,才会形成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沟通意愿,才有利于形成开放、开朗、开阔的良好个性品质。

一个知道科学需要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兴趣与共事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发展研究的能力并且从他人的反应中得到成功的认可或者失败后如何改进的启示;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我们科学教师有责任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幸运的孩子、能干的孩子和成功的孩子!

(2)如何帮助学生形成 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 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 的观念。最好是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卫生防疫、科学种田、交通工具的现代化等等来阐明这个道理。

然后,要让学生懂得: 我们现在所学的科学就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就需要科学教师密切观察当地百姓生活,结合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样例,或者请同学讨论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怎样来改善我们的生活。例如,学习了 食物的营养 ,就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的饮食是否营养搭配得当,应该如何改进才能确保身体健康。

这样,通过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就可以使学生看到科学改善生活的力量逐步形成努力学科学、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专业发展基础分析 (从学习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师生交往能力等分析,指出优势与不足) 韩如平老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有着较强的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

科学素养目标解读(一) 家庭实验室 项目介绍,杭州市T小学自2009学年开始,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究的能力,围绕 激发动机、激活兴趣、激励创新 的理...

小学教师2019年年终总结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课后对学生进行恰当辅导,广泛吸收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

传承二十四节气,提升数学学科素养为了迎接农历鸡年的到来,弘扬 二十四节气 的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爱党的热情,丰富校园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并以三(3)班班级节气 小雪 为活动背景,创设...

读书心得《环境素养测评报告》江苏省地理教研员于蓉老师在省学业质量分析会议上做了《环境素养测评报告》,从概念界定、测评数据、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提升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解读,读后收获和感受颇多。 于...

小学教师的个人工作心得体会小学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一)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工作11年来,第一次当班主任而且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的确感到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由于班主任工作时间...

有效拓展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起大语文观,实施开...

小学教师心得体会第三十个教师节前夕,习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和祝贺。他在讲话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

小学教师家访记早早地联系了几个家长,说好今天放学后带家里去家访,配合学校的活动,家长们都很支持,虽然在家长联系卡上写好了自己最空的时间,但是对于这个老师提出的时间更改,满口的答应。联系好...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