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的实现:
1.学案的设计:老师们课程重难点及知识点以预习内容的形式编写成学案,学生在上课前根据学案内容认真的预习,以自己的理解完成老师们预设的内容,总的来说就是“预习前置”。
2.备课完成预设:①确定备课人。②主备人设计学案。③主备人通过集体备课说学案,大家集思广益改学案,形成统一内容。④定稿,印刷。
3.教师要对成形的学案进行详尽的个性解读,以适合自己班级内的学生,形成教学案。
4.教师到小组进行展前指导也是预设的一部分。
成果的生成:
1.整体讨论交流:每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交流预习内容,求同存异,互相质疑,生成部分知识内容。
2.重点讨论交流:针对老师分配给的重点内容讨论交流,组内达成共识,生成标准内容。
3.展示交流:将本组生成的东西拿到全班上与大家共享,就是展示,获得同学们的点评与老师点拨,最终生成知识。
4.课下积累:课下将所得积累,整理最终生成自己要获得的技能。
老师要做好:
1.认真备课,设计学案。
2.学案的设计要精细化,有层次,有扶手,实用。
3.提前做好解读,在哪里要点拨,在哪里要追问与质疑。储备丰富的知识。
4.做好学案的检查与整理,以保障预设的效果。
学生要做好:
1.完成学案,做好预习。
2.课上积极参加到小组讨论之中,纠正与提议。
3.积极展示与点评补充。
4.完善好学案内容(最好使用双色笔)。
5.保存好学案,以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