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备孕知识营养

居家安全屡屡发生《儿童居家安全自查图》因此走红

07月02日 编辑 39baobao.com

[早产儿居家照顾须知]早产儿住院期间依赖医护人员及特殊的医疗器材照顾,不需父母费心,但出院后的一切养护责任必须由父母承担,因此建议父母应具备以下居家照料宝宝的能力: 1、 预备必须的装备:如氧气...+阅读

儿童居家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在不久前江西有两儿童爬进洗衣机内玩耍,因不小心触碰到按扭,洗衣机启动导致两名孩子被丧命。而就在前几天,爸爸和朋友坐在车里聊天,3岁的孩子在车内玩耍天窗按扭,不小心被天窗夹住脖子,不幸的丢掉了小生命。

这些屡屡发生的意外事故告诉我们: 最安全的家 ,其实也并不安全。因此专家表示,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家长应该做好家中安全自查。

我看到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发布的一条题为《自查:你家安全吗》的微博,它通过一张图告诉家长们孩子暑假在家可能有哪些安全隐患。我对着图查了查,自己家里还真是 危机重重 啊。希望你们趁着暑期多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让家长们的小疏忽酿成大祸。

武汉多家医院表示,暑期意外伤害患儿就诊率比以往月份激增近三成。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报告显示,暑期(7 8月)是一年中伤害发生的高发期,占比达19.4%;发生在家中的伤害占近一半(44.5%),头部受伤在受伤部位中占41.8%。

探访:三户人家都是隐患多多

儿童居家安全情况究竟如何?记者带着 居家安全自查图 走进三户有孩子的市民家庭,结果发现果真是 危机四伏 ,三户人家全部 中招 。

家住武昌徐东大街的王先生一家,儿子7岁了。记者对着自查图按图索骥,结果发现第一项 打火机等点火用具放在孩子不能拿到处 就不合格王先生家里的打火机就放置在客厅茶几上的果盘中,孩子很容易能拿到。王先生说,平时只是口头警告过孩子不能玩火,对于打火机怎么放并没有特别注意。

暑期儿童意外伤害频发,而懂急救知识的家长不足一成。 武汉同济医院急诊科教授钟强说,除了自查家中安全隐患,家长也要掌握一定急救知识。例如,如果遭遇异物卡喉,家长应立即将孩子翻转,使其头和身体向下,用手固定好头部,用力拍打背部三次。

夏季穿衣少,孩子极易发生严重的烧(烫)伤。在城市超过90%的烫伤是由于开水、热水、热汤等所致。厨房是儿童烧(烫)伤发生的高危场所,而1-4岁是发生烧(烫)伤的高发年龄段。 钟强说,一旦发现孩子被热水烫伤,应立即用凉水冲洗烫伤部位15-20分钟后送医院。如果是大面积烫伤,可用冷水浸过的毛巾简单冷敷,然后立即送往医院。

武大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宋光泰教授则提醒,儿童易摔伤,如果出现牙齿受伤完全脱落,磕掉的牙齿不要丢弃,带去医院半小时内再植的存活率比较高,可将其放在生理盐水或牛奶中浸泡,也可以将其含在嘴里,千万不能用自来水或矿泉水对牙齿进行冲洗。

以下为关联文档:

宝宝荨麻疹居家护理荨麻疹多发生在皮肤,突然发生大小不一、数目不定的水肿性风团,境界清楚,高出周围皮肤,呈浅红色或苍白色,四周皮肤发红。风疹块边缘不整齐,可以相互融合成片,并引起剧痒。发作大多少...

小儿流脑居家护理症状表现 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全年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是以侵袭儿童和小婴儿的最为严重!一般以冬、春季发病较多,11月...

节日宝宝腹泻居家护理守则宝宝腹泻了,您更要做好“护理师”!婴幼儿腹泻除应及时治疗外,家庭护理也十分重要,其重点如下: 要调整好孩子的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饮食原则提示: 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 大部分...

“饮食安全知识”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活动目的 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应注意的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活动准备 视频、ppt、装饰黑板 活动过程设计 1、主持人宣布“食品安全与卫生”主题班...

小儿急性喉炎居家护理症状表现 小儿急性喉炎,指的是小儿喉部黏膜发生的炎症,往往是感冒后,病毒或细菌从上呼吸道向下蔓延的结果。小儿的喉部比较干燥,血管脆弱,局部抵抗力低,一旦有致病微生物侵入,即可...

饮食安全活动目标: 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正确进食方法。 2、明白吃饭时不包饭和裹饭,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不要一边吃一边说话。活动准备...

宝宝安全吃鱼食谱手册选购鱼类时应注意:肉质要有弹性、鱼鳃呈淡红色或鲜红色、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外观完整、鳞片无脱落、无腥臭味等。怕鱼刺卡着宝宝的妈妈可以给宝宝选择罗非鱼、银鱼、雪鱼、...

水痘居家照顾知多少水痘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孩子身上,冬末春初是流行季节。被感染后,通常经过11~20天的潜伏期就会开始发病,而潜伏期间就已经有传染给他人的危险性了。得过一...

居家健身,“绳”采飞扬说到跳绳,许多人都会想起大院子里,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正跳、反跳、双飞、跳太绳,无论什么形式,都能玩得酣畅淋漓。儿时的这种游戏,已逐渐被我们遗忘。如今我们重拾回来,和家人...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