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备孕知识营养

1岁宝宝口腔保健大全

09月2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口腔溃疡得治疗]首先应进行心理调节,祛除有害精神因素。情绪不良的人应善于自解烦恼,宽容自慰,与人和睦共处,生活乐观。其次是饮食调节。饱餐过度与口疮有不解之缘,尤其是消化不良者,应限食或少量...+阅读

相信很多妈妈都知道,宝宝长了牙就要刷牙,但是没有长牙宝宝的口腔清洁,却被许多妈妈忽略了。现在就让我们帮你,建立正确的口腔卫生观念,让你的宝宝拥有一口令人称羡的好牙!

Part1 观念篇

宝宝在长牙之前,都是靠吸吮乳汁、果汁或是各种流质的辅食,来获得营养和水分。这些流质食物,很容易附着于口腔周围的软组织黏膜上,例如上下嘴唇与牙齿之间、口腔底部黏膜、咽喉黏膜等。

细菌的温床

乳汁的营养价值特别高,若是长期滞留在口腔黏膜上,就会变成口腔内细菌生长的温床。一些感染可能造成宝宝口腔黏膜肿胀甚至出血,例如泡疹病毒等。可能伴随着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食欲也可能下降。

口腔的症状,有时是在疑似感冒症状改善后才出现的。如果是牙齿已经萌发,肿胀的牙龈更易造成食物的残留,适当的清洁可以减缓牙龈发炎。由于发炎,清洁时可能会出血,可用湿的纱布或棉棒代替牙刷来清洁,若能尽量清洁干净,出血情形会获得改善。

妈妈在喂食乳汁时,要防止过热,以避免增加宝宝的不适。一般这些症状会在1~2周改善,若症状持续则应再就医处理。

用开水漱口

喂宝宝喝奶或果汁时,爸妈要注意维护宝宝口腔的清洁。爸妈可以用喂奶后再喂些白开水,冲洗或冲淡附着于口腔黏膜上的食物,以降低口腔发生病毒感染的几率。

纱布清口腔

爸妈也可以用干净的纱布,缠在手指上蘸些开水,把宝宝舌头及牙龈处的奶渣擦拭干净,最好每次餐后清洁1次,而最少每次睡前要1次,包括午睡及晚上睡前。

Part2 长牙篇

1岁之前会长牙

从宝宝出生开始,爸妈就要为宝宝清洁口腔。等到长出乳牙时,更要为宝宝彻底做好牙齿清洁的工作,才能维持口腔健康,预防奶瓶性龋齿的发生。

时间 许多宝宝大约在6~7个月大时,开始长出第1颗牙,到了1岁,通常已经长出6~8颗乳牙。不过,并非每个宝宝长牙的时间和顺序都一样,只要在1岁之前长出第1颗牙齿,就可以算是正常。

征兆 宝宝要长牙时,牙肉的地方会有一点鼓鼓的,甚至会有红肿的感觉。这是牙齿要突破牙肉表面的前兆。

顺序 一般而言,宝宝长出的第1颗牙,是在下颚正中间,称为“下颚正门齿”。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定相同,也有先长上颚门牙的宝宝,但大多还是先长出下颚门牙。在下颚正门齿长出后,会陆续长出下颚侧门齿、上颚正门齿、上颚侧门齿、后方臼齿,约3岁前会长齐20颗乳牙。

不适 当宝宝长出第1颗牙时,爸妈可能就会发现宝宝比以前更会流口水,还经常把东西放入嘴里咬。这时候的宝宝可能会有点不舒服,而且情绪也较容易起伏。爸妈可在清洁口腔时,顺便帮宝宝按摩牙肉,舒缓宝宝不舒服的感觉。但是,长牙时并不会高烧不退,或者有上呼吸道不适,例如咳嗽、流鼻水等症状。若有这类症状的发生,并非长牙引起的,一定要尽快就医治疗。

奶嘴VS长牙

也许有许多爸妈都有这样的疑虑,“吃奶嘴到底会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正确使用奶嘴的情况下,是不会影响宝宝牙齿发育的。有的宝宝因为吸吮奶嘴过于用力,而影响了前门牙的咬合,形成了“暴牙”。甚至有的太过用力,连整个齿槽骨(包围牙齿的骨头)也都变形。就算换成恒齿时,也是一样暴牙。如果宝宝常常把奶嘴吸坏,就要注意是不是有过于用力吸吮的问题。

Part3 看牙篇

长牙前先看牙医

很多爸妈都认为,宝宝还小,不需要刷牙,当然更不用说“看牙医”,而且牙齿又没有疼痛的问题,应该不需要多此一举吧。其实这是不对的。

获得口腔信息

第一次口腔检查的目的,是评估宝宝罹患口腔疾病的几率、规划口腔保健的计划以及决定日后回诊的频率等,所以第一次口腔检查应该是很轻松的,通过较简单的检查方式,获得宝宝口腔牙齿的健康信息,同时提供爸妈居家照顾的参考。

建立良好口腔保健习惯 龋齿通常是因为饮食习惯及清洁口腔习惯不佳。因此,宝宝长牙前看牙医,爸妈可以获得正确的观念,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洁的习惯。

爸妈也要有一口好牙 有项研究指出,宝宝口中的细菌,约有70%与妈妈或照顾者相同。从这项研究可以得知,妈妈口中造成龋齿的细菌,可能会传递给宝宝,因此妈妈若有龋齿,宝宝龋齿的几率就会提升。爸妈或是照顾者若有龋齿,也应该要将龋齿治疗好。

预防胜于治疗

若是在口腔疾病发生后,才接受牙医专业的治疗与照顾,通常已经比较晚了。因此,在宝宝有长牙征兆时,就可以做第一次的口腔状况评估,同时可询问医师有关宝宝长牙以及清洁口腔的问题。

Part4 蛀牙篇

奶瓶性龋齿

很多婴儿有睡前喝奶的习惯。晚上睡眠时间长是细菌滋生、导致蛀牙好机会,因此当宝宝喝完奶后,一定要让宝宝刷完牙、清洁过口腔再上床睡觉,否则很容易造成“奶瓶性龋齿”。

早期幼儿龋齿 奶瓶性龋齿是一种相当严重的“早期幼儿龋齿”之一,而且并非一定使用奶瓶才会发生。这种早期幼儿龋齿,通常一开始最先发生在上颚前门牙,会有龋齿窝洞的产生,接着第一颗乳臼齿也有龋齿情形发生。

脱钙现象是征兆

宝宝的上颚前门牙,与嘴唇接触的齿面会先出现白斑,这是脱钙。接着,白斑会变成窝洞,而窝洞又因为食物的色素,而被染成棕黑色的外观。

严重牙冠断裂

若是继续恶化,就可能会发生牙冠断裂,宝宝的龋齿通常进行得相当快速,甚至有爸妈以为宝宝的牙齿就是这么短,其实是因为还来不及长就被蛀掉了!

Part5 清洁篇

帮宝宝清洁口腔

情境 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才能清楚观察到宝宝口腔的每一个地方。为宝宝清洁口腔时,可对宝宝唱歌、讲话,让宝宝觉得清洁口腔是一件愉快的事。

姿势 妈妈坐着,让宝宝头朝向妈妈,侧身平躺在妈妈的腿上,宝宝眼睛看着天花板,身体与妈妈平行或成90度皆可,妈妈从正上方看到宝宝口腔的每个部位。

用具 长牙前:纱布数块、开水一杯。

长牙后:小牙刷(牙齿数量少量也可用纱布)、儿童用漱口水。

步骤 长牙前:

1. 将纱布裹在食指上,再以开水蘸湿纱布。

2. 将裹纱布的食指伸入宝宝口腔。

3. 擦拭舌头、牙龈和口腔黏膜。

长牙后:

1. 用牙刷蘸儿童用漱口水,使牙刷湿润。

2. 以水平横向的方式,帮宝宝清洁乳牙。

若宝宝不适应漱口水,一样可以用开水清洁或是稀释漱口水,让宝宝逐渐适应。

医师提醒

1. 口腔靠近鼻子方向的部位(如图所示),这里最容易被

忽略,但却是最容易藏污纳垢之处,因此更要注意此处的清洁。

2. 帮宝宝刷牙时,要注意牙齿的里面、外面、咬合面,依

序清洁。特别是咬合面,因为高低不平,因此要有耐心慢慢旋转,才能清洁到最深处。

3. 当乳牙一颗一颗长出,牙齿之间的接合面也需要清

洁。可利用牙线清洁,但要特别提醒的是,同一牙缝有2颗牙的接合面,爸妈在为宝宝清洁时,必须分别紧贴2个接合面做清洁。

4. 不建议使用盐水清洁,尚未证实盐水有杀菌效果,且若

是宝宝的口腔有伤口,反而会有刺痛的感觉。

5. 不建议使用牙膏,因为牙膏会产生泡沫,使爸妈无法看

清楚宝宝口腔的每一处。

从小就帮宝宝建立口腔清洁的习惯,保有一口洁白的好牙,相信

长大后,必定能展露自信的微笑。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儿口腔溃疡治疗有妙招将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撒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每日2次。此方法治疗溃疡效果较好,但对溃疡面有较大刺激,会引起疼痛,一般对象为年龄稍大的儿童。 口腔溃疡是人们日常最易患的一种...

如何治疗小儿口腔溃疡口舌生疮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中医根据口疮的形状和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叫做“鹅口疮”、“口疮”和“口糜”。若发生于口的两角者,又名 “燕口疮”。引起口疮的病...

替牙期的口腔保健牙齿是伴随每个人时间最长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在消化、语言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一个人的美容和气质。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是每个人终生追求的...

小儿口腔溃疡治疗新招口腔溃疡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是创伤引起的溃疡。主要是由于碰伤、刺伤等造成细菌感染所致,一般比较容易治愈。敷用药物后三、四天即可见效,通常不会复发。 二是缺乏维生素B引起...

宝宝出牙期常见口腔问题婴幼儿牙齿萌出的年龄有个体差异,一般在一年左右都属于正常生理范围。2岁半时,全部20颗乳牙都萌出。下颌牙比上颌同名牙萌出时间早。其他出现的问题还有:新生儿萌牙,乳牙晚萌,口...

好方法巧治宝宝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人们日常最易患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尤其是1~6岁儿童发病率较高。口腔溃疡多发生在舌部、颊部、软硬腭、前庭沟、上下唇内侧等处。口腔溃疡通常有以下几种: 治疗儿童...

牙齿矫正期口腔护理办法稍加留意,你会发现很多十几岁的青少年笑不露齿,那是因为佩戴“牙箍”后怕影响牙齿外观的缘故。要想保证“牙箍”即齿列矫正器的矫正效果,就必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口腔健康。 牙...

儿童合理饮食与口腔关系儿童的合理饮食与保护牙齿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从胎儿期就应加强牙颌系统生长发育的营养。怀孕期的妇女应从天然食物中摄入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D与钙、磷、氟的食物,如牛奶...

口腔溃疡治疗简方口腔溃疡虽不是什么重病,但却给患者的生活时时带来不便与痛苦。这里为大家介绍简方14则: 1. 鸡蛋 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绿豆适量放陶罐内冷水浸泡十多分钟,放火上煮沸约1.5分钟...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