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学龄前

关于儿童尿床的诊疗新观念

10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专家支招让宝宝不再尿床]避免尿床,妈妈该做的事 知道安安的尿床是正常的情况后,我松了一口气。但宝宝老是尿床也不是个事儿,该怎么做才能减少宝宝“晒地图”的次数呢? 专家支招: ①睡觉前尽量少给宝宝喝...+阅读

一、诊断篇

人们通常说的小儿“尿床”,即儿童在熟睡时发生尿失禁的现象,5岁以后每月至少出现2次尿床者可诊断为遗尿症。小儿尿床尽管不是什么致命的缺陷,但是长期遗尿会对孩子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引发不良行为及后果,应该引起家长重视,适时就诊。

遗尿症本身是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疾病。有很多原因可以导致遗尿症的发生,也可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常幼年儿童也存在夜间尿失禁现象,随着神经系统发育成熟,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大多数遗尿症可自愈的现象提示膀胱控制延缓成熟是遗尿症最常见的原因,而且遗尿症患儿症状缓解的方式也与正常儿童膀胱控制成熟的方式相同,即首先日间排尿得到控制,然后逐渐控制夜间遗尿。正常情况下,抗利尿激素在夜间分泌增加以减少夜间尿量,有资料显示遗尿症患儿这种内分泌节律消失,夜间尿量明显增多。有些遗尿症与一些睡眠性疾病有关,脑干觉醒中枢的因素影响遗尿,但遗尿儿睡眠模式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精神因素显然对遗尿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众多研究并未发现遗尿症患儿有明显的精神病理改变。遗尿症有明显的遗传因素,研究发现,父母一方有遗尿症者孩子发生遗尿可能性大约44%,如父母双方均有遗尿症者,孩子发生遗尿症的可能性高达77%,而父母双方均无遗尿症者其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仅为15%。另一个支持遗传学对遗尿症的作用直接证据是双卵双生36%均有遗尿症,而单卵双生则高达68%同时有遗尿。

泌尿系感染、刺激性或尿潴留性疾病均可导致遗尿症的发生。会阴部肥皂擦洗引起的炎性刺激或蛲虫病对会阴部皮肤的刺激都可引起遗尿症。任何膀胱尿道解剖和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后尿道瓣膜、尿道狭窄等都可能引起遗尿症或引起类似遗尿症的症状,应注意鉴别。如有日间遗尿症,患儿存在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因糖尿病、肾功能损害和尿崩症所致的多尿是导致遗尿症的明显原因之一。

遗尿症的检查包括详尽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尿液分析和尿培养,膀胱功能性容量的评估。通过病史应了解患儿每天尿失禁的次数、是否有日间尿失禁,有无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持续滴尿和屈膝姿势控尿等。还应了解有无肠道功能紊乱,如便秘或大便失禁等。体格检查应着重于腹部、腰骶部和外生殖器。如腰骶部局部皮肤有无毛发、色素沉着、皮肤凹陷等骶裂体表征;腹部检查了解有无腹部肿块,是否为慢性尿潴留;外生殖器检查应了解有无造成尿失禁的发育畸形,如尿道下裂、尿道上裂和包茎等。对怀疑有脊髓裂者应进一步检查下肢活动、肌腱反射、球海绵体肌反射和肛门括约肌张力等神经系统检查。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少饮水不是控制尿床的办法为了不让孩子尿床,有些父母所采用的办法是限制孩子喝水,以此避免孩子尿床的发生。专家表示,这种方法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因为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单位体重所需要的水分比成...

父母不该说“他有个尿床的毛病”他有个尿床的毛病 一位母亲跟人闲谈,话提扯到孩子身上时,“他有个尿床的毛病……”话刚出口,一旁的小男孩羞红了脸,露出怨恨的表情。 尿床这类生理缺陷,属于“难言之隐”,孩子对此...

尿床对孩子本身有哪些危害孩子尿床,父母光知道烦恼,每天晚上要惦记着叫孩子起夜,孩子尿了还要换被褥。本来没睡好,白天工作没精神,晚上回来还要洗洗涮涮。说,孩子听不懂;打,孩子哭,大人更闹心。可当父母的知不...

小儿尿床的中医疗法绝大多数小儿在2岁以后能自行控制排尿,即使是夜晚熟睡之后,也能够醒来告诉妈妈“我要撒尿”。但是,也有一些小儿在夜里不能控制排尿,甚至天天尿床。医学上将5岁或5岁以上小儿出...

建立心智功能的四个新观念婴儿出生的头两年是脑成长的关键期。如果婴儿的脑袋像个硬体,父母则负责提供软体。当你了解硬体(婴儿的脑部)时,你可以设计出更合适的软体(你的行为)以促进婴儿的福祉。 从这...

怎样帮助尿床宝宝告别尿床引起遗尿的原因通常有: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小时候均患遗尿,其子女遗尿敲发病率约为77%;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时候患遗尿,其子女途尿的发病率约为44%。 膀胱容量小:上海杨浦区中心...

小儿尿床的医学治疗办法尿床又称夜间功能性遗尿,在应该有自行控制大小便能力的年龄,4岁的儿童夜间遗尿的发生率约30%,6岁约10%,12岁约3%,18岁约1%。遗尿通常发生在成熟晚的孩子中,并随时间而缓解。仅有1%...

教您告别尿床宝儿尿床是每个宝宝都会做的“坏事”,哪个宝宝不尿床呢?可是如果遭遇一个每天都尿床尿床宝儿怎么办宝儿?五招将您如何预防“尿床宝儿”。 一、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前几天,有个同学来...

小儿尿床成因面面观1、遗传因素:研究显示,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几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几率患病。 2、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一般来说,遗尿儿童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