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学龄前

“好孩子”的致命弱点

09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好孩子也会诱导出好家长]这名家长,是我在认识这个孩子一年半后才第一次见到的,据孩子妈妈讲,有点古怪,经常不回家,所以每次沟通都是与他妈妈进行的,后来一次,妈妈实在也感觉就自己和公婆带着孩子对孩子的教...+阅读

他们从小到大都让人羡慕,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中的典范、家长心中的骄傲。但是正是他们身上的这些“光环”,有时会让父母和老师疏忽了对他们成长中的弱点的关注,这缺少的一环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不堪一击的致命伤。

“开心果”变成了“林妹妹”

刚入大学校门的莹莹,还没有度过新环境中的“蜜月期”,就已经哭哭啼啼地找妈妈、想回家了。最初她还凭着激情和热情独自处理问题,但不久就整天闷闷不乐、度日如年了。面对莫名的烦恼,她常常以泪洗面,只有在电话中跟妈妈哭诉一番才略觉安慰,最终竟发展到痛哭一场成为每天必做的“功课”。现在,就连感兴趣的事情也都成了她的烦心事,似乎只有回家才能逃避莫名的痛苦。

熟悉莹莹的人都会说她是一个健康阳光的女孩儿。

她活泼开朗,是家庭和同学中公认的“开心果”。她是学生干部,成绩优秀,为人随和正直,通情达理,做事情有股子坚韧劲儿,是个典型的“好孩子”。谁曾想,这位“开心果”和“好孩子”怎么就变成了愁容满面的“林妹妹”呢?

“好孩子”的心灵画像

在不长的时间里,为什么莹莹的表现会判若两人呢?从深层的心理机制来看,可以用“退化”的机制来解释。面对问题束手无策时,采用大哭来表达情绪,这是儿童惯用的手法之一。但是如果大哭成为了主要的应对手段,尤其已经成为每天的“必修课”,以致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那么一定是出现了心理失调。

其实学校中有许多像莹莹这样的“好孩子”,他们从小到大都让人羡慕:他们学习优秀,明是非、讲道理,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认真努力,行为中规中矩,几乎从不犯错误;他们善于反省和控制自身的行为,不与他人发生冲突;他们情感敏锐、细腻,自尊心强。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中的典范、家长心中的骄傲。但是正是他们身上的这些“光环”有时会让家长、老师疏忽了对他们成长中弱点的关注,这缺少的一环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不堪一击的致命伤。

比如,由于非常关注成绩和自己各方面的表现,尤其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这些“好孩子”无形中要求自己在学习、才艺、交往各方面都要有突出表现,不允许自己犯错误,他们在“光环”的下面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小心地维护着自己完美的“面具”。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积聚着许多消极情绪。他们在高考、上大学、恋爱等重要人生阶段中很容易出现问题,有些学生甚至会采取自杀等极端行为。据一项对某重点高中学生的调查,被公认的“好孩子”中竟有30%的学生心理或行为出现偏差。“好孩子”群体中的这些学生如果要健康成长,还真需要滋补一下他们的心灵。

“好孩子”的家庭画像

一种行为如果频繁发生,就不是偶然现象。固然,环境的变化、特殊事件都可能让和莹莹相似的孩子表现暂时失调,但是家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回顾“好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到,“好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行为方式、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有很多的“应该”、“不应该”等潜在原则。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孩子随便与其他的孩子玩耍,除非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以免受到不良影响;他们要求孩子不能随便耍脾气,不能随便评论别人,不能和别人吵架,因为那是很没有修养的表现;孩子不能上网,因为网络很危险,晚上不能和同学出去玩,不能睡得太晚,不能穿太花哨的服装,不能追星,不能看无聊的电视剧……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在一个完全纯净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们也已经把这些清规戒律烂熟于心,凡事都要与之比对,来决定取舍。

父母们“很讲理”,冷静理性,善于分析和处理问题,每每孩子遇到问题,父母便运用他们的智慧与人生经验为孩子做出条条框框的分析,让孩子不必绕弯路就可以一路坦途地走下去,快速成长。孩子也为父母的“高见”折服,遇到任何问题就会找到父母作为决策的“拐棍”。

长此以往,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旦在新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复杂性增加,原有的“拐棍”无法奏效时,他们就无法自己招架,只能用儿童阶段的手法来应对或逃避了。

“好孩子”家庭教育点评

严格的教育固然不能说是错误,但是失去平衡的家庭教育就有可能出现偏差。

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失衡

不难看出,莹莹们很像个“小大人”,他们认真、严格,不轻易暴露出弱点和“情绪化”行为。而实际上,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层面,可以比喻为顽皮的孩子和严厉的长者。顽皮的孩子是人在内心中最自然的天性,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任性而活泼的,很多时候是不讲道理的,就像是一头无人驯服的小野马;严厉的长者代表着理性和规范,是父母和社会要求的化身。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与肯定,会努力按照父母的愿望行事,逐渐地把父母和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对自己的要求,当然这也是每个孩子的成长任务。但是二者的关系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趋向平衡,如果提前跨越必经的心理成长阶段,就如同“拔苗助长”一样,终归要在此后的历程中“补课”,重新退化到“儿童期”。这一点也不奇怪。

健康的人应该是感性与理性平衡的人。完全理性无疑像一部机器,没有色彩;放纵情绪不加控制也会堕落为动物,没有教化。在适当的时候,允许顽皮的天性出来活动活动筋骨,就像让野马撒撒欢儿,放放风,再慢慢地寻找时机驯服它。如果一味地用缰绳紧紧地拴着,总有一天它会成为脱缰的野马,恣意妄为,不可收拾。交还给孩子自然态下的天性,给一份空间让那个顽皮的天性得以释放,然后教他们学会适当地驾驭这个顽皮天性,这就是情绪教育的含义和作用,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而过分中规中矩的“好孩子”更需要弥补情感教育的缺环。

“嫁接”式教育和“培植”式教育失衡

许多父母因经历过太多的生活磨砺和坎坷,而拥有了满腹的阅历和思考。为了孩子顺利成长,他们希望用自己的阅历把握孩子少走弯路,以最快的速度成长。因此,他们替孩子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为他们扫除道路上的障碍,殊不知,这只是简单地把家长的思想移植和嫁接给了孩子。而不经过孩子自己加工得到的理念永远是缺乏生命力的抽象符号。因此,许多孩子会说,“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一给我讲道理,我就烦。”其实他们需要道理,也需要亲身实践来明白这些道理,即使走弯路也是必要的尝试和经验积累,是建构他们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观点的重要过程,在孩子头脑中孕育出来的道理才能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道理”。虽然孩子在长大,许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仍然停留在幼儿阶段的呵护和控制,智慧的父母也要学会“收”和“放”的平衡!

以下为关联文档:

做孩子喜欢的好老师智慧锦囊——做好孩子的表率那天我干保育,我打扫完卫生,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于是随手拿了把椅子便坐下休息。这时,坐在我旁边的宇宇,从椅子上站起来,把椅子一转,又坐下了。我说: 宇宇,不能倒着坐椅子,这样太...

妈妈怎么做,教养出好孩子才能不那么累呢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疲惫焦虑的妈妈陪在孩子的写字台旁边,不断地催促孩子做作业、赶快睡觉,因为墙上的表针已经指向晚上十一点。 也许提问题的正是一个需...

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活动前言:每次吃饭之前我都会先洗手,妈妈说过,在外面玩了一天,手上都占满了病毒小子,如果吃到了肚子里,就很容易生病,平时我最怕打针吃药了,把病毒小子洗掉了,我就不会得病了!通过此活...

好孩子不玩火小朋友是不允许玩儿火的,因为小孩子是不允许玩儿火的,小孩子还没有对火很好的认识,因为小孩子不能对火控制好,所以小朋友们不要随便玩儿火哦!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幼儿认识玩儿...

下面这三类妈妈就算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知道每个妈妈都希望培养出好孩子。但是,下面这三类妈妈就算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 1、不分对错的妈妈养不出好孩子。一个不分对错的妈妈再辛苦也养不出好孩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赞美继续吧昨天屠老师到我们班里来试教,因此,我有幸听了一堂品德课《你真棒》,感受颇深。《你真棒》这一课通过让学生在 夸夸自己,夸夸他人 的过程中,既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进一步树立自信...

当一个好孩子也一样不容易朋友把孩子带来我家玩,也是个男孩子,跟森森上一个年级。在我的记忆里,她的孩子一直比森森个子高,大约高出半个头的样子。可是站在一起一比,小哥儿俩居然一般高了,老公让他们两个脱...

做节约用水的好孩子活动目标:培养幼儿从小要有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1盆干枯的花 1盆水 抹布 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想一想: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几个问题,总...

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生活在这个21世纪科技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儿童娱乐设施和项目层出不穷。经调查,我们惊奇的发现,“看电视”竟然是最热门的儿童娱乐方式。 电视为什么会那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