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学龄前

今冬不让“冻疮”扰宝宝

09月13日 编辑 39baobao.com

[冻疮发生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冻疮是人们所熟知的冬季常见皮肤病,虽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严重的话也会影响工作。 冻疮主要是长期寒冷(10℃以下)作用于皮肤而致,受冻后皮下动脉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阅读

寒冷季节,常常可以看到孩子的手脚等处出现冻疮、开裂,脸部皮肤被皴了,严重的还会被冻伤。那么,造成儿童冻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冻疮发生的原因

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孩子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其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气候因素: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局部因素: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全身因素: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提示:冻疮的发生不仅仅只由受寒的时间长及潮湿所致,如果体质弱、患有贫血、内分泌障碍、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疾患、身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均可使身体的耐寒能力差,则很容易在寒冷时发生冻伤。

冻疮的临床表现

主要发生于肢体远端血液循环不良的部位:手指、手背、脚趾、脚跟、脚边缘、脚背、耳轮、耳垂、面颊。

被动伤的部位一开始充血发红,形成暗红色的斑,并伴有肿胀、疼痛、发痒,尤其是一遇到热时,又痒又胀十分不舒服;如果未能扩时控制病变,暗红色的斑逐渐变暗紫色,肿胀更为明显,严重者出现水泡。水泡可能会破溃,形成溃疡面,这时,疼痛加重。通常,冻疮会愈合得很慢,一直等到天气暖和时才能好转。

冻疮的防护与治疗

冬天,由于户外天气寒冷,儿童大多停留在室内,因此活动量减少,导致四肢的血液循环不畅,热量减少,很容易发生手脚冻疮。因此,在冬天到来之即,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在严寒的天气门窗要关闭,加上棉门帘,造成一个防冻的环境;

·防护当宝宝要去户外时,一定要注意给宝宝保暖是否得当,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别是经常暴露的部位,可适当的涂抹护肤油以保护皮肤。给孩子穿上棉鞋、棉衣,戴上手套或围巾等保暖衣物;

·衣服要宽松,最好是蓬松的棉服或羽绒服;不要穿太硬太挤的鞋,否则将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而易发生冻伤;袜子要吸汗并及时更换,以免因潮湿冻伤脚。

·寒冷的时候勿让宝宝在户外玩耍时间过长,也不要玩久坐不动的游戏。经常按摩手、脚、面部、耳朵、年龄越小及体质虚弱宝宝更要加以注意。不要在冷风里站立不动,要活动手脚;

·尽可能不要让浸湿的手脚等部位受冷风的正面吹袭;

·衣服弄湿时要及早换上干衣服;

·天气好时,应多到户外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多给宝宝进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加耐寒力。

对于在前一个冬天患过冻疮的宝宝,可在冬天到来前夕采取以下措施:

·夏季里,把大蒜捣烂成泥,晒热后,经常搽患过冻疮的部位,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用紫外线照射曾经被冻伤的部位,每隔10天1次,每次半小时。

·用茄子干煎汤浸泡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经过多次浸洗也可达到防止冻疮发生及复发的作用。

治疗宝宝患了冻疮要及时治疗,没有破溃时在红肿疼痛处涂抹冻疮软膏或VE软膏,也可请中医开一些草药煎洗。

当有水泡和水泡破溃形成溃疡面时,最好请医生处理,以免处理不当加重病变而使合并症发生。

特别提醒:保暖也要讲科学

保暖不要过度,谨防小儿“中暑”

冬季中暑多发生于2—10个月大的婴儿。由于年轻的父母唯恐孩子着凉,给孩子身上裹着大衣、毯子,还要用上热水袋、电热毯等,加之房间门窗关闭,室内空气不流通,使孩子如同生活在“人造夏季”,致使体温逐渐上升,等父母发觉时,孩子已处于高烧之中,形成冬季“中暑”。

婴儿易发生冬季中暑的原因,还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有关,尤其是出生后5个月以内的婴儿,他们产热量大,而出汗散热又较缓慢,这种产热和散热的不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俗话说:“要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这就要求年轻的父母一定要学好婴幼儿保健知识,既不能让孩子着凉,又不能让孩子“中暑”。

寒从脚起,冬季注意脚的保暖

冬天气温很低,孩子的脚部保暖工作尤其需要重视。人的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少,如果受凉,微血管要痉挛,进一步使血液循环量减少。

孩子脚的表面脂肪很少,保温能力很差。冬季双脚站在地面上,会散发大量的体温,使脚的温度降低,从而增剧微血管痉挛,供血受阻又进一步降低双足的温度。这样不仅导致冻疮,而且影响内脏,成年人还会引起胃痛、下腹痛、月经不调、阳萎、腰痛、腿痛等疾病。

另外,一旦脚部受寒后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微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慢,身体抵抗力削弱,于是潜伏在鼻咽部位和新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就乘机大量繁殖,使人伤风感冒、发生气管炎等疾病。

脚的保暖关键在锻炼和穿好鞋袜。孩子冬天最好穿棉袜和棉鞋。冬季湿冷地区可穿着抗冻疮袜,因为湿度能加剧双脚的温度散发,造成微血管痉挛、供血受阻和组织坏死,形成冻疮。抗冻疮袜有防止微血管痉挛和保持血液循环畅通的作用。另外冬季穿的袜子、鞋垫和棉鞋等应经常烘晒,只有鞋袜干燥,才能保暖。

不要忽视耐寒锻炼

俗话讲“春捂秋冻”,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

以下为关联文档:

冬季防冻疮皴裂天气越来越冷,妈妈们都开始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小宝贝不受严冬侵袭,可还是有些扰人的皮肤问题接踵而来,这不,就有不少妈妈问,嘴唇干裂、小脸蛋红红的怎么办。 在这里找出几个伤害...

老药新用防治宝宝冻疮西药 硝苯地平:有人治疗冻疮患者109例,口服硝苯地平10毫克,每天两次,多数患者用药后72小时奏效,疼痛和痒症状3~5天消失,效果很好。硝苯地平治疗冻疮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

宝宝冻疮的特征处理方式Tip7适当穿衣: 冬天要给宝宝准备好出门穿的大衣、手套、帽子和厚袜。但宝宝出门不能穿得太多、太紧,以免宝宝束手束脚没法活动,反而不易产热;同时注意随天气改变而随时增添衣服...

防治宝宝冻疮的3招研究表明,对寒冷敏感的人最容易发生冻疮,习惯性冻疮患者多有遗传性。所以,生过冻疮的人每年冬天都应注意及早采取措施。 第一招:加固“防护墙”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皮肤对寒冷...

冬季警惕冻疮侵袭宝宝冻疮发生的原因: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孩子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

治疗冻疮的有效秘方方一:花椒150克入白酒30毫升中浸泡7天,去渣,生姜6克切碎绞汁,取生姜汁与甘油同入酒中拌匀,用干净棉花蘸药外涂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冻疮未溃破者。 方二:生地榆30克,地丁15克,芫花...

今冬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特点安康(公益)网络,安康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童笑梅 问:专家您好,幼儿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防止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疾病? 答:要对空气进行消毒,因为现在小孩比较密...

今冬让宝宝不再受冻疮困扰冬天气温很低,孩子的脚部保暖工作尤其需要重视。人的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少,如果受凉,微血管要痉挛,进一步使血液循环量减少。 寒冷季节,常常可以看到孩子的手脚等部位出现冻...

冬天宝宝长冻疮怎么办冬季长冻疮的原因 冻疮就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导致的皮肤表层的一些红肿现象或者溃烂等症状,常常在冬天出现。脸部,双手或者耳朵等部位都是较容易产生冻疮的地方。除了不注意保...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