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01月08日 编辑 39baobao.com

[面对不与同伴交往的孩子,该怎么办]每个班中总有几个不吭、不玩、不与同伴交往的孩子,他们总是默默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快乐地游戏、玩耍,自己却无动于衷;别人欺负他,他也不敢申辩,更不敢还手;明明自己会的问题,看着别人...+阅读

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积极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困难将影响儿童以后的社会适应。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与方法(过分保护、溺爱、粗暴、冷漠等)会对幼儿的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心理问题。父母过分保护和溺爱已成普遍问题。有些家长对幼儿粗暴和过于严厉,对幼儿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容易形成自卑、胆怯、孤僻和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甚至通过模仿与学习,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使同伴不愿与其交往。

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有利于幼儿与同伴交往,而缺乏交往的家庭环境则会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父母离异或不和对幼儿的影响极大。在没有双亲或虽有双亲却没有爱的家庭中,幼儿常因缺乏爱而不能有正常的安定情绪。由丧失感、挫折感、不安全感等引发的欲求不满,使他们形成了攻击、破坏的行为习惯,这对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 托幼机构的影响

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幼儿最早加入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环境,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未能与幼儿建立起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就会导致幼儿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造成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不协调。如果教师不注意爱抚、关心、尊重和认可幼儿,甚至经常冷落或惩罚幼儿,就会使幼儿产生不安全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形成孤僻、冷漠、不合群等特征。

米勒等人(Miller & Gentry,1980)总结了几项相关研究发现,教师对一个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会通过一种复杂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儿童对这个儿童的接纳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因此,一个幼儿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的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幼儿的评价。

例如,一个教师夸奖某个幼儿的画画得好,其他幼儿就会模仿他;如果教师经常表扬某个幼儿,他也会成为同伴中最受欢迎的儿童。因为幼儿希望跟他玩也受到老师的关注,或者像他学习做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婴儿期到幼儿初期,儿童之间的交往大多围绕玩具而发生。玩具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还体现在玩具的不同数量和特征能引起儿童之间不同的交往行为上。研究发现,儿童的活动空间过小或者没有足够数量的玩具,儿童之间的争抢、吵嘴、攻击等消极行为就会更容易发生。而在有大玩具,如滑梯、攀登架、中型积木等的条件下,儿童之间倾向于发生轮流、分享、合作等积极、友好的交往行为(Smith & Connolly,1980)。活动性质对同伴交往的影响表现在不同游戏情境中。自由游戏中,不同社交类型的幼儿表现出交往行为上的巨大差异,而在有一定任务的情境下,如在表演游戏或集体活动中,即使是不受同伴欢迎的儿童,也能与同伴进行一定的配合、协作,因为活动情境本身已规定了同伴间的合作关系,对其行为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4、幼儿自身的特征

幼儿自身的身心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自身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

(1)行为特征

行为特征是幼儿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幼儿之所以在同伴交往中地位各异,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具有明显不同的行为特征。受欢迎儿童,是因为他们对同伴友好,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被拒绝儿童不会使用恰当的方式加入群体活动中,经常表现出许多攻击性行为。被忽视的儿童因为害羞与行为笨拙,他们则很少表现自己也不攻击他人。研究发现,幼儿在合作方面存在着相当稳定的个体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预示了儿童以后不同的社交地位。例如,早期的争吵就预示了以后的社会接纳性。最初被看作合作的儿童往往受人喜欢,而被当作好争吵的儿童,即使他们以后改变了这种行为,也往往被拒斥。

(2)社交技能与策略

幼儿的社交技能与策略对幼儿同伴交往也有重要影响。在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当幼儿掌握运用一定的有效的社交技能与策略时,他的行为才能很好地被其同伴认可和接纳,才能与同伴相处融洽。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别冷落了孩子的“交往幼儿交往是实现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在独生子女尤其需要培养交往能力,交往能力差也正是许多青少年出现问题的原因。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呢? 一、注意社会规范的引...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孩子:天真、活泼、惹人喜爱。他们是快乐、无忧无虑的。而在这快乐的同时,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多让他们体验交往生活,而不是百一顺从、包办代替。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幼...

评价6岁幼儿在交往能力中的合作学习蛙小姐的书屋内,两个小伙伴坐在大大的荷叶下,两个人都选了一本书低着头,一页一页的翻看着。 哇!好高啊! 原本一声不响看书的家睿突然喊出了声音。一旁的涵尹转过头看了看家睿看的...

观察大班小班儿童在幼儿园一日交往情况列出各自特点分析其道德品德和社会性在个体发展中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为发展的。社会性发展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制约着品德发展的程度;而品德的发展是社会性发展的...

好动不善于交往的幼儿属于哪种类型一般来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对于那些具有外向攻击行为的孩子常常给予较多的重视,对于他们表现出来的冲动粗暴、打人骂人、破坏纪律、损毁公物、欺侮弱小等行为进行及时的...

如何提升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1、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 每个孩子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特别是小班幼儿,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时常表现的很紧张、胆怯,不能主动与小伙伴或是老师多交流,也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非常...

如何引导大班幼儿与幼儿交往博客1.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气氛主要表现为全家人和睦相处,父母关心孩子,子女照顾长辈,彼此互相关心。家长要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切忌以孩子...

幼儿园礼仪教案同伴交流要和气中班礼仪教案《友好相处朋友多》 活动目标: 1.学习初步的交往技能及与同伴友好和睦相处的方法。 2.体验与老师、同伴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

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有哪些特点3岁的小孩性格慢慢的放开了.喜怒哀乐全都放在脸上了小孩子和小孩子在一起,也是一种学习.只有在玩的过程中,你才能发现孩子的不足,帮她慢慢的改进.主要特点:1. 走、跑、跳等基本...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