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六周婴儿对物体大小的感知

09月26日 编辑 39baobao.com

[如何让宝宝认识物体转换]从“眼不见,心不烦”,到“眼不见,心却在想”, 客体永存性的获得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儿童从局限于当时当地的身体动作中解放出来,认识到物体的位置转换和永...+阅读

宝宝对物体的大小是怎样感知的呢?经常有孩子站在高高的桥上伸出手去想抓桥下的木船,或者伸出手想去碰天上的星星。孩子的不自量力常常逗得大人哈哈大笑。

众所周知,在我们视线远处的房子似乎变小了,事实上,房子还是保持它实际的大小;隔一个街区远远站着的朋友也没有忽然变成侏儒。远处的物体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形象会随着距离变远而显得越来越小,但我们在知觉上依然保持了人和物的实际大小。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对于人知觉到的物体大小有很大影响。有人解释说,物体的大小恒常性完全依赖于人对熟悉物体的记忆。但是,对于婴儿来说,大部分的事物都是初次看见,在他们的眼里,这些距离不同的物体是否还保持着原来的大小呢?

心理学家鲍尔(1966)采用条件反射法作了一系列的研究。

他先在出生仅6星期婴儿身边1米远处,放一块色彩鲜艳的30厘米立方体的积木,看了一会儿,婴儿似乎有些看腻了,头转向了左边。陪在身边的妈妈捂着脸与婴儿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婴儿显得特别兴奋。这样几个反复之后,婴儿就学会了看见立方体积木时就向左边转头。随后,研究者在距婴儿1米和3米远的地方放置了一大一小两块积木,分别为30厘米和90厘米。

婴儿的反应会如何呢?

如果婴儿有大小恒常性,30厘米的立方体积木就会引起婴儿的转头反应。如果没有大小恒常性,那么婴儿应对90厘米的立方体积木产生转头反应。90厘米的立方体积木放在3米远,30厘米的立方体积木放在1米远处,它们的网膜像大小是相同的。

实验结果表明,婴儿只对放在3米远的30厘米的立方体积木产生转头反应,而对1米远的90厘米立方体积木没有转头反应。

研究者在不同距离上呈现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积木,结果发现,即使是投射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与训练用的立方体积木大小相同,但摆放距离与实际大小都不相同,婴儿的转头反应也很少发生,婴儿并不认为这些积木与原来的立方体积木大小是一样的。这说明婴儿已经具有大小知觉和距离知觉。

6个月的婴儿能够判断身边的母亲和远处走来的母亲是同一个人,同样,无论母亲是正对着他、侧对着他还是背对着他,他也认得出是自己的母亲。可见,婴儿不仅具备了大小知觉恒常性,在对形状的知觉上也具备了同样的能力。

一扇关着的门在我们的视网膜上产生一个矩形印象,半开的门会产生一个梯形的印象,而一扇打开的门则形成一个细长条的形状。一般我们把这三种印象都感知为矩形。<<<12>>>

以下为关联文档:

婴儿的痛觉感知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刚出生的小宝宝听不到、看不到更不会感到疼痛。但大量医学研究表明:刚出生的小宝宝既能听得到,也能看得到,且他们在出生第一天便有感受疼痛的能力。据最近一期...

引导幼儿感知秋天活动设计《小树叶》活动名称:《小树叶》 仓桥幼儿园 杨雪群 设计思路: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和树叶的飘落,我们也进入了《秋天多么美》的主题。在引导幼儿感知秋天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大自然的美时,我们以...

物体的沉与浮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

理论学习——物体排序的教学 一、排序的意义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根据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按有一定的规则排列程序。排序是建立在对事物比较的基础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然而排序对幼儿学习数学...

感知3以内的数量活动目标: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实物,懂得最后一个数,代表所属物品的总数。 2、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小熊、小兔、小猫、小狗头饰,一个生日蛋糕、五份生...

会滚动的物体设计思路 在 汽车 主题活动中,幼儿发现车辆有了轮胎才能滚动,开起来特别快。车轮是圆圆的,他们就觉得圆圆的物体都能滚动。其实不然,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圆圆的物体并不会滚动。幼...

感知比较粗细》活动目标: 1、通过此游戏活动,使幼儿出不理解粗细概念,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请幼儿将粗细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

求同与集合感知活动目标: 1、通过找颜色或形状相同的物体,初步感知集合。 2、观察、理解图示,学习将相同特性物品圈在一起的方式表示集合。活动准备: 1、红、蓝色色小筐各一个。 2、红、蓝小玩...

物体的自由下落设计意图:户外活动时,看到孩子们喜欢去接飘落下来的树叶,我就设计了这个探索物体下落现象的活动,希望能引起孩子们对探索落体运动的兴趣,并尝试记录。新《纲要》指出:幼儿是教育活...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