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尖子生的反思

09月25日 编辑 39baobao.com

[让孩子成为尖子生,只需做好这三步!可惜90%的家长都]同样是读一样的学校,一样的老师教,为什么有的同学成了令人羡慕的尖子生而有的却落在后边?功课遥遥领先,能力高人一等,是他们智商更高吗? 其实,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尖子生,这其中的秘诀...+阅读

一天,我走到中班,听到顾老师说:“小旭,现在你负责,看谁表现得好,让他先上桌玩玩具。”老师的这番话让小朋友们顿时鸦雀无声,群不把小手放好,挺胸坐直,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小旭,等待她点到自己的名字。于是李小旭学着老师的样子,环视一下全班小朋友,老练地叫着他认为的好孩子,还不时地训着实在坐不住、搞点小动作的所谓“淘气”的孩子。

看到这一幕,我陷入了深刻的反思,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在每个班都会有一些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幼儿,他们或者聪明、漂亮,或者听话、家庭条件好,深受老师的宠爱和关注,同他们聊天、谈话多一些,让他们担当班干部的时候多一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多一些,他们可以帮助老师分发学具、玩具,可以当“小老师”看管着其他小朋友,总而言之是多种宠爱于一身,享受特殊的待遇。这常常引来其他孩子羡慕的目光。但是,儿童心理学表明,幼儿的自我评价源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办理所谓的“尖子生”是教师某种潜移默化的言行造就出来的,从侧面反映了教育者的不公平,教师的这种“另眼看待”,会使其他幼儿造成错误的自我感觉,“我不如某某”、“老师喜欢某某,不喜欢我”,进而产生自卑心理,也是少数“尖子生”容易滋生自我中心和盲目的优越感。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好检点自己”,孩子们几十双眼睛注意着老师的一言一行,教师必须坚持教育的公平、公正,时刻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态度、言行举止给幼儿以积极的影响,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北京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副园长 郭艳霞)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尖子生和差生的距离不是天赋和努力,那差在哪里尖子生和差生的区别差在哪里?家长有真正关注过吗?家长你没有想过,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差距在哪里?其实,成绩不好的真正原因,就出在孩子的习惯上。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