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父母的攀比之心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09月16日 编辑 39baobao.com

[莫让孩子爱攀比 家长做出好榜样]虚荣心的产生与孩子满足自尊心的需要有一定的关系。每个孩子都有受尊重的需要。一般来说,尊重的需要可以通过许多正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可是,也有一些孩子在尊重的需要得不到...+阅读

前言:许多的父母都愿意用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来攀比,以显示自己孩子的缺点,这个看似是为了让孩子学的更好,实则对孩子的伤害是极其大的,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也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够知道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从事教育工作的我,常听到一些爸爸、妈妈对自己孩子说:“你看看人家XXX,怎么人家能得高分,你就考这么点儿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学的!”“你看XXX,人家多听话,你要多向人家学学!”

还有的家长,当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请了家教,她就赶紧给孩子约了补习的老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学绘画,她也让孩子学起了画画;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背不少英语单词,她赶紧又让孩子补起了英语。“砝码”就是这样给孩子逐渐加上的,而且越加越重。

自从小屁孩儿上学后,隔三差五的就会拿回一张检测小卷来,不是今天没写声调,就是明天漏道小题,很少有全对的时候。再看看老师每次在网上发布的检测小结,这次10个全对的,上次12个全对的,心里就会暗暗惋惜:唉,就差一点点儿,回头看看那张天真的小脸儿,摇摇头,把心底的那份惋惜甩掉,用笑脸和称赞的语气对他:“宝宝真棒!这么难的音节你都写对了,真是太了不起了!要是能把声调再写上,就更好了,是吧!”得到的是那样开心的笑颜

亲子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教育”是什么?作为老师、作为妈妈,我认为“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现在就感到快乐的人。

这里的“快乐”不是指吃得好穿得好,甚至也不仅仅是成才以后将来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少年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

我坚守这样一个信念,无论如何,我一定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身为家长的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这就是发现自己孩子所独一无二的优势,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

亲子教育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家长都要欣赏自己的孩子,这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不要为了个人的攀比心理就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要看到孩子自身的优点和特点,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长为华罗庚或贝多芬。要让孩子独立思考,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同时要教导他们该做什么。

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教育者:“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也让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以下为关联文档:

以“攀比”应对“攀比对于孩子来说,攀比不一定都是坏事,问题在于父母向哪个方向引导。这里向你推荐应对孩子攀比的四大策略: 其一、反攀比。孩子们在攀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都有,所以我也...

怎样看待幼儿的攀比心理代价3 比较造成孩子精神上的压力。 孩子的适应能力往往比我们想像的要强得多,他们为了取悦父母,往往会去揣摩家长的想法,小小年纪便产生较强的得失心。为了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

感恩之心让孩子说出口想要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和做事中展示出自己良好的修养和懂礼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礼貌会让你的孩子得到更多的友谊,更和睦的家庭关系,和更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细微差别。没有...

做到这4点让儿童远离攀比  随着家庭条件的越来越好,小孩子之间相互攀比之风也越演越烈,比如现在很多小朋友过个生日都要花费不少金钱,不仅要大宴宾客,有些甚至还要请一些明星来贺寿。那么要如何避免这...

孩子攀比消费家长负担沉重“孩子每个月光喝奶粉就要500多块!”“我家孩子的玩具都快堆成山了,可每个月买玩具的钱还要几百块!”……在街头、幼儿园、学校甚至单位,经常能遇到抱怨的父母们,他们抱怨孩子的...

儿童爱攀比 家长须反省专家称:儿童讲虚荣、爱攀比多数是受成人影响,家庭教育应及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这是一场孩子间“斗富”的对话。 嘉熠在幼儿园大班,他和小朋友 聊天时说,“我爸爸有四部手机”。...

家长不要在孩子间盲目攀比近日,一位年轻妈妈表示,小孩都快六岁了,幼儿园里也教英语,可他总是学了后面忘前面,只怕10个单词都搞不清楚。而邻居家的孩子五岁半,现在已经学会了80多个英语单词,而且对学英语的兴...

恐惧孩子的攀比幼儿园中班。我明显感到今年孩子长大了,孩子的脑袋瓜里有了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有一次从幼儿园接回孩子,孩子张口就说:“妈妈,天天的妈妈请老师吃饭,我们什么时候请呀?”当时我愣了...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攀比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作比较,小时候比胖瘦、吃饭爽气,大一点比成绩。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来说,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但由于环境、生活条件与养育...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