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宝宝掉下床之后怎么判断是正常

07月02日 编辑 39baobao.com

[尿量过多和过少都不正常]尿少但次数多 由于宝宝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环境、暗示性语言等影响,其控制力、抗压力及表达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只要是受到轻微刺激,包括残尿对包皮和阴部的刺激、不舒适的衣...+阅读

例1:睡着睡着,突然听到 轰 的一声,紧随着是孩子哇哇的哭泣声,原来孩子被父母的不良睡姿给挤下床了。

例2:睡着睡着,转身一看,发现宝宝不见了。着急起身才发现,原来孩子在床底呼呼大睡。

不管发生的是以上两种的哪种情况,妈妈第一反应就是把孩子赶紧抱起来,看看有没有摔伤。紧接着就是安抚哭泣中的宝宝,用最快的方法让孩子再次入睡。

也许大家都以为,这是最正确的做法。但育儿专家却认为,宝宝掉下床之后这样处理存在风险。那么,如何处理宝宝掉下床呢?

据称,以下3步骤才是粑粑麻麻的最佳选择。

宝宝掉下床的护理步骤1:静待10秒钟记住宝宝跌落姿势

很多爸爸妈妈在看到宝宝掉下床后,就马上将宝宝抱起,然后安慰宝宝。其实,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如果你的 淘气 宝宝掉下床,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等待10秒钟。这10秒钟内,你要做的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记住宝宝跌落的姿势,你要判断宝宝身体哪个部位会受到伤害,如果宝宝受伤严重,给医生描述跌落后的情况也是对宝宝治疗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二件事是注意观察宝宝跌落后的活动情况,正常情况下,宝宝掉下床是会哭闹,四肢乱动,那么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要观察宝宝是否有活动不便的地方,以此来判断宝宝是否有脱臼、骨折等严重的外伤。

宝宝掉下床的护理步骤2:安抚宝宝的情绪

当爸爸妈妈完成我们上面说到的10秒钟内的两件事后,如果有严重的外伤,那么需要马上送去医院进行治疗。如果宝宝没有大碍,那么爸爸妈妈就要好好的安抚宝宝的 受伤 情绪了。

需要注意的是,爸爸妈妈这个时候不可以因为宝宝掉下床就马上给宝宝喂奶或者其他食物,避免宝宝因为抽泣而造成呛奶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行动告诉宝宝,不是大哭就能喝到奶或其他奖励的。

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可以将宝宝竖抱,然后轻轻拍宝宝的后背,起到安抚宝宝的作用。带宝宝慢慢的安静下来后,你可以和他玩一会,分散宝宝的激动情绪。

宝宝掉下床的护理步骤3: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是否有异常

除了我们之前说的宝宝掉下床后的10秒钟要注意观察宝宝外,随后,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都需要十分注意宝宝是否有异常,比如,宝宝是否有睡眠时间突然增多、精神状态变差、反复呕吐、耳鼻出血等情况出现。

因为宝宝如果在掉下床时,头部被撞倒,形成脑震荡或颅内出血,不会马上就发作,而是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宝宝出现我们刚刚提到的情况,那么久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了。反之,如果宝宝掉下床后的几天,食欲及精神没有收到影响,那么爸爸妈妈就可以暂且放心了。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以出现皮肤黄染。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决定的。如果黄疸的程度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不必过分紧张。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

怎样判断宝宝的鞋是否合脚学会走路后,孩子的脚可就派上大用场了。可是这对利用率极高的小脚丫,受重视的程度却不高。如果此前你不太在意孩子的小脚丫,那从现在开始,就把关注的目光也投向它们吧! 结实的脚...

判断是否患结石的3点依据症状:学会简单判断是否患结石 “奶粉事件”一出,很多家长都抱着孩子到医院来检查,特别是吃了问题奶粉的宝宝家长。对此专家表示,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要这么盲目。要怀...

这样正常吗?小女三岁半,在幼儿园一天要拉七到八次小便,老师说其他小朋友没有这么多。我女儿是不是得了尿频症呀?家有小女的妈妈们,请问你们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啊? 哺乳期婴儿,进水量...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锌现在国际上采用的查锌方法分为两种,其一是用头发进行化验,叫做发锌;另外一种叫做血锌,通过采血化验。但是,由于这两种方法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采集器具的污染等,都会产生...

宝宝螳螂嘴纯属正常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嘴里是看不到长出的牙齿的。但在这个时期,乳牙已经在牙槽里形成,并不断地生长发育着,乳门牙的牙冠已经钙化并已接近口腔黏膜。 有个别的新生儿生后不久就有...

判断幼儿个体差异,作有效回应——记“娃娃家”里照顾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在娃娃家中孩子们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妈妈,扮演爸爸。既能体验游戏的快乐,又获得了有益的学习经验。本次区域活动结合 多才多艺的手 这...

新生儿出生几斤最好新生儿出生几斤算正常新生儿出生几斤最好 宝宝吃得太大,对宝宝也不好。当然不要低于5斤,因为低于5斤的宝宝容易营养不良或不健康。宝宝正常的出生体重是5到8斤。最好不要超过8斤,小心生出巨大儿或糖...

正常婴幼儿饮食要五忌对于正常的婴幼儿,只要适当注意科学喂养,一般不会产生营养性疾患。但对于婴幼儿来说,其饮食特别要注意五忌:一忌硬、粗、生。婴幼儿咀嚼和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较弱,不能...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