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孩子写作业磨蹭,看电视上瘾

08月22日 编辑 39baobao.com

[纠正孩子磨蹭拖沓的习惯]快上小学了,可还是个让人心急的“小磨蹭”,做起事来总是慢吞吞的。从吃饭穿衣,到画画儿、写字、做游戏,他的作业永远不能按时做完,常常忘掉该做的事情。每当需要为某事做好准备时...+阅读

说到孩子写作业这个事儿,我就想起当姐前段时间的一篇日记:

“别看电视了,赶紧写作业去!”

“认真写,好好写……”

“磨蹭啥呢,赶紧写。”

这话,我们都说过吧?

其实我们都知道写作业是一件痛苦的差事,当我们命令孩子写作业时,孩子的内心就已经在抵抗了。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通过愉快的方式,让孩子真正学会自我管理呢?这篇文章分析得很有道理

(一并给大家推荐小伙伴精心准备的课程: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破?),不妨来看一看。

作者|泽爸 主播 | 默声

当孩子想要从他的生活中,得到更多主控权,应该调整的是爸妈?还是孩子?

当小孩不想先做你希望他做的事

放学回家的午后,泽泽很主动地拿起书包,翻阅记事簿,查看着今天有哪些功课要写。好不容易写完功课,便问妈妈:“妈妈,我可以看电视吗?”

“你功课都写完了吗?”

“嗯,都写完啦。”

“那昨天的改错呢?”

“还没。”一听到“改错”两个字,仿佛已经预见最终结局的泽泽,摇摇头沮丧地回答妈妈。

“你先改完错再看电视吧。”

“就是一定要先改错,就是一定要,为什么就是要先改错……”有些失望的泽泽边走到房间边碎碎念,口气也越来越差,当然,这些听起来无礼的话,也听进了妈妈耳里,妈妈也有些火气。

其实,这也表示,孩子,想要自主的心开始萌芽了。

反抗,是孩子自主权萌芽的开始

“儿子啊,功课都写完啦。”我先安抚老婆的情绪,再找泽泽谈。

“爸爸知道,你想要先看电视,对不对?”

“对啊,我想要先看电视。”

“不过,妈妈要你先改完错再看电视?”

“对啊。”

“所以,你……不想听妈妈的喽?”

泽泽点点头。

我发现,那个依附着爸妈的孩子,已经长大了。

让孩子试着“询问”与“讨论”

“嗯嗯,我的儿子长大喽,想要安排自己的时间了,爸爸觉得很棒,不过……”

泽泽听到“不过”二字,小小惊了一下。

“不过,你刚刚明明不想接受妈妈说的方式,为什么要接受?感觉上你是接受了,但却很生气,边走边碎碎念,你不高兴,妈妈也会不高兴啊。”

“你觉得应该要怎么做,会比较好呢?”我继续问。

“要……问妈妈?”泽泽压低音量,有点不确定。

“没错,你可以询问跟讨论。询问妈妈为什么要先再看电视,了解妈妈的想法,再跟妈妈讨论可不可以先看电视,看完就会立刻改正作业。这样总比刚刚生闷气好吧?”

孩子听话、任何事都顺着爸妈,当然会让爸妈比较轻松与方便。

不过以长远来看,你会希望孩子长大后有主见,可以妥善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呢?还是凡事都听命于他人安排,只要爸妈一不在,生活就一团乱呢?

我想答案应该是前者吧。

既然如此,当孩子想要自主的心开始萌芽时,我们其实可以开始引导孩子,让他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与爸妈沟通、讨论。

而爸妈也可以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界线与底线,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予孩子极大的自由与选择,而非只有接受与不接受,这种一拍两瞪眼的答案与结局。

让孩子学习对自己负责,是父母给孩子一生受用的礼物。

“好,我知道了。”泽泽答应我。

“嗯,那下次你要记得试试看哦。不要自己生闷气,要试着跟妈妈询问与讨论,一起找到最好的答案。”

“好。”

“所以,这一次,你要去跟妈妈讨论呢?还是先改完错再看电视呢?”

让孩子明晰界线与规矩,自己调配时间

我们都知道,先把既定的功课做完,就会无事一身轻,可以放松地做自己的事情,所以,也会理所当然的这样要求孩子。

但是,“先把功课做完”是被爸妈逼的?还是孩子懂得自己安排时间后的亲身体验呢?两者心态上的差异其实很大。

况且,就连大人下班后回到家,也累得暂时不想做任何事,只想坐在沙发上休息片刻,为何孩子就一定要“先把功课做完”呢?

(我每天一早进公司,一定是先吃早餐、点开网页浏览新闻,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先办公,但报告一定会准时交上。所以说,早做、晚做、迟早会做,中间的顺序就让孩子自己决定吧!)

我后来跟老婆描述了刚刚与泽泽的对话,也不忘提醒老婆:

“虽然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因为他年纪还小,我们依然有监督跟指导的责任。

“晚上到时间就要准备洗澡睡觉了,所以再怎么样,功课一定要在那个时间内写完。

“明白地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界线与规矩,并且提醒孩子,让他在这个范围内自主安排做功课的时间。

“泽泽只要在我们规定好的时间内完成该做的事情,至于这段时间里的先后顺序,就用不着太坚持了。然后随着孩子长大,我们再逐步放宽界线与规矩就好。”

双向沟通、积极倾听,真正学会自我管理

爸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孩子有一颗负责任的心。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接受后果,学会自我管理,自动自发做好自己的事。

首先,要双向沟通

一味要求孩子听从父母是“命令”,然后再用大道理包装是“说服”。不管是命令还是说服,都是沟通的单行道。

当亲子之间的沟通只有单向时,孩子一开始或许会尝试强烈表达不满或顽强抵抗,假使依然无效,就会私下偷偷来或是不想再与爸妈沟通了。

只有双向沟通,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

父母必须向孩子说明我们希望他这么做的原因,再倾听孩子的想法,一起讨论如何可以达成双方都同意的双赢决定。有来有往,畅行无阻,才是所谓的双向沟通。

其次,要单纯倾听

当孩子讲了一句不好听的话,我们立刻严厉纠正:“讲话怎么这么难听,以后不可以??”或者,我们才听孩子说了一句话,便立刻打断并加以反驳:“我懂你的意思,但爸爸要跟你说的是……”

即使我们是为了孩子好,但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心中产生“爸妈都不懂我,反正讲了他们也听不懂”的念头。

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裂缝就会越来越大,亲子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疏离。

倾听,要不加任何评论与建议。

最后,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当孩子表现出负面行为,父母当然要教导,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哭闹、耍赖、生气或叛逆,其实都是孩子的内心因为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假使我们每一次都只是针对孩子表面上的行为做出批评与指责,并没有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反而会让他越来越受伤与挫折。

教养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可以记得他做过的不当行为,并期望他下次可以做对。

然而,实际上,当孩子打翻东西,多数爸妈念归念,依然会起身帮孩子处理;孩子在学校忘记带东西,爸妈讲归讲,还是帮忙送到学校;孩子不收拾玩具,爸妈骂归骂,也总是忍不住动手帮孩子整理。

如此一来,孩子永远不会记得他哪里做得不对,也永远缺乏练习对自己负责的机会,因为爸妈总是抢先一步,把他该负的责任给扛走了。

爸妈给孩子最好的教养礼物,就是让孩子有一颗负责任的心。

让孩子学习承担责任以及接受后果。打翻东西,请自己擦拭;在学校忘记带东西,让孩子自己试着面对;不收拾玩具就当场没收,等愿意爱惜和整理时再还给孩子。

如此,孩子才会真正记得他哪里做得不对,下一次才会自动自发的把事情做对。

让孩子从小开始练习,从小事慢慢累积,只要懂得对自己及他人负责,父母其实就不太需要为孩子的将来担心。

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还要真心地看着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在认真地听你说话,并且确实接收到你的想法”,父母与孩子的心,才会相连在一起永不分离。

孩子的未来,说到底是他自己的。我们做父母的,只有敢于放手,让孩子从小养成自主意识,学会自我管理,才是给他最好的礼物。

与孩子的相处,其实就是“陪伴”与“了解”这两件事而已。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改造家中“小磨蹭穿衣、吃饭、收放玩具,孩子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特别是早晨,常常因为孩子的磨蹭,误了上班时间。即使你发脾气,他还是慢条斯理、不慌不忙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天生慢性子...

怎样对付你家的“小磨蹭一次在幼儿园讲完课之后,一位母亲走上前来,皱着眉头对我说:“我的女儿做什么事情都特别磨蹭,做游戏、穿衣服、吃饭等活动都比同龄的孩子慢很多,效率特别差,怎么跟她讲道理她都听不...

3招应对孩子磨磨蹭有的孩子时间意识淡薄,做事磨磨蹭蹭,不论是吃饭还是做作业,都比别人慢半拍,怎样帮助这样的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呢? 一般来说,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

五大对策改变孩子磨蹭习惯许多父母都有着同样的苦恼:孩子动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条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饭等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 当自己的孩子跟同龄人相...

磨蹭的三大原因及对策如何做呢?首先当然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磨蹭磨蹭的原因在哪里。 磨蹭的三大原因及对策 孩子学习磨蹭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归结了一下,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没有兴趣型。这种...

揪出孩子爱磨蹭的11个理由十个孩子倒有9个让家长抱怨磨蹭的,孩子为什么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家长该不该帮孩子改掉这样的“坏习惯”呢? No.1 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

磨蹭是人的天性我曾经收到过这样一封妈妈的来信,她说: 我的儿子真是让我愁死了,他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每天写作业都必须我在旁边盯着,我稍微不盯,他就跑去玩了。其实我盯着他,他作业写得也不好,磨磨...

电视有害无利,孩子会上瘾误区:电视有害无利,会造成孩子看电视成瘾 如果孩子能够自己支配空闲时间,他们会选择和朋友出去玩同时看看电视。有趣或者充满悬念的电视节目会成为孩子们喜欢谈论的话题,喜欢同...

五招搞定孩子磨蹭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 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