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新生儿知识婴幼儿

好父母必须知道自己的能与不能!

03月27日 编辑 39baobao.com

[孩子为何不相信父母的许诺]孩子不相信父母的许诺,是有一定原因的:有些家长为求孩子一时的宁静,往往不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种种许诺,让孩子在盼望中等待,而最终以失望告终。如孩子希望有一个声控的洋娃娃,父母...+阅读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知道自己有多“能”的父母,缺乏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否知道自己的“不能”,要比仅仅知道自己有多“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作为父母,无不希望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捧到孩子手边,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孩子的成长,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 能够知道自己有多少“能”的父母是能干的父母,能够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是聪明的父母,而能够游走于“能”与“不能”之间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

实际上,父母与孩子之间除了血缘关系及养育者角色以外,在孩子成长中还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其表现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孩子的老师,二是孩子的同学,三是 孩子的学生。这三种角色并不是截然分割的,常常是三位一体、并行不悖的。

虽然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所偏重,不同的家庭、不同父母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够强而你的孩 子又很钦佩你,就请做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师,就请做你孩子的同学;如果你不想做你孩子的同学,就请做你孩子的学生。

与生俱来的性格基因会影响孩子日常生活表现的30%以上,基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与父母每日相处的大环境下,孩子还会受到父母性格的影响,而父母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着紧绷的神经状态,小心翼翼地收敛自己的性格,所以孩子还是会表现出与父母相像的性格来。因此,后天塑造孩子的性格是不大可能的。

做孩子的老师:竭尽自己的“能”在孩子的成长初期

重在做“能”的父母。孩子的成长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对其影响力最大 的时期,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师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做一个“能”的父母,并尽自己所“能”做好孩子的“老师角色”。这既是为人父母的伟大的权利,也是高尚的 义务。孩子通常是在父母的教导中以及对成年人行为的模仿中来适应生活,获得发展的。

这时候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父母既要教孩子生活的本领,也要教孩子学习的本领,还要教孩子与人打交道的本领等等。父母如果能在恰当的时机、 采取恰当的方法把自己的所“能”教授给自己的孩子,则更容易促进孩子的发展。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的成长而言,无论其“得”还是“失”,都需要你的教导、指 导、总结与强化。对此如果你理解得越深,实践得越扎实,就越容易取得好的效果,而且,这是智慧家教的开始,也是成为智慧父母的第一步。

做孩子的同学:思索自己的“不能”

孩子是不断成长的,当孩子成长到“心理断乳期”时,重在做“不能”的父母。此时,孩子往往会从过去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的意向,此时的父 母需要想到的则是自己的“不能”。

如果这时你还充当无所不能的“老师角色”,把他们’当孩子或学生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 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但如果你愿意做孩子的同学并和孩子一道学习一起成长,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同学关系,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 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毕竟,在做孩子同学的过程中,孩子所暴露出来的,是他们较为真实的一面,有利于你发现更深层 次的问题,从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他们能够从中明白生活的道理、学习的道理、做事的道理以及做人的道理。

不仅如此,父母的“同学角色”还是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发掘其潜质的最好办法。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在做孩子的同学中,你才会更加容易地感悟到孩子的优点。对此,如果你也愿意思考与尝试,那你离智慧的父母就越来越近了。

做孩子的学生:游刃于自己的“能”与“不能”之问

在孩子的逐渐成熟期,重在游走于“能”与“不能”之间。当孩子逐渐成熟的时候,父母最好更多地做孩子的学生,适时地做一下孩子的老师,这是帮助孩子持续发展之道。你对孩子成熟感到高兴的最好方式就是静听孩子的故事,特别是其成功的故事,一定要给孩子做你老师的机会并向孩子学习,这样可进 一步激励他的成长;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则需要在倾听孩子的心事中不失时机地去做做孩子的老师,将你的人生经验以他喜欢的方式说给他听……能够在“能”与 “不能”之间游刃有余的家庭教育才是智慧的家庭教育,能够在“能”与“不能”之间游刃有余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

实际上,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上述三种角色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紧密相关。根据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看法,人类 历史发展有三种文化——“后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前喻文化”。虽然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些专业名词,但你很容易了解它们所蕴含的内容。“后喻文化”是指 年轻人必须向成年人和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在这种文化里,年长者的经验和知识显得特别重要和必要,他们也特别具有权威。“并喻文化”是指两代人必须相互学 习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上一代人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孩子们身上进发出许多值得上一代人欣赏和学习的东西。“前喻文化”指的是为了顺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 时代的紧迫需要,老一代人必须向年轻一代学习,才能保证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对于这一点,做父母的认识得越早,体悟得越深,实践得越多,就越容易开展智慧的 家教,就越容易成为智慧的父母。

以下为关联文档:

父母与孩子共餐的好处吃饭,并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事情,更是全家的事情。亲子共餐,不仅能帮助孩子充分吸收营养,而且还会赋予孩子更多的知识和快乐。亲子共餐是绝佳的教育机会。英国家庭素有 把餐桌当...

孩子们给父母提的意见摘自:莱阳市童心教育集团 作者:董翠珍 前几天跟孩子们讨论了一个平时父母做什么事是你最不喜欢的?下面是孩子们的回答:(由于一节课没讨论完,所以暂时就这么几个孩子的话了) 王 志:最...

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关键是爱的方式出了问题有人说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我觉得这句话太绝对,太片面了。我见过父母很爱孩子,孩子也很孝顺的;也见过父母很爱孩子,孩子很不孝的。父母爱孩子,本身没有问题。之所以会有孩子...

儿童为什么必须拥有自尊和自尊心儿童拥有自尊的意义 (一)自尊是人的基本需要。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六个层次,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父母总是唠叨孩子的缺点,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孩子在两岁之前的大脑对大人的各种言语还不能理解,在你反复唠叨同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缺点。孩子的只能误理解为这个人老爱和自己聊天,并且认为唠叨时那种表情是大人正常的表情,甚...

父母与宝宝沟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相爱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觉不到快乐,也...

父母给幼儿园的一封感谢信篇1:给幼儿园的感谢信 尊敬的幼儿园领导和老师: 我是贵园亲子班悠悠小朋友的家长,这天是怀着一颗十分感激之心给你们写这封信的。 说实话,和许多家长一样,在孩子入园前,我们也感到...

父母和孩子在理解中前行三八 节,幼儿园开展 护蛋行动 活动,孩子通过亲身体会,理解妈妈的辛苦,引导孩子用感恩和理解的心面对妈妈,这项主旨活动的开展很有意义,我为老师的巧妙构思叫好和赞赏。 活动准备前...

宝宝高AQ,父母这样做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女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在行为上也常常表现得浅尝辄止,缺乏忍耐力。这其实并不是她们自身造成的。她们长期生活在被伺候、被服务的环境里,从进小学到读大学,以致...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