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怎样解决幼儿教师在记录时与幼儿互动的问题

12月23日 编辑 39baobao.com

[幼儿园配班教师小班家长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小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并作为家长代表在此发言。这是我第一次以家长的身份站在上面讲话,跟平时以老师的身份站...+阅读

问题一:教师在记录时,有为记录而记录的现象。 在记录时教师总想找到幼儿的一些“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没有发现时就无事可记了。但为了完成任务还是要硬着头皮写。我们应该本着对幼儿负责,对自己的记录负责的态度,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问题二:教师对记录资料的价值认识和运用不够。对记录的原始资料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幼儿的个性及发展阶段;②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调整课程的发展方向,③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在教学上做某方面的改进,④与家长一起分享资料,全面了解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活动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使这些宝贵的资料白白浪费。如果把它充分利用到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问题三:教师在记录时如何与幼儿互动的问题。 教师很难做到边记录,边与幼儿一起活动,专门让一个教师在旁做记录又是不现实的。与一部分幼儿记录就无法顾及到其他幼儿的活动情况,而且总是在那里做记录,幼儿会觉得教师突然变得陌生了,活动起来也不自然。这个问题是目前教师感到最困难的事情。 问题四:记录时人员分配,资源分配、时间分配等问题。 教师一般都采用边活动边记录的方式,如果班级的三位教师分成三个组活动的话就会出现很多配合上的问题。如照相机不够用,教师组织活动时谁来照相,小组人数多教师记不过来等。教师总有力不从心分身乏术的感觉,这样势必会影响幼儿的活动和记录的效果。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发挥教师在记录中的积极作用呢? 首先,要重新调整与幼儿的关系。 1、教师要学会参与。所谓“参与”就是教师要学会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师生关系应建立在双方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活动的过程中,使幼儿能与教师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双方都能全身心的投入活动的过程,探索想法,技巧与材料的使用,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幼儿的角色定位在接受指导和支配的地位。没有参与,就没有观察。 2、教师要学会倾听。所谓“倾听”就是教师要学会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在“童声”中理解幼儿的生活,在“童声”中推动幼儿的探索。教师仔细倾听幼儿建议、刺激幼儿想法、提出开放式的问题以及鼓励幼儿做出回应,减少对幼儿的干预。只有学会了倾听,教师才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心灵感应,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不断地成长。 3、教师要学会等待。所谓“等待”就是教师要学会留出时间、留出空间,等待幼儿的自然成熟,或者说是在更积极地寻找一个成熟的时机、一个更好的教育点。皮亚杰理论中的“等待思想”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有一个不断形成的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动作内化,还是新概念的形成,都依赖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要有一定的时间。” 4、教师要学会积累。所谓“积累”就是要教师妥善保管、处理好幼儿的记录资料。教师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用描述性的语言记录幼儿的言行,谨慎保管好记录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做出相应的跟进方案。 其次,教师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1、加强学习和读书。由于观察记录还处在摸索阶段,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向书本学习,善于积累经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提高观察记录的技巧。同时,同事间相互交流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获得很多直接的经验。 2、提高记录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带一只笔,随时记录下幼儿的言行,即使你觉得这些并不是“闪光点”,对幼儿来说也是重要的。并要在活动中找出问题,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分析幼儿的活动情况。在反思分析中调整幼儿活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3、把观察记录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贵在坚持。观察幼儿发展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并不保证在短时间内一定有答案,有时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如果持之以恒地把这件事做下去,教师就会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行为,提高教学效果,这样对每个人都有益处,幼儿也会因此获得提高。 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也参与到对幼儿活动的记录中来。通过分享幼儿在园的记录,引导家长对幼儿在家的活动进行记录,将家园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效能。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看起来很复杂,事实上它的确复杂,是需要教师花许多时间和努力去学会的技巧。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只要教师真正了解了幼儿的阶段性特征,凭借这些真实的材料,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幼儿的发展,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每个孩子的发展。 学会做活动观察记录正是今后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

以下为关联文档:

幼儿园小小班秋季家长会讲稿怎么写各位家长: 晚上好,首先真诚的感谢大家配合我们的工作,正是有了大家的配合,我们的工作才会有动力和目标。因为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时力求让大家满意。听...

幼儿园六一节目主持词老师1人幼儿1人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男: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送去五月的芬芳。 男:迎来六月的时光。 女:我们的心像怒放的花朵。 男: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女:六月,是童年的摇篮,...

如何做好大班幼儿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共育一、研究背景、意义: 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对幼儿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幼儿幼儿园进入小学,由于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不同、生活环境的完全改观...

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王艳玲 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郑飞幼儿园幼小衔接问题是我国幼教科研的热点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

大班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通过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内容和意境。 2.通过学习散文《冬姑娘的礼物》,感受冬季的快乐,会用不同词语赞美“冬姑娘”,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求异性。 3.丰富词语: 失望、谈天、...

幼儿园大班我的问题怎么写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活动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反之,则条理不清...

幼儿教育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孩子教育中有哪些常见问题? (一)问:我在带班的时候,常常看到有些小朋友出现攻击性行为,通过暗示心理教育会对这位小朋友有帮助吗? 答:问题行为的出现要具体分析是发生在何时何地,周围...

如何看待大班问题幼儿的行为大班幼儿的问题行为:如表达性的问题行为、工具性的为题行为、故意性攻击行为等,即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通常和他们同等发展的幼儿所遵守的标准相冲突,更易出现行为偏异。如美术活...

幼儿园声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班语言活动:学习声母Z 活动目标:1、掌握声母z的正确发音及书写格式。 2、对拼音感兴趣,乐意学拼音。 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Z形状的小桥、拱形门山洞。 2、放烟花的课件、小老...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