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深静脉血栓诊断及治疗浅析

12月15日 编辑 39baobao.com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表现]本病起病隐袭,病理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往往需经数年后才趋严重。病程的演变,根据肢体缺血的程度,可分为三期:(一)一期(局部缺血期) 为病变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患肢麻木、发凉...+阅读

静脉血栓栓塞每年的发病率大约是0.1%,发病率随年龄逐渐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达1%[1],一半以上的血栓栓塞事件都和深静脉血栓相关,为减少出现致命性肺栓塞的几率,对病人进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据Virchow提出的观点,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三大因素,即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淤滞和血液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大多来源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未经治疗的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大约有25%延伸累及近端静脉,而大多数致命性栓塞都来源于近端静脉血栓[2]。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无症状或在受累部位的上方有压痛、疼痛、水肿、温度增加、皮肤色泽改变以及浅表静脉隆起,DVT影响、股和髂静脉,在腹股沟的股三角,大腿中部或窝在受累静脉上方可触及硬的条索。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在小腿、大腿、髋部及下腹部可见扩张的浅表侧支静脉。由于至少有三支主要的静脉汇集小腿的血流,一支静脉血栓形成不影响静脉回流,故不会产生水肿、皮肤发绀和浅表静脉扩张。病人主诉站立或行走时有酸痛或疼痛,休息及将下肢抬高通常可获得缓解。

1. 诊断

在50%的病例,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能单独由临床诊断,Homan征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水肿亦可能由于其他原因,由于临床诊断的不可靠性,需要进行一些准确的诊断实验,由于血管造影本身的特点,技术上的要求、花费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多方面的原因,使该诊断措施在临床上并不是经常使用。在怀疑有深静脉血栓时多采用无创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DVT的首选诊断方法,据报道,静脉超声对症状性、中央型DVT诊断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6%;对周围型DVT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70%[2]。研究表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也是DVT筛查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发现,静脉造影证实为DVT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若用以D-二聚体>50ng/ml为阳性,则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77%,阴性预测值为92%。因此,疑似DVT患者D-二聚体结果正常,有助于排除DVT的诊断[3]。深静脉造影仍是DVT诊断的“金标准”,如诊断可疑应作静脉造影,肺扫描或肺动脉造影可发现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漏诊,可导致肺栓塞而死亡。但如果未经超声检查,静脉造影或肺扫描就应用抗凝治疗会有严重出血的危险。医学教育网

2.治疗

一旦确诊为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防止肺栓塞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近年来DVT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溶栓、抗凝、滤器置入以及其他介入治疗手段,偶尔需手术治疗。

2.1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30°,急性DVT,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

2.2 抗凝治疗 目前是最基本的治疗DVT手段,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华法林等。

2.2.1 传统普通肝素(UFH) 通常是在给予负荷剂量后再进行持续静脉输注,比如先以80IU/kg的负荷剂量静脉推注,继以18IU/(kg.h)的剂量进行维持;6h复查APTT,根据APTT调整用量,使APTT在正常对照1.5~2.5倍范围内;长期使用肝素(>1个月)会导致骨质疏松和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有肝素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病史的患者需要采用其他抗凝药物,如:danaparoid,lepirudin,argatroban.

2.2.2 低分子肝素(LMWH) 有资料分析显示,对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复发,低分子肝素与传统肝素效果相同,但是低分子肝素导致的出血情况较少。低分子肝素通常皮下注射,1天1~2次,按体重调整剂量,一般不需要监测。尽管低分子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要少于传统肝素,但是低分子肝素经常会与抗体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因此有该病史的患者应禁用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导致的骨质疏松症也少于传统肝素[4]。LMWH不通过胎盘屏障,孕妇使用较安全。LMWH抗凝效果用抗Xa水平评估,使其在0.5~1.5U/ml之间。极度肥胖(体重>100kg)、极度消瘦(体重

以下为关联文档: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一般并不困难。诊断要点是:①绝大多数病人是青壮年男子,尤有长期大量吸烟嗜好;②肢体足背或(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③肢体有游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辅助检查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症状隐晦,且不典型,常难以确诊。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及股青肿,具有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诊断多无困难。但是为了确定诊断,明确病变范围,可选用下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病理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临床比较常见,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常遗留下肢深静脉阻塞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一、病因19世纪中期(1946~1956),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任何部位。临床常见的有两类: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前者位于末稍,称为周围型;后者位于中心,称为中央型。无论周围...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血检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促进侧支循环,重建血流,改进肢体血供,减轻或消除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及防止感染,保存肢体,以恢复劳动力。重点是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目前,治疗血栓...

经腹部途径腹主动脉分叉处血栓摘除术[适应证] 四肢主要动脉的血栓栓塞,除有些部位(如上肢腋动脉)常有足够的侧支循环,经过积极的非手术治疗,能够维持充足的血运,可以不需进行手术外;在其他部位一经确诊,不管病肢的侧支...

血栓形成的部位临床执业医师《神经病学》辅导:脑血栓形成的部位 问题:54岁女性,脑动脉硬化症病史3年,突感眩晕、呕吐、言语不清。查体: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言语含混,左眼裂小、瞳孔小、水平眼震...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与血凝块不同的是,血栓是在血...

血栓性外痔剥离术后处理问题预防:1) 术前做好准备工作灌肠,使患者术后于24小时后再排便。对于嵌顿痔、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等术前须控制炎症,一般尽量待炎症完全控制后再进行手术。 2)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根据...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