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搭设探究的坡度案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 王文英(一)探究需要坡度 案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师出示教室平面图(见下图),提问:在教室里,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生回答:门的面、凳子的面、天花...+阅读
【李允允 】
一、案例背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册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知道把长方形某个面的形状画下来常常可以得到长方形,把正方形某个面的形状画下来可以得到正方形;能从整体上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也能借助方格纸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这部分内容侧重引导学生学生以上述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比较、测量以及简单地推理,进一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比较为主线,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知、辨析、推想、归纳,从而在形成相应认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二、案例描述
(一)课前谈话,引入常见平面图形
播放实景视频,定格画面。
师:在这些物体的面上,你能找到哪些平面图形?
学生口答。
【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情境中精心挑选鲜活的素材,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自然进入学习主题。学生在欣赏美景时找出平面图形,经历了将生活中的事物抽象成数学图形的过程,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现实空间的联系,感受认识平面图形的意义。】
(二)设置情境,唤醒直观认识经验
师:这么多的平面图形需要我们慢慢去认识,今天我们先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盒子,里面有好多图形。我想找出长方形,请你们帮我一起找,好吗?
课件出示图形的一部分。
生1:这是圆形,不是长方形。
师:才露出那么一点,你是怎么知道它不是长方形的?
生1:因为它的边是弯曲的。
师:你关注到了它的边。
生2:它也没有角。
师:你关注到了它的角。(板书:边 角)
课件逐步出示一个像长方形的图形。
师:这个图形的边是直的,也有角
,它是长方形吗?
生:这个不是,因为它的边都不相等。
师:看来,不同的平面图形,边和角都有不同的特点。
教师课件出示一组图形(长方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师:一下子出现这么多图形,哪些是长方形?赶紧找一找。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其中的三个长方形。
师:长方形都找到了。那么,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呢?
生(齐):4条边4个角。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板书:4条 4个)仔细观察,长方形的4条边、4个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对边相等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对边相等就是对面的两条边一样长。
师生共同比划长方形相对的两组边。
师:长方形相对的两组边分别相等就可以称之为
,对边相等(板书)。
师:那么,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直角(板书)。
【评析:教师精心设计了利用盒子里露出部分边或角,盒子中逐步出现的图形激活了学生对长方形的直观认知经验。圆形让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了 边 和 角 ,梯形让学生进一步关注不同的 边 和 角 有不同的特点。此时,虽然长方形还未出现,但已唤醒学生的经验。教师此环节的设计干预,使学生凭借头脑中的图形表象,很快找出三个形状不一样的长方形。简单回顾长方形边和角数量的特点后,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的猜想,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上的新知探索也由此开始。】
(三)动手操作,合作验证长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看出来长方形可能有这些特点,究竟是不是呢?我们还要用数学的工具和方法进一步验证。同桌两人合作,一起想想办法,验证它的角是不是直角,边是不是对边相等。开始吧。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操作验证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
生1:用尺子量
,发现上下两条边长16厘米,左右两条边长8厘米。
师:他用量一量的方法发现对边相等。谁也和他一样量一量了?
生2:上边14厘米,左边11厘米,下边14厘米,右边11厘米,也是对边相等。
师:同学们手中的长方形各不相同,但用量一量(板书:量)的方法都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生(齐):对边相等。
师:老师发现有一小组用了不一样的方法,让我们看一看他们怎么想的?
学生上台演示:这样对折,发现两条边重合,它们一样长。
师:对折后,长方形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它们相等。
生2:再这样对折,另一组对边也重合,说明它们也相等。(板书:折)
师:角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生1:我们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师板书:比)
师:用三角尺比一比幼儿教育m.smtxjs.
,验证了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对边相等。这两组对边有长有短,我们把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课件出示之前的三个长方形。
师:还记得这三个长方形吗?第一个是长几厘米、宽几厘米的长方形呢?(请三名学生依次回答。)
师:这个长方形就在我们的身边(长26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找到它吗?
生:数学书的封面。
师:是不是数学书的封面呢?量一量就知道了。
学生合作测量,验证猜测。
师:同学们猜得对、量得准,真棒!敢不敢接受更大的挑战?
课件出示斜着摆放的长方形。
师:现在还是长方形吗?
生:还是长方形!它的角还是直角,它的边也没有变。
师:对,它仍然符合长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它还是长方形。如果不给你看图形,只告诉长和宽,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是什么样吗?
课件出示:长20厘米,宽10厘米。
学生一边想象,一边用手势比划。
师:我们可以根据原来这个长方形想
,长更长一些,宽也更宽一些。你想的是这样吗?继续想象,把这个长方形对折后会是什么样?
生1:还是长方形。
生2:比原来更窄一点的长方形。
生3:还可能是正方形。
师: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动态演示这种折法形成的图形:(横折、竖折)
【评析:通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的不断追问干预,学生借助丰富的操作活动,在观察、实验、分析、猜测、推理中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逐步学会从 边 和 角 两个方面分析长方形的组成要素及特征,并逐步认识图形的特征。这一验证活动的充分展开,有助于学生从中积累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认识和研究图形的基本方法。验证长方形的特征之后对长方形特征的表述,有助于学生体会学习特征的作用;长方形变换位置的呈现有助于学生体会图形特征的稳定性;根据图形的数据进行想象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方法迁移,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师:这是正方形吗?你想从哪些方面认识正方形?
生1:它的4条边。
生2:它的4个角。
师:好,我们就用刚才研究长方形的方法,也来找一找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合作,操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生1:正方形的4个角全部都是直角。(师板书:直角)
生2: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是一样长的。
师: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尺子量的。
师:量一量能发现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你们量了吗?
生(齐):量了。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把它对折。(上台演示折法,课件同步出示)
师:两次对折发现了什么?
生(齐):对边相等。
师:和长方形有一样的特点,对吗?
生(齐):对。
师:要说明4条边都相等,好像还缺了点什么,该怎么折呢?
学生讲台演示,课件出示。
师:这样一折
,能发现哪些边相等?
生:左边和上边相等,右边和下边相等。
师:是呀,相邻的边也相等,说明了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现在你能完整地说一说正方形的特点吗?
生(齐):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师: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就不分长于宽了,它的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学生介绍手中的是边长多少的正方形。
课件出示(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对折后图形)
师:这个长方形,这样对折后是正方形吗?如何
来判断?
生:对折后,20厘米的一半是10厘米,对边也是10厘米,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是正方形。
【评析:长方形特征的认识经历了猜想验证的过程,正方形的特征则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教师设计了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
,对折后是什么图形?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联想到原有正方形的直观经验。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刚刚学会的量、折、比的方法,发现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既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有效地巩固了认识图形的基本方法。再次出示折出的正方形,让学生根据正方形的特征进行判断,学生的认识不断上升,经历了根据特征进行判断的过程。】
(五)巩固练习,沟通图形联系
1、做图形
学生想一想刚刚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学具,请同学们把头脑中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做出来。
学生小组活动,指名展示作品。
师:黑板上的这些图形你会分一分吗?
学生讲台前分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说一说分的理由。
2、猜图形
播放声音:我是由4条边围成的。
生1:平行四边形
生2:正方形、长方形
生3:四边形
师:是的,只要是由4条边围成的就是四边形。能确定是长方形吗?
生(齐):不能确定。
播放声音:我不仅有4条边,还有4个直角呢。
生1:我觉得是正方形。
生2:也有可能是长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和4个直角
,这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想一想,如果加上什么条件能确定它是正方形?
生:4条边都相等。
师:加上什么条件能确定它是长方形?
生:对边相等。
播放声音:我有4条边,4个直角,而且我的4条边都相等。
生(齐):正方形!
3、拼图形
课件出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正方形?
生: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师:如果2个这样的正方形,你能拼出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这会是一个怎样的长方形呢?
生: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教师课件出示。
师:如果有4个呢?
生1: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生2: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课件出示。
师:如果有更多
,用几个能拼出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呢?
生:用9个能拼出一个更大的正方形。
师:还可以拼出更大的吗?
生(齐):能。
【评析:教师通过做图形、猜图形、拼图形一系列活动的设计干预,让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做图形之前留给学生一点静心回忆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短短的1分钟内加深头脑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印象。用学具将头脑中想的图形表现出来是学生感兴趣的操作活动,进而通过分类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的不同。猜图形环节,让学生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四边形家族中的一员,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更清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拼图形环节既巩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案例分析
1、基于起点,巧设情境的干预,让学生在活动中 学会
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内容分为 图形的认识 、 测量 、 图形的运动 及 图形与位置 四个部分。 图形的认识 是学习 图形与几何 的基础
以下为关联文档:
姚老师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听课有感12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太仓市第一期电子白板公开展示活动,听了三位数学老师的电子白板展示课,受益匪浅。下面就其中姚老师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导入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