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关于内隐社会认知的概述在哪本心理学书籍中

02月18日 编辑 39baobao.com

[读《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章认知领域的学习]寒假里继续研读《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本书作为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教材,体系清晰,每章开头均有目标陈述,末尾配有相关知识的练习题。为梳理、自学本套书籍提供了帮助。...+阅读

展开全部内隐社会认知作为一个新近步入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命题,是当今蓬勃展开的内隐认知研究和社会心理成果交叉、演进的必然产物。这一理论沿着无意识维度向传统的社会认知——“主体在显意识操纵下对社会性客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使社会心理学家、理论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对传统认知进行重新思考。本文拟就内隐社会认知的缘起、概念、意义及研究方法等重大问题作一尝试性探讨。

一、内隐社会认知:缘起与界定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是内隐社会认知诞生的历史依据。传统心理学如冯特及其弟* *子的实验心理学,重视意识的内省分析,基本上是意识心理学研究。弗洛伊德(以下简称弗氏)一反传统陈规,大胆地探索人类潜意识的奥秘,从而建立了完整而庞大的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他的无意识是指被压抑或被排斥到意识阈限之下的原始冲动、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后来,荣格、霍妮和弗洛姆等人,批判了弗氏无意识中的泛性论,拓展了无意识概念,把文化传统、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纳入无意识中。

我们所谈的“无意识”是指拓展后的概念。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是意识的根本动力;“每一个意识内容都具有一个潜意识的初级阶段”。这些思想正是内隐社会认知的滥觞,换言之,这是“社会认知无意识操作”的历史依据。譬如,在下述的内隐态度界定中,可以窥见弗氏“疏泄”概念的影子;在内隐自尊中,可以发现“自我防御”概念的痕迹。

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论,为许多科学概念(如内隐社会认知)赋予了新内涵,为后来的大量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社会认知研究是内隐社会认知诞生的现实基础。社会认知是对传统认知的深化,这一深化过程为内隐社会认知的诞生提供了现实条件。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不仅包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即物理认知),也包括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即社会认知)。

然而传统的认知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个体对物理世界的认知研究基础之上,如皮亚杰与英海尔德等人的经典认知研究。社会认知的提出是对传统认知的一大拓展,而内隐社会认知又是对现有社会认知成果进行反思、整合的结果。自20世纪70年代迄今,社会认知研究在以下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个体对“他人”及“自我”认知的研究;自尊、社会态度的研究;人际交往中的性别刻板效应的研究;跨文化交流中的种族刻板效应的研究,等等。

社会认知领域的实证研究为内隐社会认知提供了现实性基础,如果说社会认知是从社会性维度向传统认知提出了挑战,那么内隐社会认知则是从无意识维度向社会认知提出了挑战。 内隐记忆研究为内隐社会认知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思路和研究方法。当代内隐记忆研究对内隐社会认知的产生具有独特的启发价值。不管是传统的记忆研究方法如回忆法、再认法、节省法和反应时法等,还是50年代出现的信息加工法,都把记忆视为个体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等过程。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把记忆看作人们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的、外显的恢复。自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传统记忆研究提出了质疑。A.S.Reber 及其同事通过大量的内隐学习记忆实验概括了内隐过程的本质:即自动性、概括性和无意识性。他对学习记忆内部机制的探讨为内隐记忆提供了理论依据。Cofer 在遗忘症者身上所发现的“启动效应”,堪称内隐记忆产生的转折点。

后来,心理学家们发现,启动效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Graf和Schacter(1985)将此称作内隐记忆,而把传统的、需经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称为外显记忆。值得注意的是,Jacoby等人作为该领域的先驱,成功地提出了有关内隐记忆的理论和测量方法,确立了无意识成分在有意识认知加工中的重要地位。由上述内隐记忆的产生过程可以发现,内隐记忆和内隐社会认知在思想渊源和研究方法上不乏相通之处:首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论同时为内隐记忆和内隐社会认知提供了历史性源泉;其次,内隐记忆领域的“补笔”、“词干补笔”等间接测量方法也为内隐社会认知提供了方法学基础;最后,认知(广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同时为内隐记忆和内隐社会认知提供了现实性基础。

那么,内隐记忆从记忆领域独立出来的研究现实,无疑为内隐社会认知从社会认知领域的独立提供了理论思路。 勇于挑战的创造个性和积极反思的批判精神是内隐社会认知诞生的主体因素。某一学科的思想渊源及其现有研究成果,仅为某一科学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条件,而创造性主体则是将这一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决定因素。美国心理学家A.G.Greenwald和M.R. Banaji精心收集了大约半个多世纪来有关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此进行了艰苦的整理、科学的反思和理性的加工,最后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这一概念,然而这是一个亟待理论完善和实证支持的概念系统。

稍作回顾即可发现:传统的态度、自尊及刻板印象等概念并未涉及到“意识性”问题,即从本质上混淆了无意识加工和有意识加工的界限,很难解释态度、自尊的无意识获得过程,无法揭示“个体显意识上否认歧视(如种族和性别...

以下为关联文档:

关于书籍的名言格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甘共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

书籍装帧中页码的设计么正度16开,大度16开是多大? 正度16开(185x260) 大度16开(210x285)还有什么度没有? 没了。“开”又是什么单位? 全开的纸能开出来多少张,就是多少开。 例如:16K的就是全开开出16张,对开...

如何在活动中启发幼儿的数学认知3—6岁的小孩,开始应该用有趣的实物来教他数学概念。例如,不要只教他用心数1~10,应该每数一次对应一件实物。如: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数、一个苹果一个苹果的数,数完要和孩子一起说...

关于出版书籍的问题出版的程序包括: 1、完成作品并录入/排版,设计封面,做到稿件齐、清、定; 2、直接向出版社编辑部门投稿或者找代理人代理出版您的作品; 3、由出版社或者代理人初步审核选题、稿件,...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需要购买的书籍?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①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

哪位大大给推荐基本简单易懂的心理学的书籍不要求多深入书的话,推荐《心理学与生活》,入门读物,也是最全的,相等于导论。是外国人编写的教材(有中文版),很多例子,不会闷。但是这个是专业教程,相对于其他课外读物还是比较正式一些,要十分有趣...

关于书籍的英语名言Reading make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Bacon 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 培根 All books are divisible into two...

关于宋美龄的书籍《宋美龄传》 作者:杨树标 杨菁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The Last Empress: Madame Chiang Kai-shek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a》 作者 Hannah Pakula 出版...

求关于儒家思想的书籍孔子的孙子写的《中庸》,应该算是儒家思想中最经典的! 看论语 这个比较入门 也浅些 然后看四书其他的 再看五经 反正别先看易经. 宋朝以后最流行的说法就是“四书五经”。说明...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