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宝宝网宝宝百科宝宝知识

科学观察:鸭子天冷时到哪儿去了

03月17日 编辑 39baobao.com

[折小鸭子]活动目标: 1、 掌握简单的折纸方法。 2、 会看示意图完成作品。活动准备:教师准备: 1、折好的折纸作品。 2、 手工纸人手两份,要留有备用。 3、 小鸭制作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阅读

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科学现象,让孩子有一双会观察的眼镜,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发现,引发孩子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点燃幼儿热爱科学的心灵之火,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冬天了,气温骤降,某一天早晨,我和孩子进行了悄悄话: 早上你在外面发现了什么?

天气冷了,大家穿厚衣服了。

刮大风了。

昨天晚上,我家门前的树上还有很多叶子呢,今天早上全没有了。

我手脚都冻着了。

我一出门,就有点哆嗦。

新武指着墙上的图片问: 天气冷了,我们穿厚衣服了,鸭子到哪儿去了? 接着他的话题,我请孩子们谈自己的想法。部分幼儿认为,鸭子在天冷的时候去了南方,个别幼儿认为没有去南方。

新教育观念倡导让幼儿在实践的探索中学习,因为幼儿学会学习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可是这个问题幼儿无法直接探索,只有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来获得答案,此时,教师教给幼儿的是应该如何获取知识。我请幼儿回家找书,看看书上是怎样告诉大家的。第二天,孩子没什么反应,第三天,仍然没人理会。我再次提醒幼儿时,孩子说: 我家的书都是讲动物故事的,没有讲鸭子天冷上哪儿的。 孩子从书中寻找答案之所以遇到了困难,可能是幼儿不懂得怎样利用资料获取信息。如果此时教师放弃不再引导,幼儿将失去最宝贵的发展契机。教师此时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幼儿学会收集相关的信息,同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引导幼儿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学会使用资料。

我找来了《鸭子》的录像,请幼儿观看,鼓励幼儿从中找到答案。电视里一群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在碧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嬉戏,幼儿被画面深深地吸引了。看后,我又提起了新武的话题,孩子们摇摇头: 电视里没说。 于是我有播放第二遍,放了一半,有些幼儿对画面不感兴趣了。我想,幼儿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时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对动作还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喜欢听到了直截了当、针对性明确的过度阶段。

此时,孩子是不会注意到画面旁白语所指的含义,动态的画面才是幼儿关注的。于是,当片中介绍到 鸭子身上有厚厚的羽绒和脂肪,能抗寒,不怕冷 时,我让画面定格,孩子们好奇地望着我。我问: 刚才电视里说什么了? 没有回答,我又反复播放刚才的画面,请幼儿注意听,并提出: 抗寒是什么意思? 不怕冷指的是谁? 水面结冰时,鸭子怎么办? 抗寒是刮大风、天特别的冷都不怕。 水结冰了,鸭子不能游泳了,在陆地上的窝里。 孩子们仔细地回味着这句话,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天气冷时,鸭子哪儿都不用去,还生活在原来的地方。

一个星期后,有孩子在翻看图书时,对书中的两只鸭子产生了兴趣。我又向幼儿提出了 鸭子天冷到哪儿去 的话题,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 哪儿都不去,还在原来的地方。 我问: 为什么? 因为身上有羽毛呀。 娟娟说: 还有羽绒。 佳佳问: 羽绒是什么? 娟娟回答: 我想羽绒应该是白白的,毛毛的,还有软软的。 我抱着鸭子的标本翻开羽毛,让孩子观看里面,诗雨惊奇地喊道: 哇!像羽绒服里的毛毛! 我又问孩子们: 既然鸭子有羽绒,不用到南方去了,燕子身上也有羽绒为什么还要到南方去呢?留在北方不是很好吗? 孩子们纯真的告诉我: 因为燕子的身体太小了,身上的羽毛太少,要冻着的。 北方太冷了,燕子的身上不够热,冻着要感冒,会病死的。 现在,燕子又成为孩子们的热门话题了。

幼儿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幼儿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找到问题的答案,可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从中获得的经验,将会长久地在他们的记忆中保留。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